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查三治之防腐、保温质量控制Ⅰ、防腐一、防腐前的准备工作1、在对设备及管道、支架、钢平台、钢梯、金属栏杆等的防腐保护层进行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毒和防触电等安全措施。并应在下列工作结束后进行:1)、设备本体及附属件如接管座、仪表管、取样管以及内部附着的构件等的焊接等工作结束。2)、设备本体的灌水试验、渗油试验或水压试验结束。2、施工现场应清洁、干净、通风良好。如在容器内施工应装通风装置,保证每小时的换气量不少于设备容积的30倍。3、施工前应对防腐用材料进行检查:1)、漆料、溶剂应有产品合格证,其规格、牌号应符合要求。2)、材料是否超过规定的使用期限。4、金属表面处理对准备进行防腐的金属表面,其上面的焊瘤、棱角凸斑和锈迹,须铲除打磨干净。视具体条件可采用电动工具除锈或喷砂法除锈。表面处理等级依照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中的规定,达到st3级。2即采用电动磨光机彻底除去钢管等钢结构上所有松动或翘起的氧化皮,疏松的铁锈,疏松的旧涂层和其它污物。5、防腐的时间选择防腐应选择在春、秋季节施工,环境温度一般应控制在0-35℃,环境相对湿度一般不应大于80%,在有雨、雪、雾、霜和较大灰尘的天气条件下,禁止在户外施工。二、金属表面除锈标准1、表面应呈均匀的金属本色,无空洞、裂纹、铁锈、焊瘤。2、凹斑深度最大不应超过3mm。3、衬里边缘及转角处弯曲过渡应圆滑,圆弧半径一般不小于5mm。4、锈迹及脏物应清洁干净,并用有机溶剂彻底清洗。三、涂刷步骤1、设备除锈清理结束后,经检查合格,应在8小时内涂刷底漆。2、保温的管道除锈后涂刷二遍红丹防锈底漆,不保温的管道除锈后涂刷二遍红丹防锈底漆,两遍调合面漆,面漆颜色依据有关规定来确定。支托吊架等钢结构除锈后刷二遍红丹防锈底漆,二遍调合面漆。3、钢平台、钢梯、金属栏杆经除锈后,刷防腐底漆二遍,然后满刮腻子一道,刷中间漆二遍,最后刷面漆二遍或3按图纸要求进行涂刷。4、涂刷时对于所要焊接的部分应留出焊缝,一般露出30-40mm左右。5、埋入地下的碳钢管道涂刷两遍红丹防锈漆后,采用二布三油加强级防腐措施。1)、加强防腐中的玻璃布采用无碱、无捻、无蜡的粗纱玻璃布,用环氧玻璃钢漆作面漆。2)、加强级结构防腐,涂刷完第一遍面漆后即可缠绕玻璃布,缠绕时要拉紧,表面平整,无皱折和鼓包。压边宽度为100-150mm左右。3)、玻璃布缠绕后即可涂第二道面漆,要求漆量饱满、均匀,玻璃布所有网眼都应涂满防腐漆料。4)、待上道面漆实干后,再行缠绕第二层玻璃布,缠绕完毕后再行刷一遍面漆。6、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防腐层待管道就位后,应及时按原施工方法修补好。补口、补伤处的防腐层结构及所用材料应与管体防腐层相同。补口作业应在对口焊接后,等表面温度冷却至常温时进行。补伤处防腐层的搭接应做成梯形接茬,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四、涂刷标准1、涂刷后的漆层必须完整、细密、均匀,不应有露底、流挂、龟裂或脱落现象。漆料与底漆应能牢固结合。42、在涂刷过程中,涂刷工具、设备表面及漆液中不得夹带水分。3、涂漆时,每涂一层的干燥时间,应根据各种涂料的不同要求而定。每道漆层的涂刷间隔时间一般为24小时,待上一道漆层干实后再涂刷下一遍漆层。漆层厚度应均匀适中,不得漏涂。4、热固型树脂类涂料涂刷完毕,应按涂料厂家规定进行热处理,使其完全固化。对于生漆、湿固型聚氨树脂涂料,应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施工。五、注意事项1)漆料易燃易爆,应禁止烟火。2)涂刷时要注意其它成品的保护,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不必要的污染。3)施工现场要注意通风、防止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Ⅱ、保温一、保温材料的概念为达到对载热体保温的目的而设置的隔热层。二、保温材料的分类1、硬质材料制品,如硅酸钙制品等。2、矿纤材料制品,包括:1)、矿纤半硬质材料制品,如矿渣棉板、管壳等。52)、矿纤软质材料制品,如岩棉、矿渣棉毡等。3、松散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硅酸铝棉等。三、保温材料的性质1、保温材料的密度硬质材料制品不大于220kg/m3;矿纤半硬质材料制品不大于200kg/m3;矿纤软质材料制品不大于150kg/m3。2、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指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为50℃时)当载热体温度为450℃-600℃时,导热系数最大值为0.10W/(mk);载热体温度小于450℃,导热系数最大值为0.09W/(mk)。3、保温材料的使用温度当采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品时,应按照如下安全使用温度进行选择。