第11章计算机网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第11章因特网的演进11.1概述多媒体信息不仅对传送时延一般都要求较短,而且对时延抖动(即时延的偏差)也有较严格的限制。现在的IP协议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多媒体信息容许(实际上是人的眼睛和耳朵容许)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少量的差错,这样就不必也不能使用TCP协议(否则因重传造成的时延会太大)。退出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对如何改造现有因特网这一问题,目前有着多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极端的意见认为,因特网主干网已大量使用光纤技术,其带宽增长的速率非常快,平均每6至9个月就翻一番。这称为吉尔德(Gilder)定律,比著名的穆尔定律(Moore’slaw)给出的速率还要快。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这种观点认为只要采用光纤技术,特别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的带宽,因而不会发生网络的拥塞和分组的丢失,因此将来在因特网上传送多媒体信息是不成问题的。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另一种极端的看法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因特网,使得在因特网上传送多媒体信息之前就要预留足够的带宽,即从主叫到被叫的整个路径上的每一段链路的带宽都要预留。这就要求对网络进行多方面的改造,从根本上改造因特网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关于多媒体信息在因特网上传送的问题:(1)多媒体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大例如,要传送不压缩的彩色电视信号,则数据率超过了250Mbit/s(2)在传输多媒体信息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的要求数据的实时性,分组是等时的(isochronous)但因特网本身是非等时的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2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在因特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要一些新的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将经压缩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封装后在UDP上传送。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服务质量的监视与反馈,媒体间的同步,多播组成员的标识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H.323:局域网和企业网的多媒体通信标准。运行在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上。是一个协议族。包括系统和构件的描述,呼叫模型,呼叫信令过程,控制报文,复用,话音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等。该协议非常复杂。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2.1实时传输协议RTPRTP为实时应用提供端到端的传输,但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需要发送的多媒体数据块经过压缩编码处理后,先送给RTP封装成为RTP分组,RTP分组再装入UDP用户数据报,然后再向下递交给IP层。从应用开发者的角度看,RTP应当是应用层的一部分。在应用的发送端,必须编写用RTP封装分组的程序代码,然后将RTP分组交给UDP插口接口。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然而RTP的名称又隐含地表示它是一个传输层协议,这样划分也是可以的,因为RTP封装了多媒体应用的数据块,并且由于RTP向多媒体应用程序提供了服务(如时间戳和序号),因此也可以将RTP看成是在UDP之上的一个传输层的子层。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RTP分组只包含RTP数据,而控制是由RTCP协议提供。RTP在1025~65535之间选择一个未使用的偶数UDP端口号,而在同一次会话中的RTCP则使用下一个奇数UDP端口号。端口号5004和5005则分别是RTP和RTCP的默认端口号。在RTP分组的首部中,前12字节是必须的,而12字节后的是可选的。下面介绍各个字段: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载荷类型(payloadtype):7比特,例如μ律PCM(0),GSM(3),A律PCM(8),G.722(9),G.728(15);JPEG(26),MPEG1(32),MPEG2(33)等(2)序号:16比特,(3)时间戳:32比特,反映了RTP分组中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刻。在RTP协议中没有规定时间戳的粒度(granularity),这取决于载荷类型。例如,对于8kHz采样的话音信号,若每隔20ms构成一个数据块,则一个数据块中包含160个样本(0.02×8000=160)。因此发送端每发送一个RTP分组,其时间戳的值就增加160。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4)同步源标识符:32比特,SSRC(SynchronousSouRCeidentifier)是一个数,用来标志RTP流(stream)的来源。SSRC与IP地址无关。(5)参与源标识符:选项,最多可有15个。CSRC(ContributingSouRCeidentifier)也是一个32比特的数,但它是用来标志来源于不同地点的RTP流。在多播环境中,可以用中间站将多个发往同一个地点的RTP流混合成一个流。在目的站再根据CSRC的数值将不同的RTP流分开。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6)参与源数:4比特(7)版本:2比特当前是2(8)填充P:1比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应用数据块加密,这往往要求每以各数据块有确定的长度。否则就要进行填充,将P置为1。在数据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用来表示所填充的字节数。(9)扩展X:1比特,当M=1时,则表示在此RTP首部后面还有扩展首部。(10)标记M:1比特,为“1‘时,表RTP分组有特殊意义。例如,在传送视频流时用来表示每一帧的开始。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2.2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服务质量的监视与反馈、媒体间的同步,以及多播组中成员的标识。RTCP有五种分组类型,它们使用同样的格式:结束分组BYE表示关闭一个数据流。特定应用分组APP使应用程序能够定义新的分组类型。接收端报告分组RR用来使接收端周期性地向所有的点用多播方式进行报告。