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公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万科土楼计划--都市实践作品13711平方米URBANUS都市实践为城市低收入者研发设计的第一座集合式住宅万科土楼在广州近郊南海落成。设计以福建客家土楼为原型,从外形到内部空间作了全新的演绎。居室空间小而功能完整,社区拥有食堂、商店、图书室、乒乓球室、网吧和篮球场,甚至为前来探亲访友者准备了小旅店。其丰富的公共空间更为社区带来特别温馨的人际交往氛围。建筑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00平方米,共有287间居住单元,最多可容近1800人居住。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差不多与此同时,建设历时20个月的万科土楼也于2008年7月投入运营。万汇楼是一个为期三年、带有居住探索实验性质的暂时性居住解决方案。万汇楼不是一般的廉租房,别指望能在这里住太久的时间,并不是为城市低收入居民提供的长久的居住方案。万汇楼定位很窄,是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外来青年群体。Page2【万汇楼简介】这个高6层、直径达72米、外圆内方的巨大建筑,既有传统土楼的形态,又深具现代感,万科将它命名为“万汇楼”。2006年11月25日,万汇楼启动施工,2008年7月,万汇楼投入使用,建设历时20个月。万汇楼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00平方米,容积率为1.3,最多可容纳1800人居住。它的原型来自于福建传统土楼,项目充分借鉴了客家土楼房间朝向均好、内院空间大、抗风、抗震的技术优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特点,建成后的建筑将呈外圆内方之空间格局,并籍此形成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一方面达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另一方面便于邻里间的交流。万科希望将“万汇楼”打造成众多人和谐聚居的大型“集体宿舍”,在对传统土楼进行文脉传承的同时,将其改良成可以满足新一代移民居住的现代建筑。【租赁状况】“万汇楼”共有出租公寓243间,包括单房70间和二房173间,分布在万汇楼2~6楼,二房每月租金450元。尽管2008年7月才投入使用,但2008年7月12日从官方网站上看,绝大多数已被预定,剩余的不到10间。【住户就是志愿者】城镇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已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探索其解决方案,是一个很重要社会课题,引起了社会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万汇楼作为理论研究转换为社会实践的第一个项目,我们也欢迎社会机构、企业、政府和个人共同参与,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体验居住并观察分析等等。万汇楼住的不仅仅是租客,更是志愿者:如果你是有理想有斗志的年轻人,且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如果你愿意支付几百元的低廉租金,如果你愿意接受观察和调查,如果你愿意为“中低收入人群”做点什么,我们非常欢迎你入住万汇楼。【你可以为万汇楼捐赠什么】1、电脑设备:能在“日常路面”平稳行驶,只要是CPU赛扬200以上、64M内存或以上、10G以上硬盘、显示器14英寸以上即可。2、电子产品:也许它旧了,但它仍然可以发挥工作价值。比如:数码相机、投影仪、复印机、打印机等等。3、书籍范围;包罗万象,不胜枚举,只要它是健康的,合法的,有意义的。Page3马英九在520就职演说中,期望大陆成为一个“民主,自由和均富”的社会,说的很对很直接。而我们的现实却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均富”社会对我们来说还是遥遥无期。表现在我们的居住政策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态度仍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政策,万科出自企业责任感的土楼计划因此显得意义重大。Page4土楼计划由深圳的都市实践设计。土楼公舍:关于中国城市低收入住宅模式的探索Page5土楼公舍:关于中国城市低收入住宅模式的探索土楼公舍-------一个旨在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房的住宅原型,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对城市低收入住宅模式的探索,它体现了许多城市建筑和社会学的意义。