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李觏伦理思想研究王斌导师姓名职称:陈晓龙教授专业名称:伦理学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5月学位授予日期:2010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二〇一〇年五月硕士学位论文M.D.Thesis李觏伦理思想研究OntheEthicalIdeologyofLiGou王斌WangBin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CollegeofPoliticsandLaw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二○一○年五月目录独创性声明…………………………………………………………………Ⅰ摘要………………………………………………………………………………ⅡAbstract…………………………………………………………………………Ⅲ导论…………………………………………………………………………………1第一章“礼因人情”的道德起源论………………………………………一、“性之三品”的人性论思想………………………………………………………二、“礼因人情”——道德产生的根源………………………………………………第二章“礼含诸德”的道德规范思想………………………………………一、仁、义、礼、智、信…………………………………………………二、礼和仁义智信、乐刑政的关系……………………………………………三、“礼含诸德”论评价………………………………………………………第三章“焉有仁义而不利”的义利观………………………………………一、“利欲可言”和“循公不私”的义利双行观……………………………二、王霸强国论……………………………………………………第四章“立人以善”、“成善以教”的道德教育论…………………………一、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内容……………………………………………………二、道德教育的目的和途径……………………………………………………结语………………………………………………………………………………参考文献………………………………………………………………………Ⅳ后记……………………………………………………………………………Ⅵ-1-导论李觏(1009-1059),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李觏为北宋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人。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他年少志大,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才华卓绝,所有这些为他“康国济民”“愤吊世故”“警宪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朝的宋仁宗皇帝称李觏为:“通于经术,东南士人,推以为冠”。大儒朱熹曾“谓李泰伯文得自经中,虽浅,然皆自大处起议论,盖有取尔也”。大文豪范仲淹赞他:“实无愧于天下之士”。明代大臣左赞称他为:“一代名儒,后学之师表”。但无奈李觏命运多舛,抑或生不逢时,当时的宋代社会内忧患,危机四伏,弊端丛生。这种情况在士大夫们中激起了一股强烈的忧患意识,迫切要求改革。范仲淹上书力主改革,倡行新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们信奉的处世格言,也是李觏的处世信条。李觏尝客文正范仲淹门下,积极支持新政,虽然学术思路有所不同,但却以这种忧患意识作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对治学为政,明体达用形成共识。他认为要挽狂澜于既倒,解民生于倒悬,振兴民族,必须扭转那种空谈心性,不务实际的迂腐人生,树立经世致用的人生观。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近代却被人们忽视了。直到1922年,胡适先生偶读《直讲李先生集》,惊讶地发现了被淹没了近九百年的李觏思想的卓越之处,并欣然以《记李觏学说———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为题撰文介绍李觏。他说“李觏是北宋的一位大思想家。他的大胆,他的见识,他的条理,在北宋的学者中,几乎没有一个对手!……近来读他的全集,才知道他是江西学派的一个极重要的代表,是王安石的先导,是两宋哲学的一个开山大师。因此,我现在热心地介绍他给国中研究思想史的人们”。①可见,胡适先生对李觏的思想还是相当的赞誉有加的。从那以后,一些关于李觏学术思想的论文论著相继问世。截止到现在,对于李觏思想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他的哲学、政治、宗教等思想,而且,无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加强。②对于他的伦理思想做系统研究的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本文试图在前人对李觏各方面思想研究的借鉴之上,来相对系统对李觏伦理思想的做一个整体性研究,包括道德起源、道德规范论、义利观和道德教育等。他的伦理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礼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①胡适: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954页。②郑晓江:《全国首届李觏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江西社会科学,2003.1。-2-作为宋代中期的大儒,李觏不但忠实的践行着儒家的传统思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有些传统思想有所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给出了自己苦苦思索后的理解。李觏的思想在当时和对以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伦理思想又是他的整个思想的基础和核心。他既是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又是王安石所推行的“熙宁新法”的思想先驱者。因此,研究李觏的伦理思想就有着重要的意义。-3-第一章“礼因人情”的道德起源论人性问题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处于理论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人性问题是历代思想家最为关注的、论述最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所有伦理道德学说的逻辑起点,而且还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理论、道德本质理论、修养教化理论、道德规范理论、人生理论等等,都是基于这种人性论而形成的、围绕这种人性论而展开的。自孔、孟、荀以来,汉唐宋明的很多思想家都提出来自己的关于人性论的独特学说,纷纭复杂,争论不休。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最先对“性”进行论说的是《左传》,其在《召公八年》中云:“怨讟并作,莫保其性。”并把“性”作“生命”解。在儒家文献《论语》中,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说法,但只是肯定了“性”,此外没有对“性”进行其它更多的“讨论”。在近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的《性自命出》中,则探讨了“性”的含义,性与道、情的关系等问题。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从而说出了道、情、性的关系,认为“道”不能离乎情,且是得情之真实方可谓得道。《性自命出》还说,性是由天降命而有的,存于人心之中,未及见于外的喜、怒、哀、悲之气。