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灌肠技术2016年09月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小寒、尚少梅主编本书共分为十八章的内容,比较系统的给同学介绍有关基础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操作(一)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二)参考资料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参考资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相关内容一、大肠解剖及生理盲肠解剖及生理结肠解剖及生理直肠解剖及生理二、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灌肠定义种类灌肠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大肠:是指由盲肠至肛门之间的粗大肠管而言。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分布的位置,可将其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和直肠(包括肛管)三部分。一、大肠解剖及生理一、盲肠解剖及生理盲肠: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为膨大的盲端;有三个通道,即向内通回肠,向上通升结肠,向内下通阑尾。回盲瓣对回盲口有括约功能,在生理上能控制食糜,防止过快进入大肠,使其在小肠内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回盲瓣:在回盲口上、下方有两个半月形的瓣.阑尾: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二、结肠解剖及生理结肠起自盲肠上端,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为直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4部分。长1.5m。结肠解剖肠壁: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提示:结肠(升结肠15cm,横结肠50cm,降结肠20cm,乙状结肠45cm,所以结肠全长约130cm)约为小肠的四分之一。结肠比小肠短而粗,盲肠直径7.5cm,向远侧逐渐变小,乙状结肠末端直径只有2.5cm。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主要功能:肝曲升结肠与横结肠交界处。脾曲横结肠与降结肠交接处。结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升结肠,在右下腹回盲部开始向上行,这一段称升结肠;至肝曲手平行向左走行称之为横结肠,至左侧脾曲然后身下行称之为降结肠。其下端连接乙状结肠、直肠、肛门。位置:乙状结肠是结肠终末部分,通常位于盆腔中,上与降结肠相连,下与直肠相接,长约40~50cm,因呈“乙”状弯曲而得名。乙状结肠解剖及生理1、吸收在大小肠没有吸收完的剩余的水分、营养物质和一些有毒的物质2、保护结肠粘膜,润滑大便,以助排便.容易病变和致癌所以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作用三、直肠肛管解剖图位置与形态直肠位于盆腔后部,上平第3骶椎高度接乙状结肠,向下穿盆膈延续为肛管长约12~15cm。功能直肠的主要功能是排便,也能吸收少量水、电解质、葡萄糖和部分药物。还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内面观直肠腔内由粘膜和环行平滑肌产生的半月形横向皱襞,称直肠横襞,一般有三条。内面观上直肠横襞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附近的左侧壁,距肛门约13cm;中直肠横襞最大且恒定,居直肠右前壁,相当于腹膜返折线的高度,距肛门约11cm,此横襞具有定位意义;下直肠横襞多位于左侧壁,距肛门8cm。在进行肠腔内器械检查时,也要注意这些横壁,以免伤及。肛管上段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叫肛柱。各柱的下端有半月形的小皱襞相连,称为肛瓣。在肛瓣与相邻二柱下端之间有小凹陷,称为肛窦。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为皮肤和粘膜相互移行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光滑而略有光泽的环形区域,称为肛梳或痔环。齿状线(痔环)直肠损伤有哪些症状?腹膜反折(中直肠横襞处)以上部分称为直肠盆部,腹膜反折以下部分称为直肠肛门部。直肠盆部损伤,则引起盆腔感染,需行手术治疗。反折以下破裂可引起直肠周围感染,而无腹膜炎表现。应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行乙状结肠造瘘,待结直肠伤口愈合后关瘘。因直接外伤或骨盆骨折所致的直肠穿孔称为直肠损伤。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直肠内出血、腹膜炎或直肠周围感染征。直肠是大肠末段,全长约15-20厘米。分为两部。思考4、灌肠筒内液面不降1、插管受阻2、病人有便意3、病人出现腹痛、心慌、脸色苍白、脉速等灌肠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怎么办?1、插管受阻如插管受阻,可退出少许,旋转后缓缓插入2、病人有便意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并降低灌肠桶的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以便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腹压,同时减少灌入溶液的压力。3、病人出现腹痛、心慌、脸色苍白、脉速等如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大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此时可能发生肠穿孔引起肠管剧烈痉挛,应立即停止灌肠,与医生联系,给予及时处理。4、灌肠筒内液面不降如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多由于肛管前端孔道被阻塞,可移动肛管或挤捏肛管,使堵塞管孔的粪便脱落。二、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灌肠术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灌肠法定义灌肠的种类1、大量不保留灌肠2、小量不保留灌肠3、保留灌肠4、清洁灌肠种类目的适应人群大量不保留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高热患者降温便秘,肠胀气,手术、检查,分娩前,中毒,高热者小量不保留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2、排除肠道积气,以减轻腹胀。腹部或盆腔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年老体弱患者、小儿及孕妇等。保留灌肠常用于镇静、催眠、治疗肠道内感染等。需镇静、催眠、肠道内感染者清洁灌肠1、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内的粪便,为直肠、结肠检查和术前做准备2、稀释肠内毒素3、物理降温便秘,直肠、结肠检查,分娩前,中毒,高热者种类禁忌症注意事项大量不保留1、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2、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3、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2、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3、灌肠途中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作深呼吸,以减轻不适。4、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小量不保留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1、灌肠液时插入深度为7-10cm,压力宜低。