1)硅酸钙安全使用温度等于或小于550度。2)岩棉、矿渣棉毡、矿渣棉板、及岩棉管壳安全使用温度等于或小于350度。3)1#硅酸铝棉板和毡安全使用温度等于或小于800度,2#硅酸铝棉板和毡安全使用温度等于或小于1000度。4、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和管道上的保温材料,其浸出液应尽量不含氯离子。5、保温材料应选用不燃性(A)级材料,并应符合环保6要求。四、保温施工中一般要求1、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工程施工,应在设备及管道的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合格及防腐工程完工后进行。确因工程需要者,可在保温施工中将管道焊口、阀门及法兰联接处留出。2、在有雨、雪天及寒冷季节进行室外保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雪和防冻措施。3、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出库时,应核对其品种、规格、有效期限,并做外观检查,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化验证明。4、保温施工前应彻底清除被保温设备及管道表面上的油污、铁锈等杂物。5、保温材料应严禁受潮、受湿,对于已受潮、受湿的材料,经干燥后,仍达不到原材料性能的不准使用。6、保温施工中,对于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的,应分层施工,分层捆扎。每层厚度应接近,各层应均匀,接缝错开,层间不得有空隙。7、与墙相接的保温管道,保温表面与墙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150mm。8、与地面相接的保温管道,保温表面与墙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300mm。9、对于平行布置的保温管道,保温表面的净距离不小7于150mm。五、保温层的施工1、设备保温层的岩棉板,外部应用打包钢带或10#-14#镀锌铁丝捆扎牢固,使之紧贴在设备外壁上,捆扎的间距为500mm。保温层之间的接缝不应太宽,接缝缝隙过大时,应用同等保温材料填实。2、管道保温层使用的管壳型材料,水平管道上管壳的纵向接缝应在侧面;垂直管道上管壳的施工应自下而上施工,其接缝应互相错开。3、管道保温层管壳的缝隙应严密,保温管壳的缝隙不得大于10mm。4、保温层管壳用16#-18#镀锌铁丝双股捆扎,捆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每节管壳至少捆扎两道铁丝,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5、管道变头部位的保温施工,应将直管壳加工成不少于三段的虾米腰型敷设,当其间缝隙过大时,可采用胶勾缝填平。6、异径管的保温层施工时,应将保温材料制品加工成扇形块,并应采用环向或网状捆扎,其捆扎铁丝应与大直径管段的捆扎铁丝纵向拉连。7、当保温层为两层或多层时,需将拼接缝错开,并且层与层之间要压紧。8六、防潮层的施工1、敷设在地沟内的管道保温层,其外表面应设置防潮层。2、铺贴防潮层的保温层外表面应平整、均匀,不得有突角、凹坑及起褶现象。在铺贴前基体表面应保持干燥。3、保温管道的防潮层选用一层沥青毡,采用螺旋状缠绕,立式管道设备应从下向上缠绕,接缝处是上搭下,搭接尺寸不小于30mm,缠绕时应缠紧、无褶、无毛边。七、保护层的施工1、管道保温的保护层一般采用0.5mm镀锌板或采用缠绕两层玻璃丝布,玻璃丝布的一端必须是机织,且此端应在外侧,刷两遍调合漆。2、缠绕玻璃丝布时应拉紧,用力要均匀,使之平整,表面美观一致。其上下道搭接尺寸不应小于50mm。3、玻璃丝布外面刷漆时,应顺着缠绕布的方向涂刷,涂刷要均匀一致。4、水平管道和卧式设备顶部不容许有纵向接缝,“Z”形咬口应位于管道水平中心线上方与水平中心线成30°内的角度。5、保温层外安装镀锌铁皮保护层时,可用自攻螺丝固定,其固定间距宜为200mm,但每道缝不得少于4个。6、垂直管道的镀锌铁皮保护层应自下而上逐段安装,9接缝应上搭下,水平管道逆着管道坡向由低向高处逐段安装。每段的纵缝均应相互错开。7、直管段铁皮护壳的环向搭接一端应压出凸筋,其环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8、铁皮保护层应紧贴在绝热层或防潮层上,外型一致、平整、美观。Ⅲ、本质量控制措施如与上级有关文件、标准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文件、标准执行。10三查三治之焊接质量控制一、焊接、焊接质量检验焊接是指借助于能源,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生原子(分子)间结合而连接成整体的过程。