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笔焕发光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让课堂小练笔焕发光彩【内容摘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有助于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作者认为通过善用文本中的词语;品悟文本中的空白;捕捉文本中的兴奋点;注重文本内容的拓展;化解文本中的难点,五个发面进行课堂“小练笔”。从而抓住教学的契机,抓住课堂上发生的事,开展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能力。【关键词】课堂小练笔焕发光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犹如语文教学这只大鸟的双翼,彼此必须密切配合,同步启动,相互渗透,才能使语文教学展翅高飞。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基”。阅读教学实践中证明:面对“动脑、动情、见才、见智”的练笔,学生们常常显露出强烈的动笔欲。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便会闪烁出夺目的光华。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小练笔可以贯穿在每一篇课文中,无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还是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十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尽管语文课的时间很宝贵,但如果语文教师能忍痛割爱,在每一节语文课上能留出几分钟时间,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及时进行写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这短短的几分钟是极其宝贵的时间,是“读”和“写”和谐的结合点。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巧妙地穿插小练笔,有时进行内容挖掘,有时让学生想象补充。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那么如何巧妙地安排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课堂小练笔焕发光彩呢?一、善用文本中的词语,进行小练笔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们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学生在习作时要学会活用学过的词语,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再说词语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曾经听过王菘舟老师上的《万里长城》,我们会感到词语在文本中的重要地位。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王老师抓住“成千上万”一词,展开教学。他提示学生闭眼想象,在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随着老师的描述,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睁开眼睛,把你看到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写下来。于是,“成千上万”一词,在学生展开想象的过程中,立起来了,活起来了,动起来了。生1: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满头大汗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长城啊长城,你真是太伟大了!”生2:我仿佛看见一群金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外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叹:“啊,确实了不起!”生3:我仿佛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叔叔,在家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艰难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激动地流着热泪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生4:我仿佛看见一位离开祖国大陆已经整整五十年的台湾老人,在他的亲友陪同下,坐着缆车登上了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欣慰地笑着说:“终于见到了咱们的长城,从此,我死而无憾。”……王老师紧紧抓住词语的教学,他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去感悟。还有比上面的教学过程更生动、更真切、更让人震撼的吗?有这样感悟的学生是幸福的。此例,让学生在“词语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让学生感受“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乐趣,这样的小练笔不正是一种积淀吗?二、品悟文本中的空白,进行小练笔训练我国写意画有一种技巧,意为“着黑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这一技法不妨适用我们的阅读教学,亦当异曲同工,在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一方面是指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艺术,在“空白处”品悟语言的魅力,事物的千变万化,布局的巧妙,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想象,让他们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去填补文本的空白,如笔者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中。抓住文本中没有描写贝多芬心里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贝多芬听到琴声,心里想……,听到盲兄妹的对话,他想……,听到盲姑娘说他就是贝多芬时,心想……这三次“空白处”的想象,一方面是学生一步步地理解了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月光曲》,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处的练笔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补白过程中实现了从读学写。再如文本中有一些细微处,若能有心地去发掘,也能显出“风韵”来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课,课文写一个小女孩看到聋哑青年画的金鱼惊奇地叫起来:“哟,鱼游到了纸上了!一个“游”字高度概括出青年画的金鱼极其生动,就像真的一样。但到底青年画的金鱼是什么样的,究竟有多么逼真,作者全未提及,只用一个“游字涵盖一切。若单让学生从一个“游”字体会,未免有些空泛。教学时,我让学生拿起笔写一写:小女孩看到了怎样的金鱼才会发出如此的惊叹?并在写前要求学生注意动词的运用,写好金鱼的动态。学生想像到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是摘录的几则学生的小练笔:字用得何其巧妙、引人遐想。“一条金鱼摆动着尾巴,正悠闲地在水草间散步!另一条嘴巴微微张着,吐出几个泡泡,好象在和它的同伴打招呼。”“你瞧,那几条小金鱼围着一株水草,扭动着身子,正在玩游戏。”这样一写,“游”字所涵盖的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需老师多讲解,便都在孩子们的眼前展露无遗。孩子们既练了笔—学习如何描写金鱼的动态;又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青年那高超的画技,同时又体会到了作者一个“游”。