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者选择与成本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1世纪是不允许有经济学文盲的世纪2第四章生产者选择与成本理论本章将分析生产者行为。生产理论就是要分析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用最少生产要素投入带来最大产出的目的。第一节生产理论第二节成本理论6学时3第一节生产理论一、生产与生产函数二、规模报酬4一、生产与生产函数(一)企业企业――又称厂商,是一种使用生产要素,追求利润,组织生产要素生产并销售,为社会提供产品与劳务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学中,企业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是以营利为目标,能够独立核算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单位,或者说,我们假设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即唯一目标。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必须进行生产。5(二)生产与生产要素1、生产:是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以创造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过程,即投入变成产出的过程。2、生产要素: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做生产要素。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61.劳动(L)。它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的能力消耗。2.土地(N)。它是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需的自然资源。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可以理解为生产活动能够利用的稀缺性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自然状态的矿藏、森林等。73.资本(K)。它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人们过去劳动的产物。它采取两种形式:无形的人力资本与有形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身体、文化、技术状态。物质资本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设备,如机器、厂房、工具、仓库等资本品。在生产理论中,资本指的是物质资本。机器、厂房等产品不直接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而是被投入到生产中去,因此被称为投资品,或者被称为资本品。人们过去的劳动所创造的无形资产,如商标、企业信誉、技术专利等,也被人作为资本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生产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货币量,对一个厂商来说,一定的货币形态的资金是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它也是西方经济学所提到的资本的一部分。84.企业家才能(E)。它是指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前面所提到的三种生产要素,必须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才能生产出产品来。在现代生产的条件下,是由企业家来把这三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同样的生产要素,同样的环境条件,由不同的企业家来经营,其结果常常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表明了企业家才能这个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生产是这四种要素合作的过程,产品则是这四种要素共同努力的结果。9固定要素投入与变动要素投入西方经济学根据时间因素对供给和生产的影响,通常将其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是指由于时间很短,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相应地,在短期内,生产要素分为固定要素投入和变动要素投入。10固定要素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固定生产要素通常是指工厂的厂房、设备等资本。变动要素投入:是指当市场条件的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很快随之变化的投入。即厂商可以在短期内进行数量调整,与产量一起变化的那部分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燃料,等等。11长期—是指时间足够使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任意改变,不仅资本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而且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是固定投入。而在长期内,所有的投入都是变动投入。12阅读材料4-1:某服装厂订单突然激增,需要在下个月将产量增加一倍,此时厂商多半只能通过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开足马力,采用多雇佣工人,加班加点的方法。因为在一个月内增建厂房,并增加一倍的机器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厂商也不知道这种订单增加是长期现象还是暂时现象。这就是短期调整产量水平的问题。相反,如果市场对服装的需求是由于人们对产品偏好普遍变大而长期地增加,则厂商要增加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增长了的市场需求,这就是长期调整生产的问题。13(二)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1、生产函数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某种组合的生产要素同最大可能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它是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的一个概念。用Qx表示x产品的产出量,L代表劳动力投入,K代表资本投入,N代表土地投入,E代表企业家才能投入,那么生产函数可用下式表示:QX=f(L,K,N,E)14为了分析方便,在经济学中,为了分析方便,一般假设土地、企业家才能是固定的,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产量随L的投入量和K的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函数为:Q=f(L,K)如果K为固定要素,则产量的变化是随着L的变化而变化15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auglasProductionFunction)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生产函数。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了1899—1922年之间美国的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这一时期美国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αK1-α16柯布和道格拉斯对这一时期有关统计资料估算得出A值为1.01,α值为0.75,1-α值为0.25,代入上述公式:Q=1.01L3/4·K1/4这说明在生产中,劳动所作出的贡献率大,资本的贡献率小。如果α值变化,情况也就不同。这个函数反映了在产出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对其贡献的影响。173、一种投入要素变动的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product),用TP表示,它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既定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用AP表示。一种要素的平均产量是以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平均产量总是指变动要素的平均产量。由于资本为固定要素,劳动为变动要素,则平均产量表示为:APL=TPL/L18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记作MP),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公式为:MP=ΔTP/ΔL19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开始绝对地减少。当平均产量上升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当平均产量下降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当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大,并等于边际产量。如图4-1ⅠⅡⅢOQLTPAPMPEDABCL1L2L3图4-120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产量或收益增加。这是因为,在开始时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增加可变的生产要素,可以使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例如一个生产电脑的流水线,一个劳动力根本无法使用;两个劳动力时,可以分工协作,边际产量提高;三个劳动力时,可以让生产线流动时断时续,边际产量会提高;四个劳动力时,可以让生产线连续运转,边际产量会进一步提高。如图4-1,当劳动投入从O到L1时,总产量、边际产量都提高。ⅠⅡⅢOQLTPAPMPEDABCL1L2L3图4-121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即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总产量增加,但以递减的比率增加。因为这时候,不变生产要素已接近于充分利用,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已不能象第一阶段那样使产量迅速增加。如图4-1,当劳动投入从L1增加到L3时,总产量以递减速度增加到最大,平均产量增加到最大后转为递减,边际产量一直递减到0。ⅠⅡⅢOQLTPAPMPEDABCL1L2L3图4-122第三阶段:产量绝对减少,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总产量减少。因为,这时不变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再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只会降低生产效率,减少总产量。如图4-1,当劳动投入增加到大于L3后,总产量、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增长。ⅠⅡⅢOQLTPAPMPEDABCL1L2L3图4-123(三)边际收益(产量)递减规律所谓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把某一可变生产要素(如劳动)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24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如土地、设备等资本要素固定,增加劳动投入就会导致劳动边际产量下降。2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上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使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2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经常在农业中得到体现。农民增加劳动投入后,产量会大大增加—田地更精耕细作,灌溉设施更合理应用,稻草人装束得更逼真。但是,不断增加劳动所能增加的产量却会越来越少。一天中的第三次除草或第四次给机器上油,往往只能增加很少的产出。最后,当大量劳工涌向农场时,产出就几乎不会有所增加,而且过多的耕作甚至会践踏农田。“人多力量大”的错误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边际产量会递减,人口的增加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其他的生产条件不变,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边际产量变低甚至是负数,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了。27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说明:第一,这一规律在短期内适用。在短期内固定投入不变,生产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该规律不能预测在技术水平变动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对产量的影响。第二,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或收益所发生的影响。在农业中,当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变时,增加施肥量;或者在工业中,当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不变时,增加劳动力。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28第四,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无需提出理论证明,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得来的基本生产规律。但是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边际产量是可以计量的,而与之相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从消费者心理感受中得来的,边际效用是不可计量的。29案例4-1: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在农业中的作用最明显。早在1771年英国农学家A·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3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了。以后,国内外学者又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一规律。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中,有些地方在有限的土地上盲目密植,造成减产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规律。这一规律同样存在于其他部门。工业部门中劳动力增加过多,会使生产率下降。行政部门中机构过多,人员过多也会降低行政办事效率,造成官僚主义。我国俗话所说的“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形象表述。30阅读材料4-2:人(劳动力)只有与资本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高效率地生产财富。所以,人多好办事是有条件的,即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如果一味增加劳动力,没有资本的相应增加,只会导致生产率的下降。设想一下,如果汽车的需求增加了。为了适应这一增加,汽车制造商起初可以靠增加工人来增加产量,但这是有限度的,一旦工人人数达到最优,再增加工人,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降低。如果汽车需求的增加是持久的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