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矿业海矿资源分布国际间争端资金,规模环境问题政策法律技术障碍新兴海洋石油,天然气业产业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海洋产业,海洋采矿业主要包括以下;海滨砂矿业深海采矿业我国海洋采矿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我们有着自己的条件优势。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也是起步没有多久,仍然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通过对我国的海洋采矿业进行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分析,将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放到统一的架构里面进行SWOT分析,把握行业宏观环境因素和自身优劣势,从而更好地发展。•简介•SWOT分析法又称动态分析法,是用来确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劣竞争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组织的的战略与组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相结合。•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一般是指行业和企业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y)进行分析,把握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P.ST.SS.SE.SP.WP.TP.OE.WE.OS.WE.TT.WS.TS.OT.TT.O1.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海洋权益方面的口气越来越硬,为海洋矿产资源勘测开发提供强保障。2.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将有对大陆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力,可开发矿产资源。3.二00二年,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规范了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全社会的海洋意识逐步提升,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序、无序、无度”现象得到全面改善。4.我国于1991年被联合国海底筹委会批准为“先驱投资者”国家之一,已在国际公海上取得15万km2的“开辟区”和“保留区”的权利。1.国际间秩序仍然不规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仍然面对多方面的挑衅,比如越南,印度,菲律宾等,都在我国主张海域开采资源。2.我国海域相关法律仍然存在盲点,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采富弃贫现象,国家政策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测开发资金技术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3.国家从整体上对海洋采矿业的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不够,急需国家在政策导向上予以引导与扶持。P.S1.国家要发展成为海洋强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在最近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下,发展海洋产业,壮大海洋经济更是必须。2.国家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战略调整,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地位不断上升。3.我国正积极通过向国际申请,双边和多边合作等多种渠道参与国际海底生物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比如,1991年,我国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登记一个国际海底矿区,开采矿物资源。P.S1.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大约有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在这些所谓“争议海区”,大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是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非法掠夺。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了对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体制,明确指出深海底矿产资源必须在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海底管理机构管理下开采,被规定了活动范围。3.我国起步较晚,海洋矿产资源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后备资源,特别是位于公海深处的矿产,按照国际精神谁先下手、谁开采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无疑是对我们巨大的威胁。1.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为海洋采矿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1991年3月,我国继印度、法国、日本、前苏联之后成为世界上第5个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的先驱投资者。1.海洋采矿的综合成本(勘察、采矿、选矿、冶炼成本之和)较高,采矿综合成本大大高于陆地采矿成本。2.采矿业本身具有投资大,成本回收周期长,高新技术多,分先程度高的特点。2.资金瓶颈存在,并且这种资金制约也使得我们勘测开发主要集中在近海,开发规模相对较小,从而制约了配套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1.通过科技实力的进步和国际间的交流,有望使海洋采矿的成本降低,在未来20年内,有可能出现海洋采矿的高潮。2.虽然投资较高,但仍有盈利的很大可能性,内部收益率在15.5﹪左右。经济可行性评价2.随着经济继续发展,陆地资源已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如此,海洋矿产资源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1.“中国威胁论”使得美国等为首国家想方设法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并且在我国海洋发展设置经济障碍。2.发达国家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因此海洋采矿完全有可能率先由几个发达国家进行商业开发活动。3.海洋资源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优势正在逐渐降低。4.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仍处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急需国家指导。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矿产资源无论品种还是储量都非常丰富。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滨砂矿、浅海砂矿、结核矿、可燃冰等,我国已勘测出这些矿产都有具有相当大的蕴藏量。2.我国社会普遍都已高度关注海洋,相关利益者对海洋采矿业发展呼声越来越高。3.中国已拥有多所海洋科技院校,学科门类相对较齐全,研究海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包括在中国独一无二的我们海洋经济学人才。1.海洋矿产开采能力和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多集中在近海岸海滨带,开采公司向大洋进军的能力尚不足。2.受经济利益驱使,很多开采单位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比如在我国海滨砂矿开发中,一直延续着无偿使用制度,由此造成的破坏和浪费普遍而严重。目前开采海洋砂矿的作业者既有国家,也有集体和个人。