灌肠液的注入速度不可过快。2、每次抽吸灌肠液时,应反折肛管,以防空气进入肠道,引起腹胀。保留灌肠对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2、保留灌肠时,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溶液能保留较长时间,利于肠粘膜吸收。清洁灌肠禁用清水反复多次灌洗,以防水与电解质紊乱1、清洁灌肠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灌入量和排出量应基本相符,防止水中毒。2、清洁灌肠患者宜取右侧卧位,便于灌肠液达到结肠深部,每次灌入后嘱患者尽量保留片刻,以达软化粪便冲洗肠道的作用种类大量小量保留清洁溶液种类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1、选用“123”灌肠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水90ml2、油剂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等量温开;3、各种植物油120~180ml红藤败酱、中药灌肠液、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肥皂水+生理盐水溶液量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不超过200ml.不超过200ml.500ml温度39~41℃降温:28~32℃中暑:4℃生理盐水。38℃38℃39~41℃体位左侧卧位左侧卧位菌痢:左侧阿米巴:右侧右侧卧位压力40--60cm不超过30cm臀部抬高10cm压力宜低40cm插入深度7--10cm7--10cm15--20cm7--10cm保留时间5--10min10--20min1h以上5--10min溶液对比灌肠操作流程(一)评估Ø病情及治疗情况Ø意识、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自理能力Ø心理状况、合作程度(二)计划Ø向患者解释Ø护士准备Ø环境准备Ø用物准备用物准备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0、9%生理盐水。治疗盘、肠道冲洗器、止血钳、润滑油、一次性中单、灭菌手套、清洁纱块、水温表、弯盘、棉签、屏风、便盆、操作用物用物准备治疗盘、红藤败酱、橡胶软管、止血钳、润滑油、一次性中单、灭菌手套、清洁纱块、棉签、弯盘。屏风、便盆、操作用物协助排便准备洗手戴口罩核对解释嘱排尿安置卧位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位挂灌肠袋润管、排气插管灌液拔管嘱咐嘱患者尽可能保留5~10分钟灌肠后解便一次为1/E整理记录操作流程密切观察液面下降和患者的情况灌肠细菌性痢疾需采取左侧卧位?菌疾病变部位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阿米巴痢疾需取右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保护患者隐私操作流程1/E灌肠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处理肠道粘膜损伤①肛门插管引起了肠道的摩擦,液体石蜡润滑不够,常会遇到插管困难,若强行插入,易造成肠道黏膜的损伤。②使用的肛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较硬,反复插管会引起肠道黏膜水肿、损伤出血。③患者不配合,精神紧张可致提肛肌收缩和外括约肌痉挛,擦入困难而致损伤。④患者因不能忍受肛管在肠道的刺激,自行拔除,动作粗暴而致损伤。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伴局部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甚至排便困难。①操作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插管前充分润滑肛管前端。②操作时润滑导管,动作要轻,顺应肠道的解剖结构,缓慢插入,尽量避免反复插管。③插入深度要合适。①立即停止灌肠。②保护受损黏膜。③肛门疼痛和已发生肠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并发症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处理肠穿孔①操作时动作粗暴,用力过猛,穿破肠壁。②肛管质地粗硬或反复多次插管。③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壁穿孔。④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壁穿孔。灌肠过程中病人突然觉得腹胀、腹痛,查体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①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②操作前用液体石蜡充分润滑,插管时动作应轻缓,遇有阻力时应调整肛管位置或改变患者的体位,避免强行插管。③插管时要注意直肠结构。④如病人出现肠壁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救治。①一旦发生肠穿孔、肠破裂,立即停止灌肠并使患者平卧,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②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③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灌肠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处理虚脱①年老体弱、全身状况差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者。②灌肠液温度过低,致使肠道痉挛。③灌肠次数过多,速度过快过量。病人突然感恶心、头晕、面色苍白、身体出冷汗甚至晕厥。①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②灌肠时因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力调整合适的流速。一旦发生虚脱,立即停止灌肠并协助患者平卧、保暖,一般休息片刻后可缓解或恢复正常;如与饥饿有关,清醒后给予口服糖水等;如休息片刻后未缓解,给予吸氧,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等,症状可逐渐缓解。灌肠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处理大便失禁①长时间留置肛管,降低了肛门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了肛门括约肌永久性松驰。②清洁灌肠时,病人心情紧张造成排便反射控制障碍。③操作粗暴,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的血管或神经。便不由自主地由肛门排出。①插管时动作应轻缓,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组织。②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加强意识以控制排便。③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逐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鼓励患者尽量自已排便①已发生大便失禁者,床上铺中单或一次性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周及臀部皮肤,保持皮肤干燥。②必要时,肛门周围涂搽软膏以保护皮肤,避免破溃感染。灌肠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处理肛周皮肤损伤长期卧床或年老体弱病人灌肠后排便次数增多,或便器摩擦致使肛周皮肤损伤。肛周皮肤破溃、红肿。①患者排便后及时清洗肛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②正确应用大小便器,防止擦伤肛周皮肤。遵医嘱使用药物肠道感染①反复多次使用,易致交叉感染。②灌肠术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常可致肠道黏膜的损伤,降低了其抵抗力。③人工肛、肠造瘘口病人清洁肠道时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