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智力理论与教育主讲:姚静娴副教授教育学院《灰熊的午餐》森林里有两个男孩在行走。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第一个男孩的老师认为他很聪明,他的父母也认为他很聪明,于是他也认为自己很聪明。他的能力测验成绩出色,功课优秀,还有许多奖励证书。所有这一切都使他在学业领域中出类拔萃。很少有人认为第二个男孩聪明。他的测验成绩一般,学习成绩也不突出,其他的文件证明显示他勉强合格,至多也仅仅算得上机灵和有点小聪明。当两个男孩行进在森林中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一头巨大、凶猛而且看上去很饥饿的灰熊向他们扑来。第一个男孩算出在17.3秒内灰熊就会追上他们。考虑到他所受的巨大压力,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这个男孩不仅知道“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还能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运用它。第二个男孩可能直到灰熊撞上他也算不出多少秒数,而且他也不可能去算。第一个男孩大惊失色,回头去看第二个男孩,见他正在镇定自若地脱下旅行靴换上跑鞋。第一个男孩对第二个男孩说:“难道你疯了,我们怎么跑得过灰熊呢!”第二个男孩答道:“没错,但我跑得过你。”结果第一个男孩成了灰熊的午餐,而第二个男孩安全地逃了出去。为什么?成功智力理论1996年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教授一、成功智力理论确立了新的智力观(一)传统智力理论的弊端及其对教育的不利影响1、传统智力理论(1)智力的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2)智力多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1938)对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实施了56个能力测验,提出智力由以上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这是一种多因素论。(3)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4)智力形态理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1963)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他认为,一般智力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到80年代,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经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其他生物学方面的能力一样,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后,开始逐渐下降;而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2、传统智力理论的局限性以上对于智力的研究,比较局限在对于智力单维的研究,有的是形态,有的是结构,有的是因素。传统智力理论的预测参数指标就是IQ(智商),但大量的研究事实证明,IQ只能部分地预测个体学业领域的成就。而且传统理论认为,人的IQ具有稳定性,基本上是无从培养和发展的。3、传统智力理论的弊端对教育的不利影响(1)传统智力理论内涵狭窄:智力局限于学业智力,将学生智力的发展仅局限于学业智力的范畴。(2)传统智力理论忽略了智力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传统智力理论无法说明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影响。(二)现代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1983年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这7种智力为:(1)言语智力,渗透在所有语言能力之中,包括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能力。(2)逻辑一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3)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和绘画等。(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作曲等。(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7)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8)自然观察者智力。2、智力的三元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试图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解释智力行为,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情境分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成功智力理论——引导个体走向成功1996年,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1)分析性智力指一种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和评判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在问题解决中,分析性智力的目标是从一问题情境出发,沿途克服许多障碍,最终达到该问题的解决。在制定决策时,分析性智力的目标是从许多可能中作出选择或对机会作出评估。(2)创造性智力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的能力。儿童生来就具有各种各样的创造能力。是学校把学生塑造成了只会考试的人。(3)实践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即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实践性智力可以对应于非智力因素。三种智力之间的关系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性智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智力用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维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整合实施。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知道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来运用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要比仅仅是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来得更为重要。斯腾伯格对具有成功智力者画了一幅肖像。他认为具有成功智力者有这20个特征:能自我激励;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知道什么时候应坚持;知道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能将思想转变为行动;以产品成果为导向;完成任务并能坚持到底;都是带头者;不怕失败的风险;从不拖延;接受合理的批评和指责;拒绝自哀自怜;具有独立性;寻求克服个人困难的办法;能集中精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既不会对自己要求过高,也不会对自己要求过低;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既能看到树木,也能看到森林;具有合理组织的自信及完成其目标的信念;能均衡地进行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思维。二、成功智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一)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智力的成长第一,坚信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可以发展变化。第二,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措施,学生的智力是能够得到提高的。第三,积极探索学生成功智力提高的培养方法和教育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以“人人都能成功”为理念第一,要坚信每位学生都具有成功的发展潜能。第二,要关注学生学业以外的成功。第三,学校教育中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三)有效发挥教师的正面期望作用,扫清成功智力发展的障碍斯腾伯格认为阻碍学生成功智力的发展有三大障碍:第一是权威人物的负面期望;第二是学生自己否定自己,即自卑;第三是缺乏可以学习模仿的榜样。阻碍学生成功智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权威人物的负面期望。建议在教育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负面期望主要表现为: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用简单粗暴的惩罚代替严格要求。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带给学生的都是消极的评价,学生容易产生自卑。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会使学生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三、成功智力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一)发展学生的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在课堂教学中有用吗?斯腾伯格的实验(1998年)斯腾伯格提出了分析性思维教学(问题解决的6项技能)、创造性思维教学(12种创造性策略)和实践性思维教学(影响实践性思维的19种障碍)的具体建议。(二)探索成功智力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斯腾伯格提出体现成功智力理论的三元教学和评估方法:TIA。TIA:教师要寻找最适合发展学生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教学材料;唤起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开发出来的更多种类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改正和弥补自己的弱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仅仅把智力局限于认识领域的一大超越。基于情绪控制对个体成功与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作用,1990年萨拉维和梅耶尔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1995年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更提出了情商概念并使其家喻户晓。1997年萨拉维和梅耶尔修订了其情绪智力模型,提出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的知觉和鉴赏表达、情绪对思维的促进、情绪的理解和感悟、情绪的成熟调节四方面内容。1998年戈尔曼结合他人的研究结果,也对其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调整,把情绪智力划分为由20种子能力构成的四方面能力:自我知觉、自我管理、社会知觉、社交技巧,并指出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地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直接影响着个体在生活中的成功和心理健康。“人生的成功,既不靠IQ,也不靠EQ,而是取决于您的成功智力。”——斯腾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