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采富弃贫现象,加之技术水平不高,只能采选其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矿物,其他的有用矿物多被废弃。3.海洋科学人才仍尚不成熟。1.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协会近年来发挥出越来越出色的作用。2.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单位对海洋资源的勘测程度逐渐加深,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大洋一号”曾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察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是我国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2012年6月2日“海洋六号”开始第27次海洋科考,主要勘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1.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严重制约海洋采矿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人们的海洋环境保护观念。在海洋石油开采活动中,石油的自然渗出、偶然发生的井喷、油污排泄等,也可能造成油溢。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现时影响和长期影响是:(1)破坏海洋生态;(2)危害渔业生产;(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1.是世界上5个国际海洋底部多金属结核矿开采先驱投资者之一。在充分总结国外深海采矿技术研究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优先发展由集矿机、泵提升组成的流体提升采矿方法的规划。同时,在深海采矿试验研究方面,我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占地4000m2的海洋采矿综合实验室。2.世界各国采矿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借鉴。1.海洋采矿是一项涉及诸多学科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海洋科研力量小,规模较小,国际影响力仍不足,科研决策与开发机制不完善。2.海洋基础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勘探还比较落后。3.海洋资源的勘探必须使用最先进的勘察手段查明海底资源的分布及品位、资源数量、资源环境,显然这绝非易事。因此,海洋采矿技术难度大,必须借助仿生学研究潜入深海底的耐高压的采掘设备和机器人。4.至于深海钴壳矿床与热液矿床,因为是坚硬的固体矿床,比锰结核的开采难度要大,还需研究深海的水下破碎技术。我国的深海采矿技术自1991年启动通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的基础实验与研究在集矿扬矿和遥控遥测等方面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中国大洋协会十多年的努力下通过不同原理采矿模型机的研究综合比较确定了我国“海底履带自行水力集矿机采集—水力管道矿浆泵提升—海面采矿船支持“的深海采矿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大洋多金属结核中试采矿系统的技术设计和样机的加工制造。1.海洋采矿技术容易受领导型国家控制,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2.勘测技术仍然相对落后,资源探明率仍然很低,远海资源容易被周边国家抢占,据统计,我国石油资源的平均探明率为38.9%,海洋仅为12.3%,远远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和美国75%的探明率。我国天然气的平均探明率为23.0%,海洋为10.?%,而世界平均探明率在60.5%左右。因此我国油气资源的探明率(尤其是海洋)很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SummaryP.S《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海域使用法》法律条文第76条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我国海域面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世界公海和国际海底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全球的公海面积约为2.3亿平方公里,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我国享有公海,包括海底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中国新颁布的《海域使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海域。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中国《海域使用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越南1981年至2002年,已从南沙海域的油田中开采了1亿吨石油,15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获利250亿美元。南沙石油,已成为越南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南沙周边国家已在南沙海域与数十家外国公司联合打井超过一千口,年产石油数千万吨,天然气数百万立方米。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文莱也大肆开采石油,文莱通过开采南沙石油,由穷国变成了富国。马、菲、文外国联合越南掠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12山东龙口煤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滨海煤田,探明含煤面积391.1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1.8亿吨。另外,在黄河口济阳坳陷东部也发现远景储量达85亿吨的煤和油页岩矿区。2005年5月14日,新中国成立5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一一“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全面启动。投入经费近20亿元,调查范围涉及67.6万平方公里的我国内水、领海和部分领海毗连海域。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ChinaOceanMineralResourcesR&DAssociation,简称“中国大洋协会”)于1990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国际海底资源研究开发活动,开辟我国新的资源来源,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维护我国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权益,并为人类开发利用国际海底资源作出贡献。1991年3月5日,经联合国批准,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者,在国家管辖范围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分配到15万平方公里的开辟区。1999年3月5日,在完成开辟区50%区域放弃义务后,中国大洋协会为我国在上述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金属结核矿区,拓展了我国战略资源的储备总量。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国际海底管理局于1997年批准了中国大洋协会15年勘探工作计划。2001年5月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中国大洋协会已由国际海底开辟活动的先驱投资者成为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的承包者。日本由采矿船、铲斗、高强度尼龙缆索等组成,索斗系于托缆并放入海底,托缆在牵引船的搬运下带着索斗下行、铲取、上行连续铲斗提升采矿系统美国从采矿船上吊下输送管到海底,集矿装置把收集到的多金属结核矿石送到提升管道口,再利用水力或气力将矿石通过管道输送到地表流体提升采矿法法国在海面母船监控下,利用无人驾驶潜水采矿车,潜入海底采集结核,装满结核后浮出水面并将结核矿物卸下海底遥控车采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