①尽管上述文献对“性”进行了论说,但真正对“性”从伦理学意义上进行界说的,还是与孟子同时或稍早的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的观点,他认为“性”是指人生而具有的,其内容就是“食色”。告子之后,孟子、荀子等都对“性”进行了各自的论述,形成了“性善”说以及“性恶”说等理论。概括而言,先秦时期儒家对“性”的本质的探讨,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先是认为‘性’即生命;孔子赋予‘性’以哲学的含义,认为它是人的本质。但是,‘性’作为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来源于什么地方?孔子并没有作出回答。”“其后一方面有《孟子》从内在的‘人之异于禽兽者’,明心见性;另一方面有《性自命出》、《中庸》、《易传》、《大学》、《荀子》以及《礼记》等,从外在的宇宙本体到社会功利,推天及人,思考‘性’的本质及其来源。”②如张岱年先生所概括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所讲的“性”,主要有四项不同的含义,即(1)“生之谓性”,以生而具有、不学而能的为性。(2)以“人之异于禽兽者”为性,虽也讲“不学而能”,但主要注意于人与禽兽不同的特点。(3)以作为世界本原的“理”为性,即所谓“极本穷源之性”。(4)王夫子提出“性①张传有:《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②同上,第205—206页。-4-者生之理”,以人类生活必须遵循的规律为性,这规律既包含道德的准则,也包含物质生活的规律。①实际上,任何一个思想家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与论说,都是与其哲学思想紧密相连的。当然这既要受以前思想家的影响,又和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李觏也不例外,他经过长期的研习儒家经典,在北宋初期社会积贫积弱的社会背景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面对这些人性观点,他认为性三品论的观点最合理。从而提出了他的“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的性三品说。当然,李觏的人性说的形成,除了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外,主要还直接来源于他之前的思想家的性三品说。为了更好的理解李觏的人性论,有必要对这些思想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一、“性之三品”的人性论人性论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范畴。有的是指人的自然资质、属性,生而具有,不学而能的本能欲望;有的是指人优异于其他动物的意识活动、道德属性、理想能力;有的是指人赖以形成生命,体现天命天理的根本属性和成圣成佛的主要根据;有的指人的主观精神、宇宙本体;有的指人的后天学习、环境培养而形成的品格,等等。②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王安石亦主张性无善恶;荀子的性恶论;世硕、董仲舒、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论;王充、韩愈的性三品说;张载、朱熹的性二元论;等等。李觏经过长期的研习儒家经典,在北宋初期社会积贫积弱的社会背景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面对这些人性观点,他认为性三品论的观点最合理。从而提出了他的“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的性三品说。当然,李觏的人性说的形成,除了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外,主要还直接来源于他之前的思想家的性三品说。为了更好的理解李觏的人性论,有必要对这些思想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性三品说的最早思想启蒙者应该是孔子。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③和“惟上智与下愚不移”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人分为了三等:中人以上、中人、下人或者上智、中人、下愚。虽然孔子不是从人性的角度把人分为三等,但是这种分法却为后世儒家的性三品论提供了思想渊源,留下了发挥的余地。①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7—58页。②姜国柱:《李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页。③《论语·雍也》。④《论语·阳货》。-5-贾谊在孔子思想影响下,根据人的素质不同,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他说:窃闻之曰:有上主者,有中主者,有下主者。上主者,可引而上不可引而下,下主者,可以引而下,不可引而上;中主者,可以引而上可以引而下。……故材性乃上主也,贤人必合,而不肖人必离,国家必治,无可忧者也。若材性下主也,邪人必合,贤正必远,做而须亡而,又不可胜忧矣。故其可忧者,唯中主尔,又似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缁则黑,得善佐则存,无善佐则亡,此其不可不忧者耳。①贾谊认为,因为人的材性不同,所以将人分为上主、中主、下主。上主只能引导为上,不可引导为下;下主只能引导为下,不能引导为上;中主则既可以引导为上,也可以引导为下。这与孔子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是一脉相承的,同时这又是董仲舒性三品论的思想来源。董仲舒认为,人性受之于天命,这种天命之性,既有善的因素,又有恶的因素。人“有善善恶恶之性”。②据此他把人性分为三种:一是情欲很少的“圣人之性”;二是情欲很多的“斗筲之性”;三是有情欲,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中民之性”。他说:圣人之性,不可以明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明性。明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复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简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诲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③董仲舒认为,纯善的“圣人之性”和纯恶的“斗筲之性”,都不可以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说性。这便是上、中、下的性三品的意思。所以,董仲舒被认为是后来性三品论的先驱。王充在他的《论衡·本性》中指出,人有高下之分,性有善恶之别说: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①《贾子新书》卷五《连语》。②《春秋繁露》卷十《深察名号》。③《春秋繁露》卷十《实性》。-6-余固以为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杨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①他自己肯定的指出,纵观历史上的人性论,无非就是分为三类: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所以,王充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性三品的哲学家。荀悦明确的提出了“三品”的名称。他说:“或问天命人事,曰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人事存焉尔”。②韩愈对性三品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作了具体的论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