补白是文学作品艺术处理的一种策略,文章补白出给了读者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如果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能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从而创设情境,如此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练笔,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练笔时“无米之炊”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三、捕捉文本中的兴奋点,进行小练笔训练写作的兴趣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一个重点。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唤醒学生对随文练笔的期待,使学生产生真心想动笔的念头,通过积极培养学生写话兴趣和良好的写话习惯,让他们真正实现自由表达与意表达。例:教学《鲸》一文,教学前笔者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鲸的有关资料,观看有关鲸的影片。教学时,教者在学生充分感受了鲸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了文本中所运用的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写作方法后,设计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练笔:“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鲸的种类非常多,如果你是鲸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你还想向游客介绍哪一种呢?鲸请你仿照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也来为大家介绍鲸家族中的一员吧!”如此随文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模仿能力的迁移。再如《凡卡》的教学。课堂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常因理解不同而产生“争论”,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学完《凡卡》一文后,问:“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收到了吗?”有的学生立刻说:“收到.”。话音未落,就有学生说:“地址没有凡卡的信永远收不到。”于是“赞成派”和“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一结束,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做,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提高了阅读质量,而且也创造了学生与文本再次“亲近”和倾诉心声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四、注重文本内容的拓展,进行小练笔训练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能根据自身原来的情感、生活经验、独特的眼光、阅读时的心情,自主地发现、构建文本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采用拓展性练笔的方式,实践表明,拓展延伸点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在文本的拓展处练笔,不仅能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立体性诠释文本内涵,而且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使学生思维变得更为开阔。例: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针对文句“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教者及时引导学生将思维拓展到现实世界之中,同时出示一组有关“科比亚战争”的图片。同学们看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与背井离乡,感受到了炮火、伤亡和恐惧。此时,教者设随文练笔题:仿照文中作者的笔触写一封信。且看一位学生的精彩练笔:生1:“亲爱的科比亚小朋友们,看到你们哭泣的脸庞,看到你们流血的身躯,我的心在颤抖。多么希望你们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啊!——写给科比亚儿童。生2:“是谁发动了这场无休止的战争啊,我恨你们。你们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如果在痛苦中挣扎,在炮火中牺牲的是你的亲人,你又作何感想?”——写给战争发起者。生3:我——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要面对全世界人民大声地呼唤:我们要和平!和平!和平!——写给爱和平的人。再如,笔者在执教《大瀑布的葬礼》时,在文本的结尾处设计了系列“拓展延伸性”的练笔:①如果你就是菲格尔总统,你又会怎么说呢?②如果你是一位大瀑布的游客,你还想对哪些人说些什么呢?如此拓展练笔,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充满真情的习作,更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善良的心灵所感动。五、化解文本中的难点,进行小练笔训练有些课文叙述内容深奥,难以理解,通过小练笔去深化理解,可以使学生提升认识。笔者曾经上《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说:“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无边的恐惧和无声的寂静,七岁的阿曼达是怎样熬过这漫长的36个小时的?请想象,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后来,父子终于平安相见了,“请同学们想想看,经过这场浩劫,他们彼此间会说些什么呢?”这两次练笔都在为这对父子形象的解读服务,无疑成了这节课的亮点。这样的练笔,已经把“情”字大写进学生的心田,把人文性有机地包含进去了。名著《将相和》上完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想象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时的情景,以对话为主。如温馨提示:对话的格式,即每人次的对话都要另起一行,单独为一自然段;提示语的几种方式要注意变化;提示语里边最好写写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对写对话的理解就提高了很多。无论是从篇幅上,还是从内容上,形式上。特别是在形式上,简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虽然大多数采用的是对话形式,但有几个孩子却采用了写剧本的形式,真是让人高兴!让我们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对白吧。有时候,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其实只需要老师的一点指导,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当老师们在出现教学难点不容易突破时千万不要一味烦躁,应该冷静下来,想想办法。有时候,成功真的就差那么一小步!在课堂小结时进行小练笔我们可以尝试着把课堂小结改成学生的随堂小练笔。如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我发现少了一份鲁迅先生的颁奖词,你们能帮我吗?”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这篇课文,又在课外查阅了大量关于鲁迅的资料,所以写一份人物的简介是没有问题的。写人物的颁奖词还是会有些困难的。此刻我给出巴金和孔子的颁奖词,让学生在模仿中突破了写颁奖学生:却说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恨交加,坐卧不宁。最后决定背上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请罪。蔺:(正在练习书法)唉!(望了望窗外)不知廉将军是否醒悟啊!家仆:禀丞相,大门前有一人高呼丞相名字,身背荆条,请求责罚。蔺:他没说他是谁?家仆:没有,只说见不着丞相就从此在门前长跪不起!蔺:(心想:难道是。。。。。。)快带我去看看!(马上放好毛笔,收好东西,整了整衣冠,和家仆匆匆走出去。)家仆:丞相,(指着廉颇)就是他。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