焊接是一种特殊工艺,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中应予以特别关注,GB/T12467~12469-90是焊接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用焊接的方法不仅可以连接金属材料,如:钢材、铝、铜、钛、锆等;还能连接非金属,如:塑料、陶瓷;甚至还可以解决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连接。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焊接工艺与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造船、海洋开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力、能源和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工程焊接的质量检验包括:焊前检验、焊接生产中的检验和成品检验。焊前检验的内容有:检验技术文件(图纸、标准、工艺规程等)是否齐备、焊接材料(焊条、焊接设备、焊剂、气体等)和基本金属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毛坯装配和焊接件边缘质量检验、焊接设备(焊机和专用胎具、模具等)是否完善以及焊工水平的鉴定。进行焊前检验的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焊接时产生缺陷的可能性。二、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一个工程的开始,质量检查员应做好材料和设备的进场11检查工作,确认其质量。1、检查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材料和设备的外观质量,必要时使用一些常用的检测工具;设备开箱验收时,还要对照装箱单,清点件数,进行外观质量检查。2、材料和设备需要做理化试验的,还要协助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取样、封样、送检工作。在工程焊接中,应确保母材和焊接材料符合标准和图纸的技术要求。通常要求材料具备合格证书或质量证明书,在必要时还应对母材和焊接材料进行复验。焊接材料的采购、保管、领用、发放和回收应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照执行。对于焊条的质量管理可以参照《焊条质量管理规程》JB3223—83执行。电焊条的保管:1、各类焊条必须分类、分牌号存放,避免混乱,焊条需存放于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内2、焊条必须垫高0.3m以上分桩堆放,距墙0.3m防止受潮变质3、重要焊接工程使用的焊条,特别是低氢型焊条,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且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建议温度在10~25°C,相对湿度<50%的焊条使用前的烘干方法:121、碱性低氢型焊条在使用前必须烘干,以降低焊条的含氢量。因药皮成分、空气湿度、储存时间等因素不仅使焊条吸潮,使焊条工艺性能变坏,飞溅增大,且氢容易引起气孔、裂纹、白点等恶化金属性能的疵病。2、碱性低氢型焊条烘焙温度一般在250~350°C,烘1~2小时。不可将焊条往高温的烘箱内突然放入或突然冷却,以免药皮开裂,应缓慢加热逐步升温,保温,缓慢冷却。对含氢量有特殊要求的,烘干箱的温度应提高到400°C。经烘干的碱性低氢焊条要放入低温烘箱内存放,温度控制在80~100°C.随用随取。3、酸性焊条要依据受潮的具体情况,在70~150°C烘干一小时。储存时间短且包装良好的一般使用前就不必烘干了。4、露天操作时,隔夜必须将焊条妥善保管,不允许露天放在外面,低氢焊条次日还要烘干,但恒温箱内存放的焊条除外。三、焊接环境的质量控制:工程建设中的焊接多为现场焊接,它与工厂中的焊接相比,有着许多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的影响,露天或半封闭的现场,易受风、雨、雪、气温、湿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对这些不利于焊接的因素,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搭设移动式防护棚等。132、全位置的焊接多,施工现场的场地狭窄,妨碍焊接操作的障碍物多。对焊接现场在施焊前应清理焊接场地。3、装配、接头(接口)组对条件较差,间隙不易控制,强制组对导致焊件产生较大的拘束应力,这一点要求质量检查员及时与施工人员沟通,避免强制焊接。因此从事施工现场的焊接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还要依据现场的环境条件而制定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