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托里县第一小学张旭霞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对计算板块提出的要求是: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掌握计算的技能和技巧,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同时计算教学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而在计算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不少学生的计算错误率比较高,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自己多年来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多年采用的一系列相关的尝试和探索,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发展”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加强基本的口算训练,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计算能力针对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慢、正确率不高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我认为这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计算速度的快慢,也是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的基础。因此,我在计算教学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经常采用笔算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并全对的同学教师给予奖励,再在几个小组中奖励对题最多的一组。通过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口算能力和速度。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时,四则运算和整数运算性质这些内容学生已初步有所了解,鉴于学生再学习时可能会缺乏新鲜感,我想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走上讲台,正当小老师,互帮互助。以小组为单位,轮到上课的学生会非常认真的进行准备,生怕输给其他同学。先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相互交流有关的知识,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在教学时还设计了“过五关”的环节。作对一道计算题并讲出注意事项就是过一关,教师给予奖励。上课的学生能充分的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到了以前学习时得到的三字诀:一看(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的特点),二想(计算的先后顺序),三算(算出结果),把它改编为一看(看清数据、运算符号的特点和括号的位置),二想(想清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三算(算出结果)。整堂课学生积极投入,最后还加上了“查”这一环节。学生自己归纳教师补充并板书:“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异级计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这对其他同学是一次示范,是一个促进,也反映出我们的学生完全用能力运用数学知识的相似点,进行知识的迁移,主动学习新知识。虽然学生的表现还显得非常稚嫩,需要老师的“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表现了学生“会想”、“会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预习能力。既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全体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计算中易混淆之处有了进一步辨认,相关的计算错误也就减少了。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整理归纳中提高计算能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表面的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分析“粗心”的内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不具备严谨、全面的做事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像个别学生看错题,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小数数位没有弄清、运算符号看错等等;或是计算时不打草稿;一起笔就出错;或者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像这些不良的计算习惯都是计算出错的根源,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三、让学生学会反思,在不断的自我改正中提高计算能力: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学生的反思意识很弱,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数学学习中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有的是不愿意)对自己的思路、方法进行检验,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现象在计算上尤其明显。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做老师,自己编题目”,就是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己上课、编题的效果,使学生在不断的改错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我班有位同学从小就是个“小马虎”,计算错误是他身上一个“顽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父母给他做了大量的计算题,但收效甚微。在自我编题的教学活动中,他在老师的启发下仔细分析了平时作业中的错误,发现自己在进退位加减法上的错误较多,口算能力欠缺,而且从不验算。于是将自己这方面的错题摘录并做了展示,分析错题的原因,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着重训练口算能力和克服慌张、马虎的坏习惯,在做笔算时经常验算,正确率大为提高,效果相当好。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教学生学会反思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的计算错误,从表面的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分析“粗心”的内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不具备严谨、全面的做事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像个别学生看错题,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小数数位没有弄清、运算符号看错等等;或是计算时不打草稿;一起笔就出错;或者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像这些不良的计算习惯都是计算出错的根源,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因此我在小数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计算题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总结了做计算题的四个步骤: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看清楚题中的每一个“运算符号”和每一个“数字”,二想:想这个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同时想计算方法和能否根据题型的特点进行简算,三算: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格式符合规定、边算边想、边想边算、边算边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计算,四查:就是计算后的检查验算,提倡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负责的精神,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下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再如:我在教解方程的教学中,强化培养方程的检验习惯,要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争取使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得到提高,甚至正确率能达到100%;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看、想、算、查”这四个计算环节的指导,尽最大力量克服粗心、提高计算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捷径。三、重视算里、开拓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学生要做到计算正确迅速,就要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而合理灵活的方法是要在理解算里、法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学生要正确迅速计算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就必须理解一些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法则为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算理和运算方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做到详细、清楚,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和运算定律。如在教学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时,理清四则运算的意义,对比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灵活的互化,用灵活的方法来开拓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为提高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强化训练意识,优化训练方法练习是使孩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练中悟理,在练中提高。在教学中我认真组织练习内容,明确目标导向,进行正确的认知操作和及时的信息反馈。以思维训练为中心,引导创新,拓展思维,方法灵活,训练扎实有效,让孩子在动态思维训练中拓展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而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一簇而就,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想这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进行“天天计算练”.每天精选10分钟的专项计算练习题,在专一的计算本上练习,通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每天练5-10题计算题,既能轻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五、让学生上讲台上课,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计算能力: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第三单元的分数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学生已初步有所了解,鉴于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缺乏新鲜感,我想到了充分放手,以学生为主,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一部分学生走上讲台,争当小老师,互帮互助,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上讲台讲课,理解了分数四则的运算顺序,掌握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虽然学生的表现还显得非常稚嫩,需要老师的“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表现了学生“会想”、“会说”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全体同学通过主动参与,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计算中的易混淆之处有了进一步辨认,相关的计算错误也就大为减少了。六、让学生学会反思,在不断的自我改正中提高计算能力: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学生的反思意识很弱,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数学学习中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有的是不愿意)对自己的思路、方法进行检验,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现象在计算上尤其明显。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做老师,自己编题目”,就是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己上课、编题的效果,使学生在不断的改错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我班有位同学从小就是个“小马虎”,计算错误是他身上一个“顽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父母给他做了大量的计算题,但收效甚微。在自我编题的教学活动中,他在老师的启发下仔细分析了平时作业中的错误,发现自己在进退位加减法上的错误较多,口算能力欠缺,而且从不验算。于是将自己这方面的错题摘录并做了展示,分析错题的原因,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着重训练口算能力和克服慌张、马虎的坏习惯,在做笔算时经常验算,正确率大为提高,效果相当好。七、重视教学反馈:教学反馈同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班级中的不少困难学生往往是教师没有及时发现他们知识技能上出现的细小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等到问题越积越多,教师想消除就十分困难了。我的做法是:在教授新课时,有时可以运用以前教学获取的反馈信息,估计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预先作好防范,多指导、多强调,尽量减少问题的出现,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如果我们能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误;对有困难学生我们要注意指名板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要加强课间巡视,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最后,还要注意做好练习后的讲评,通过多交流、多反馈,集思广益。八、追求速度的同时更注重计算的准确性:计算做到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率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相比较而言,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切实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做“直接写得数”这类题时,对那些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我还是要求他们能尽可能多地去打草稿,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在平时的考试中我要求学生把计算的过程写在草稿纸上,我下来要收,这样的训练加强了计算的准确性,避免了学生的浮躁和不认真的坏习惯。在平时的计算错题中我要求学生把错的那一步的过程和原因找出来,不断的强调计算的准确性。现在通过这样的训练,计算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