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本课程特点与重要性的认识1.学习本课程能够加强中国国情的了解,从理论层次上树立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2.本课程政策、理论性强,看似熟悉,实则融会贯通难度大,学好不易。3.本课程实用性强,自考、公务员、考研等众多关系个人前途命运的考试,都离不开本课程的学习。3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考查方式:平时成绩50%(出勤10%+课堂参与20%+作业10%+自主学习10%)+期末成绩50%(开卷考试)4上课思路:1.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穿插社会知识和内容。2.专题讲解,以点带面。上课步骤:1.学生熟悉书本,划出知识点2.学生针对专题进行解读3.在讲解的结束后,通过提问题、进行讨论4.教师小结,点评。5本课程特点与重要性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同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内容是重复的区别1.重理论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1.重历史2.叙述时间:1840年至今6一、总论(第1章)二、毛泽东思想的两个特殊体系(第2、3章)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4--12章)本课程:重在论,而非史本课程的结构71.关于上课的内容与形式的建议2.对于中国共产党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问:8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9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0为什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3)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的内在要求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不太能觉察周围的事物与自己,对不周的事物采取略不同的行为感觉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模仿、“自我中心思想”是本阶段的主要特点出现了逻辑思维,发展了“去中心化”思想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发展趋于成熟婴儿时期(0-2岁)幼年时期(2-7岁)青少年时期(7-11岁)青年时期(11岁以后)12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4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辨析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8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提问: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19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同点1.产生时间更早2.主要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1.产生时间迟2.主要是关于中国社会建设与改革的理论联系1.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渊源(例:毛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与邓社会主义初级理论)2.后者是前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3.两者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特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1.人民拥有五大“天赋人权”和八大自由四大权利2.干部是人民的公仆3.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良好1.共产主义社会有许多发展阶段2.区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建成社会主义制度3.分阶段有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4.我国社会主义从“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5.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5阅读书目1.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803页。2.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147页。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167页。26阅读书目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7日。6.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8月23日。27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二节毛泽东思想28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历史需要: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29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萌芽形成成熟继续发展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土地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30二、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6个基本方面和3个活的灵魂3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32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33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4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5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6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历史根据现实依据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7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历史根据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38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历史依据现实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9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历史依据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40理论发端构建轮廓形成体系树立旗帜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41理论发端构建轮廓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形成体系树立旗帜42形成体系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构建轮廓理论发端树立旗帜•(十三大~十四大)–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十二个理论点,确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邓小平的理论创造,构建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43树立旗帜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十五大以后)–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构建轮廓理论发端形成体系44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一个层次:哲学基础--精髓作用,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个层次:基本原理--奠基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第三个层次:实践形态--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作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基本战略和基本政策,这是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而制定的。4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战略论市场经济论发展动力论初级阶段论本质论政治保证论战略步骤论领导依靠论祖国统一论政治经济学基本路线、纲领、战略、政策文化民族46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根据现实依据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