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预防医学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基础课件(第二版)制作:太原市卫生学校石海兰绪论一、预防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一)预防医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1.预防医学的性质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比较快,并且具有方向性意义的学科群。预防医学是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共卫生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等措施,保护和增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以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目的的一门课程。2.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预防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着眼于群众的健康,从维护群体健康出发,研究环境中各种有害健康的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鉴于人类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自然的,也有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因而预防医学同样重视个体的预防,但只有做好群体预防才能保证个体的健康。3.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是有区别的,它的特点是:①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群体和个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亚健康者。②研究重点是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③研究方法为卫生统计、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研究、社会医学和行为医学研究方法等,研究工作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④采取的对策更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较临床医学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1.阐明健康的新观念,确立整体论的健康观以及充分认识健康对人的重要性。2.阐述人与环境的平衡观、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认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相对关系,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动态连续过程。(二)预防医学的任务3.叙述环境、食品、劳动卫生、学校卫生与健康,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公共卫生措施对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4.叙述人群健康调查的流行病方法和统计方法,为开展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做准备。5.阐述三级预防原则,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传染病地方病、营养有关疾病、心身疾病、医源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开展预防性服务工作。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人类在同疾病的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健康和疾病与外界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不断积累和总结保护和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措施,形成了预防医学,并不断促使其得到发展。预防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经验预防阶段(二)实验预防阶段(三)社会预防阶段三、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和奋斗目标(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997年1月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中指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对原卫生工作方针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二)我国的卫生工作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确定的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到2010年,我国的主要健康指标是应达到平均期望寿命73~74岁,任何地区不低于68岁,并延长人们的健康生活时间;婴儿死亡率在2000年基础上降低1/4;孕产妇死亡率在2000年基础上降低1/3。四、预防医学的理念(一)医学模式的转变1.生物医学模式生物科学的发展,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细菌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遗传学等生物科学体系的形成,使人们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现象以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也称现代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是美国著名理论医学家恩格尔教授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现代医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⑴从全面、多维的角度来看待健康与疾病问题⑵把人置于社会关系中,反映了人的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⑶对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二)整体论的健康观1.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又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论述健康时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康的涵盖面进一步扩大。从这些定义中可以得出健康的含义:⑴躯体健康:要求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具有完成通常活动的能力。⑵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⑶社会适应良好: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的完好状态。至于“道德健康”,可以理解为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且还要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责任。因此,道德健康问题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2.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低下导致的。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况,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将亚健康状态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CFS),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3.影响健康的因素⑴生活方式因素:⑵环境因素:⑶生物因素:⑷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绪图-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三)人和环境的平衡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及其一切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对象,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1.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人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就是新陈代谢。其次,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在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和制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2.人和环境的平衡时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四)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认为: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健康人可以存在健康问题,或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或者不一定是“没有疾病”的,有些即使没有疾病又没有病痛的人也可成为病人,也有病人因某些原因病痛未愈而成为“有病的”健康人。其原因主要有:1.健康和疾病是相对的2.健康和疾病是连续的五、预防原则和预防策略(一)三级预防原则三级预防是以全民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预防疾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原则。它针对疾病的全过程,分为促进健康、控制威胁健康的有害因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恢复功能等三道防线,将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前直至转归的整个过程,融预防、保健和治疗为一体。近年来,预防医学专家又提出了根本性预防的原则,采取宏观根本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1.第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或健康危险因素)采取特异或非特异的预防措施,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2.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其基本思想是当疾病发生后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3.第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其基本思想是针对已患病的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残或丧失劳动能力,促其早日康复。(二)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策略从预防医学发展历史来看,预防策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个体预防发展为群体预防,再由群体预防进一步发展为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1.个体预防按照WHO西太区办事处提出的“健康新地平线”的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准备生命(2)保护生命(3)晚年的生活质量2.家庭预防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具有多种功能作用。3.社区预防社区预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按照卫生社区的服务原则,以社区人群为对象,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和可利用的资源,确定优先的健康问题,决定干预目标和策略,为社区人群提供综合性预防服务。小结预防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它着眼于群体的健康,从维护群体健康出发,研究环境中各种有害健康的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预防医学的基本理念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论的健康观、人和环境的平衡观、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预防医学以三级预防为原则。三级预防是以全民为对象,以健康为目标,以预防疾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原则,并以个人、家庭和三位一体作为其策略。思考题1.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哪些区别?(试举例说明)2.如何理解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论的健康观?3.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什么?4.三级预防原则有哪些内涵?(试举例说明)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