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常见行为与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引言案例讨论:帮这个孩子一把吧这个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请做出具体分析。一、基本情况:潘某,男,10岁,某小学四年级学生。该生在一年级时父母接送、管教,时而有不良行为,与其沟通后能得到及时纠正。二年级时父母因孩子打碎一盆君子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出现分歧闹起离婚,后在多人的劝解下父母和好,但从此在孩子的管教上互相推委。该生学习渐渐退步,情绪不稳定,没人惹他,他都会满地打滚,大喊大叫。他的行为也反常,常到垃圾箱里捡脏东西吃,一身衣服多日不见洗,迟到、说谎、打架等等负面情况都出现了,你还不能批评他,你一批评他,他就跑了,你还得满世界找他。一时间成为班级中最脏、最难管理的学生。家庭状况:父亲在小井采煤,母亲是热力公司临时工。经济收入稳定。父亲专制,粗暴,发脾气,对孩子的教育是“武力”解决一切问题。母亲溺爱孩子,一切事项考虑周详,孩子不愿写作业时代替写,发下来的测试卷如果成绩不好就撕掉或藏起来,为的是躲过父亲的“武力”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进行归因,主要有——1、家庭原因2、学校原因3、社会原因4、个人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归因,主要有——1、“基本内需”与“需要缺失”的矛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基本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例:他的自卑、敏感)需要层次理论图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教师、团体的接纳,能否得到教师、同学的关爱和尊重,决定着这个学生的人格能否健全地发展。如果一个学生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动不断遭到挫折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甚至会产生极端化的破坏性或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如艾里克逊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可以成为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2、“成长趋势”与“环境压抑”的矛盾(1)青少年学生的“青春期恋情”应该得到成年人的充分理解与积极引导。“青春恋”是最值得人类用美好的语言来表达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对“青春恋”的积极引导将对人一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青春恋”如果遭受人为的禁锢、扭曲、打击,甚至恶毒的攻击,将会使青少年在人性上出现扭曲和异化,在人格结构上出现分裂,在情感表现上变得阴暗、冷漠、变异,在行为上出现叛逆和自暴自弃。(例:花季少女沦为坐台女、高危恋情青春期)卡本特说过:“学校用一扇铁门把两性这事情完全关闭起来了。门边是一种沉默,一种严酷的沉默,于是合法的好奇心立刻各为其状地变成不合法的好奇心了,……学校既不能公然承认学生的要求,于是违禁品在他们中间互相传授了,淫秽词典代替了聪明高雅的讲解了,损害卫生的行为跟着来了,性的神圣一去永不回来了,于是学校里充满了早熟……在学校中充满病态的谈话和想象了。人工压抑了那高雅的方面而使卑鄙的方面加速早熟,结果不过是那高雅的方面完全受损罢了。”(2)皮亚杰认为,从婴儿到青年,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动,先后会出现层次不同水平的自我中心状态。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过于高涨,学生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不同,其具体表现为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前者使他们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关注和批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过于在意自己的形象;后者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别人不能理解他们独特的情绪情感,于是他们表现为盲目冲动、孤独善感、渴望独立、渴望被群体和他人接纳。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会遇到主要是来自师长的干预和压抑。他们对于无休无止的唠叨、婆婆妈妈的关心、神经过敏的查访、简单粗暴的教训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和叛逆情绪。此时,如果师长滥用权威,采取高压政策,就往往容易将一部分学生“逼上梁山”(叛逆),或者“退隐江湖”(逃避),从而出现许多行为和心理问题。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人的思维总是指向未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屡屡遭受现实生活的挫折和打击,又根本看不到自己摆脱这种困境的希望所在,得不到来自外部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他就会出现自我的迷失(我是谁?),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看不清人生的方向,他就会放弃奋斗的意念,甚至出现严重的抑郁心理。(例:“非重点中学不读”)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例1:她怎么变成了“问题学生”?例2:“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那么,中小学生有哪些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呢?(区别:发展性、适应性心理问题——轻性心理障碍——心理疾病)1、学习障碍2、行为障碍3、情绪障碍4、人际交往障碍5、青春期性心理障碍6、人格障碍(个性障碍)对这些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应如何识别并加以初步的干预和辅导呢?一、学习障碍定义——一般是指中小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所引起的。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残缺。提示:学习障碍不等于学习成绩落后。1、要把学习障碍与智力落后(智商70以下)区分开;2、要把学习障碍与生理残疾(脑损伤)区分开;3、要把学习障碍与家庭变故、个人情绪障碍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区分开。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前苏联学者卡尔梅科娃提出五种类型:1、一般性学习落后(含入学学习适应不良、学习方法缺陷、学习技能缺失);2、语言表达能力差;3、数学成绩极差;4、不遵守纪律(恶性循环);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教师要求高,学生努力超出极限/学习方法的缺陷,导致潜能被压抑)。刘翔平提出学习障碍的三种类型——1、感觉统合失调型——视觉、听觉、动作功能失调,造成书写、绘画、阅读、计算等方面能力低下。2、理解和记忆失调型——不能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意义的加工、理解和记忆,对较为抽象的学习材料难以领会。