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简介本章主要内容1.受扭构件的受力特点;2.受扭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重点受扭构件的配筋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难点受扭构件的受力特点。第一节概述1、受扭构件的定义:在构件截面中有扭矩(T)作用的构件。2、受扭构件的分类:1、纯扭2、剪扭、3、弯扭、4、弯剪扭构件。第二节矩形截面混凝土纯扭构件一、素混凝土构件开裂扭矩1、开裂前的受力性能构件在扭矩作用下主要产生剪应力。最大剪应力发生在截面长边中点(见教材139页图7-2),与该点剪应力作用相对应的主拉应力σtp和主压应力σcp分别与构件轴线成45°角,其大小为σtp=σcp=τmax。当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首先在截面长边中点处,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开裂,在纯扭构件中,构件裂缝与轴线成45°角对于理想的弹塑性材料而言,截面上某点的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时并不会立即破坏,该点能保持极限应力不变而继续变形,整个截面仍能继续承受荷载,直到截面上各点的应力都达到极限值ft时,构件才达到极限抗扭能力2、矩形截面开裂扭矩素混凝土既非完全弹性,又非理想塑性,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因而受扭时的极限应力分布将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素混凝土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即开裂扭矩Tcr=0.7ftWt(7-3)式中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Wt―受扭构件的截面抗扭塑性抵抗矩。对矩形截面Wt=b2(3h-b)/6。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1,配筋方式:配置受扭钢筋对提高受扭构件抗裂性能的作用不大,当混凝土开裂后,可由钢筋继续承担拉力,最合理的配筋方式是在构件靠近表面处设置呈45°走向的螺旋形钢筋。但这种配筋方式不便于施工,且当扭矩改变方向后则将完全失去效用。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是采用由靠近构件表面设置的横向箍筋和沿构件周边均匀对称布置的纵向钢筋共同组成的抗扭钢筋骨架。继续2,破坏形态(1)适筋受扭构件配置了适量受扭钢筋的构件,在裂缝出现以后不会立即破坏。随着外扭矩的不断增大,在构件表面逐渐形成多条大致沿45°方向呈螺旋形发展的裂缝(图5.1.3b◆)。在裂缝处,原来由混凝土承担的主拉应力主要改由与裂缝相交的钢筋来承担。随着其中一条裂缝所穿越的纵筋和箍筋达到屈服时,该裂缝不断加宽,直到最后形成三面开裂一边受压的空间扭曲破坏面,进而受压边混凝土被压碎,构件破坏(图5.1.4)。整个破坏过程具有一定延性和较明显的预兆,类似受弯构件适筋破坏。(2)少筋受扭构件构件的受扭承载力与素混凝土没有实质差别,破坏过程迅速而突然,类似于受弯构件的少筋破坏。(3)超筋受扭构件钢筋未达到屈服强度,构件即由于斜裂缝间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这种破坏与受弯构件的超筋梁类似。注意:少筋受扭构件和超筋受扭构件均属脆性破坏,设计中应予避免。第三节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一、扭矩对受弯、受剪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扭矩与弯矩或剪力同时作用于构件时,一种承载力会因另一种内力的存在而降低。(1)弯扭相关性扭矩的作用使纵筋产生拉应力,加重了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负担,使其应力提前达到屈服,因而降低了受弯承载力(2)剪扭相关性两者的剪应力在构件一个侧面上是叠加的,扭矩的存在降低了受剪承载力。图5.1.5、图5.1.6分别为弯扭和剪扭承载力相关曲线。弯剪扭复合受扭构件由于其三种内力的比值及配筋情况的不同影响,有三种典型的破坏形态:(1)弯型破坏。构件破坏开始于底面及两侧的混凝土开裂,底部钢筋屈服,然后顶部混凝土压碎。这类破坏主要因弯矩引起。(2)扭型破坏。构件破坏开始于构件顶面及两侧面的混凝土开裂,顶部钢筋因受扭而先屈服,最后底部混凝土压碎。此类破坏主要因扭矩引起。(3)剪扭破坏。构件破坏开始于截面长边的一侧开裂和该侧的受扭纵筋和受扭、受剪箍筋屈服,最后另一长边压区混凝土压碎。此类破坏主要因剪力和扭矩引起。1.受扭纵筋受扭纵筋应沿构件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矩形截面的四角以及T形和Ι形截面各分块矩形的四角,均必须设置受扭纵筋。受扭纵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大于梁截面短边长度。二、受扭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2.受扭箍筋在受扭构件中,箍筋在整个周长上均承受拉力,因此,受扭箍筋必须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箍筋末端弯折135°,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受扭箍筋的间距s及直径d均应满足受弯构件的最大箍筋间距smax及最小箍筋直径的要求。受扭纵向钢筋的接头和锚固要求均应按受拉钢筋的相应要求考虑。架立筋和梁侧构造纵筋也可利用作为受扭纵筋。小结1.受扭构件的受力特点。2.受扭构件的配筋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作业布置预习:第八章:受压构件思考题7-6,7-7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