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发送RR分组有两个目的:(1)可以使所有的接收端和发送端了解当前网络的状态;(2)可以使所有发送RTCP分组的站点自适应地调整自己发送RTCP分组的速率(通信量的5%)发送端报告分组SR用来使发送端周期性地向所有接收端用多播方式进行报告。源点描述分组SDES给出会话中参加者的描述,它包含参加者的规范名(电子邮件地址的字符串)。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2.3实时流式协议RTSPRTSP以C/S方式工作,是一个多媒体播放控制协议,用来使用户在播放从网上下载的实时数据时能够进行控制,如:暂停/继续,后退,前进等。要实现控制还要有专门的媒体播放器和媒体服务器。媒体播放器的主要功能:解压缩、消除时延抖动、纠正差错以及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媒体服务器支持流式音频和视频的传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RTSP是一种带外协议,而多媒体流是使用RTP在带内传送的。可见RTSP信道有点像FTP的控制信道。RTSP的语法和操作与HTTP协议的相似。RTSP控制分组可以在TCP/UDP上传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3IP电话11.3.1IP电话概述IP电话(InternetPhone)又称为VoIP(VoiceoverIP):由专门的设备或软件将呼叫方的话音信号采样并数字化,压缩,打包,经过IP网络传输到对方,对方的专门设备或软件接收到话音包后,解压,还原成模拟信号送给话机。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桌面方式(desktop)PC多媒体方式,在桌面电脑上安装VoIP软件和硬件,在因特网上实现端对端的实时通话。(双方的软件和硬件应一样)目前,这种方式的通话效果比较差,但只付市话费和上网费,打国际长途成本低。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2VoIP网关方式它是传统电话与IP电话的接口设备,完成用户话音信号采样并数字化,压缩,打包及其逆变换。有两种类型的VoIP网关1)路由器+话音板:局域网端口(连接本地网),广域网端口(连接广域网另一端的路由器,话音端口(连接电话或程控交换设备)。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2)单独的VoIP网关:局域网端口连接集线器;话音端口连电话或程控交换设备。比较而言,1)如果直接连广域网则不经本网时延会少一些,弱点是有单点故障和模数转换负荷较重,配置复杂。2)设备安装灵活,且无单点故障。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IP电话网关的作用:(1)在电话呼叫阶段和呼叫释放阶段进行电话信令的转换。(2)在通话期间进行话音编码的转换。现在IP电话有两套标准:ITU-T定义的H.323协议IETF提出的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3.2H.323协议名称“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基于分组的网络包括因特网、局域网、企业网、城域网和广域网。H.323协议是因特网的端系统之间进行实时声音和视像会议的标准。H.323协议标准指明了4种构件,使用这些构件连网就可以进行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多媒体通信。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H.323终端:PC机,或运行H.323程序的单个设备(2)网关:网关连接到两种不同的网络,使得H.323网络可以和非H.323网络(如公用电话网)进行通信。(3)网闸(gatekeeper):相当于整个H.323网络的大脑。所有的呼叫都要通过网闸,因为网闸提供地址转换、授权、带宽管理和计费功能。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4)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ControlUnit):MCU支持三个或更多的H.323终端的音频或视频会议。MCU管理会议资源、确定使用的音频或视频编解码器。网关、网闸和MCU在逻辑上是分开的构件,但它们可实现在一个物理设备中。在H.323标准中将H.323终端、网关和MCU都称为H.323端点(endpoint)。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H.323的组成:(1)音频编解码器:要求至少要支持G.711(64kbit/s的PCM)。建议支持如G.722,G.723.1,G.728和G.729等。(2)视频编解码器:要求必须支持视频压缩标准H.261(3)H.255.0注册信令:注册/接纳/状态(RAS)(4)H.255.0呼叫信令:用来在两个H.323端点之间建立连接(5)H.245控制信令:用来交换端到端的控制报文(6)RTP和RTCP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3.3会话发起协议SIPH.323过于复杂(736页),不便于发展基本于IP的新业务,IETF在1999年制定了SIP(128页)。只涉及到IP电话所需的信令和有关服务质量的问题。SIP使用文本方式的C/S协议。SIP系统只有两种构件:用户代理:发起呼叫网络服务器: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接受来自主叫用户的呼叫请求转发给被叫。重定向服务器通过响应告诉客户下一跳代理服务器的地址。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11.3.4IP电话的通话质量决定通话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端到端的时延;话音分组的丢失率。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正常通话的端到端时延不应超过250ms(一般是50—70ms)但IP电话的时延通常超过该值。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提高话音质量的关键技术:1)话音压缩技术:话音的编码方法对时延有影响,话音信号的数据率应尽可能低。ITU-T的标准有两个:●G.729:8kbit/s的CS-ACELP(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声码器),其话音质量与32kbit/s的ADPCM相同。●G.723.1:5.3/6.3kbit/s的为多媒体通信用的低速率声码器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今天的技术已经做到:每天平均每条话音中继线的通信量仅占1k-2kbit/s,为64kbit/s广域网带宽的3%(一路传统的话音要占64kbit/s),这就是为什么IP电话省费用的原因。2)静噪抑制技术:指检测到通话过程中的安静时段,在这些时段停发话音包。(全双工话音中,只有36%—40%是活动态)大量的网络带宽节省(用于其他话音或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1章结束语3)回声消除技术:在处理器中有特殊的软件代码监听回声信号,并将它从听话人的话音信号中消除。(10ms以上的时延就有感觉)4)话音抖动处理技术:抖动是指话音分组传输时延的长短变化。超过200ms的时延,就应采用半双工的通话方式;严重时会造成分组被丢弃,在接收方设缓

1 / 1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