3、学习策略失调型——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不能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自我管理时间和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评估——1、是否来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某方面的认知能力较差/某方面的学习技能未形成/知识结构有很多漏洞/情感和意志的缺陷/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心理过程因素。2、是否来自生理方面的原因——体质弱/神经衰弱/视、听、发音器官发育不全等遗传因素。3、是否外部原因——缺少教师个别指导,缺乏情感及语言交流,家长和教师关心爱护不够等环境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辅导——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例:数学“差生”终于考上大学了。2、配合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心理辅导课集中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4、试试真正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5、真正有效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要求,而是让我们的教学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现实教育环境中学习障碍问题的复杂性——1、学习障碍本来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差异性的正常表现,但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甚至变本加厉的现实环境中,学习障碍往往成了“选拔——淘汰”教育或“选拔——淘汰”预备教育的重要标准。各种名目的“快班——慢班”、“实验班——平行班”、“奥赛班——普通班”,从初一、高一开始就在事实上把一批批学习障碍学生集中在一起,使他们环顾四周发现的都是一张张“失败者”、“落伍者”的熟悉的脸,看到的都是欲哭无泪的“苦恼人的笑”。这种无情的现实不可能不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脆弱的自尊心,使他们坠入痛苦的深渊,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例:一位高中生的自诉——“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精力一直很难集中,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以致于上课效率差,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思想浑浊,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候看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同学都做出来了,就会极度的自卑和紧张。很难从中得以自拨。而且做事情的速度变得慢了。有时候一边做一件事,一边想一些锁事,到后来自己做错了也没有察觉。记忆力、视力都在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学习障碍在许多时候还会引起人格上的偏差,并造成恶性循环——“……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都以像敌人的眼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2、学校应试教育压力的直接承受者是教师。教师心理压力的积聚往往会使他们失去常态下本来可以保持的教育理智,抑制他们原本潜能无限的教育智慧,并使他们在学习障碍学生面前变得焦躁不安、缺乏耐心。而所有这些,又必然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态度言语转化为学习障碍学生的新的心理矛盾,使得他们倍感痛苦、失望和孤立无援。3、可见,除了少数学校和少数“幸运者”之外,学习障碍学生在事实上是许多学校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紧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成了最受忽视、最受嫌弃、最无回天之力的一群。在一些中小学、特别是初级中学里,这一个群体的数量是不容低估的。这样一个群体不仅隐含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心理危机,使他们自身的人格发展方向变得更为不可确定,而且会引发许许多多的行为障碍甚至是青少年犯罪案件,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及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4、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许多煞费苦心的辅导和干预措施难免变得苍白无力。辅导教师的辅导理念常常会与无情的教育现实发生激烈的碰撞,有时还会使自己的辅导进程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我们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都不是“牧师”,我们所作的工作不是为了息事宁人、让学生顺从命运的安排。我们的辅导不会去为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辩护。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从开始,尽可能地改善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小环境,更多地给他们以关爱和帮助,并且引导他们在不合理的现实面前,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大写的人”!二、行为障碍(含品行障碍)定义——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行为、习惯偏离常态,包括以反复和持久的明显的反社会行为为主要特征、但情节轻微、未达到犯罪性质的青少年行为偏差(后者也称之为“少年品行障碍”、“边缘行为”或“问题行为”等)。行为偏差又可以分为三类:1、过失行为2、不道德行为3、自我消极行为1、过失行为——⑴说谎行为⑵课堂违纪行为⑶考试作弊行为⑷青少年吸烟行为(替代反应法)⑸厌学、逃学行为⑹网络迷恋行为例:单身母亲的哭诉⑺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⑻依赖行为⑼激惹行为(任性行为)⑽逆反行为2、不道德行为——攻击行为偷窃行为例:不是为了“偷”的偷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例:少年团伙犯罪案例破坏公共设施行为暴虐行为3、自我消极行为——自残自伤行为例:谁来救救我的孩子?自杀“少年品行障碍”的识别界限——1、年龄低于18岁,超过18岁则可确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不良行为持续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偶然的、短暂的不良行为(如恶作剧、偶尔旷课、打架、调皮捣蛋等)不能确定为“品行障碍”。3、至少应具备下列行为问题中的3条:⑴不止一次地偷窃并伪造不在场证据。⑵在与父母或监护人同住期间,离家出走,至少达到2次夜不归宿,或是一次出走而不再回家。⑶经常说谎(不包括为避免挨打而说假话)。⑷敲诈勒索。⑸经常逃学或旷课。⑹不止一次地在打架斗殴中使用凶器。⑺蓄意破坏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⑻残忍地虐待动物。⑼虐待他人。⑽经常主动挑起斗殴,故意寻衅。⑾不负责任地多次发生性行为。达到或超过3条、造成轻微后果的,可视为轻度品行障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视为重度品行

1 / 10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