1、当代中国城市与平民住宅的问题当代中国无疑被卷入了全球化经济浪潮,而且成为了世界工厂,以其长期超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这种形势在国家重新走向富强的背景下对我们城市和人民的冲击和机会是什么,对我们每一个关心城市社会和文化的人都是一种考问。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逆转。城市大都会这种高度密集、高度综合和高度效率的聚居场所的产生是这座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需要的。中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聚集大量人口,大量的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正是几个都会区活跃的经济和丰富的城市生活的动力所在。大量的人口的迁入无疑对城市住宅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要求。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初期,欧洲城市化的浪潮催生了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城市的思想。而从历史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初期状态时的混乱和诸多社会问题。低收入和周转型低租金住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城市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内从一个边陲小城聚集起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形成名符其实的超大城市。在城市建设初期曾有政府建设的安置周转房类似宿舍的形式存在过若干年,而随着土地和住宅的商品化,这种方式就消失了,其后持续过一段时间的安居房和微利房的建设实际只是为中高收入人群提供了廉价住宅,并没有解决低收入和流动劳动力的居住问题。现今住宅开发建设的责任几乎全部由开发商承担。这种方式无疑使得城市住宅用地百分之百地用于满足城市有产阶级人士的需求,以至于出现遍地豪宅的景象。显然事实已经证明商品住宅房已经远离大众居住水平,甚至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这种对城市资源的占有终将成为城市的一大痼疾。毕竟城市需要劳动力,劳动力需要付得起的栖身之所,这种场所不能够全部远离城市中心,而这种场所在哪里呢?幸运的是,深圳是一个精心规划的混沌无序的城市,这种混沌是城市自生的健康的活力所产生的,有如一片万木蓬勃的原生森林。我们的新移民和打工族找到了他们生存的场所。这是两种类型的居住区域,一类是80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小区,密集而有序,简易而有效。它们更多是被打工族中的低层白领所占据。另一类就是著名的城中村,几十座被曾经的农民的私产扩建出的超过3以上容积率的低层高密度居住区散布于深圳特区内,数以百万计的劳工和服务业人员聚居于此,高度的流动和缺乏城市管理,使得许多城中村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使得政府和公众视其为城市毒瘤而欲彻底清除清除。然而抛开这些问题的表象,我们认真地观察城中村的结构和状态,发现它们成功地扮演了城市低收入住宅区的角色。然而城市中心土地价值的巨大诱惑和政府解决问题区域的决心终将会使城中村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城市几百万劳动力人口如何生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土楼公舍这个项目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Page6图示_032、源起城市研究学者认为,对现代城市形成影响的几大社会公共机构的力量依次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开发商金融家,而当地居民则是最弱的。在发达国家,政府都承担了相当大的低收入和廉价住宅的责任,同时社会力量的介入则无疑是一件好事。2005年底都市实践与万科开始讨论低收入住宅的设计可能性问题。万科地产作为中国地产界的领军企业,在企业公民的意识上开始关注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反映了中国民间力量的社会意识的觉醒。当时万科地产的王石董事长在对福建土楼民居调研之后提出土楼是一个很好的小单元的居住形态,是否可以以此为蓝本做一个低收入住宅的研究。我们对福建客家民居土楼的形式也有一定的了解,直觉上认定这种形态应当是可行的。于是接受了这一命题作文形式的项目。Urbanus都市实践作为项目建筑师的期望就是在政府支持下由民间经济力量进行低收入住宅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个实验能为中国大量性的城市低收入住宅打开一条思路。Page7图示_043、土楼做为传统民居土楼民居基本上特指在福建省山区内的客家圆楼围屋形式的住宅。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住宅形式,福建地区的著名建筑师黄汉民先生对此有相当深入的考察研究,并有专著[1]。这种传统民居是当时客家人因各种原因从北方迁徙进入福建山区定居逐渐发展出的模式,它仍然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的特点,以家族为单位的居住组织,具有比较清晰的等级制度以及公共和私密空间的分布。此类民居以圆楼最具特色,它以内向的空间形式,城堡式的实体外墙使其具备极强的防卫色彩,与军事要塞的类型接近。这种向心的布局在社会组织上具有比较有效的社会交往的优势,但也同时强化了中心和家族权力,与封闭、等级、强权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与自然环境是采取独立和对抗的姿态,而在城市环境中便具有反城市的倾向。这便是我们在考虑借鉴福建土楼模式挖掘其令人激动的建筑价值的同时必须面对回答的问题。在深圳的传统客家人的聚落称为客家围屋,在龙岗区有几个保存完好的围屋,现在实际上已经转变成外来民工租用的低收入住宅。在福建的土楼也已经出现分化的趋势,其功能除仍然自住之外已有转变成旅馆、出租屋甚至博物馆的实例。Page8图示_05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Page94、土楼公舍做为城市低收入廉租住宅项目开始的第一原则就是设计一个纯粹的低收入住宅。它是任何进入城市的劳动力都能够付得起的居所。万科地产测算出一个标准:30㎡单元可以分隔成两对夫妻,最多三对夫妻的生活居所。以每个单元700元的月租金,每人每月的租金范围可以控制在120-180元之间。我们认为这个价格是符合深圳最低收入的“三保”劳工(即保安、保洁、保姆)的基本居住支出能力,而生活条件则会大大改善。我们以一深圳保安保洁劳工为例,张姓大姐在某公司做保洁员,丈夫在某工地做保安。他们在工作地区步行距离的某工厂出租宿舍与另外三对亲友夫妻合租一间30㎡左右单房,租金为800元/月,室内摆成4张床,仅以布帘相隔,实无个人隐私可言。在深圳十几人合租一套单元的打工者比比皆是,实际反映了低收入劳工的城市生活的窘境,离开这样的社会现实去谈论低收入住宅的标准都是十分空洞的。所以我们的标准就是建造当今低收入劳工真正能付得起的住宅,同时使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5、现代中国的低收入住宅的规模模式关于是否应当集中建设低收入住宅的问题,向来存在着争论。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大量集中的低收入公寓小区最终沦为贫民区的事实是一个很大的论据。现在西方社会学家和政府都在设法鼓励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混居的做法。这样做在打破阶层樊篱,保持社区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是有益的。中央政府近来出台的90平米以下小户型配比开发的住宅政策基本也会出现类似效果。但这种政策显然遭到了社会的广泛抵制。因为在现实的中国,土地政策和住宅开发政策导致的大型和超大型封闭式的所谓花园住宅小区业已成为社会标准。中国社会已经出现阶层的分化,富人和中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开始建立。他们迫切要求他们的住所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社会身份,自然会拒绝与低收入人群的混居。这一点已经在我们土楼项目实施选址的过程有了充分体现。原本万科计划在其深圳著名的中式住宅小区“第五园”内建设第一个试点。消息公布后即刻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小区业主的激烈的集体抗议,使得这一计划不得不推迟,后转移到广州地区一个偏僻的边角地块进行建设。不过我们希望采取一种折衷的手段,即将土楼设计成小规模的,相对独立的小型社区,零星布局在与大型花园小区相近的地区,以此达到大尺度上的混居效果。另外,曾有人提出为何不能将花园小区内的一些辅助用房利用作为三保人员的住所,我们认为即便可行,其规模仍然有限且无法社会化地解决大量的居住问题。其次小批量的低收入人员的散居状态实际无法满足这一人群的社会交往需求,也不利于信息流通。在香港,周末市中心空地全部被菲佣占据的城市现象就是一个明证。城市中新移民通过亲朋同乡帮助落脚是一个主要方式,古今中外皆如此。旧时中国曾有过的会馆就起过类似作用。所以所谓这种做法会是将不同阶层的人群隔绝开来的担心是不必要的。6.土楼公舍进入城市土楼公舍的实验楼正在建设过程之中。许多设想尚有待验证。但都市实践真正关心的目标并不是仅仅建一个原型,而是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我们意识到,仅依靠开发商的力量在土地商业化运作的机制下是无法进行大量的低收入住宅建设的。我们建议应当由政府出台土地政策,由政府找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