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阳明的心学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2王阳明像3圣贤像赞·崇祯版4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一、王守仁心学界定5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一)天理的困窘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者无几耳。”(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租,而明乞货者。”(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6•(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①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②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③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7•凡此种种,与正统理学的规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级成员,在形式上几乎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7)深刻的社会危机与程朱理学在挽救危机上的无力,迫使封建思想家在天理之外另辟蹊径。8•①王阳明对于这种社会危机,产生了一种深重的历史失落感•“今天下波颓风糜,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王文成公全书》)•夫今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全书》•②学术不明:没有在理论上解决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的关系。•③社会危机的产生,与人的行为与天理相脱节有关。9•④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案例:八荣八耻。•⑤普遍之理只有与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为。10•总结: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道德律令。•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体。•(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折射•1、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2、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11•(1)顾炎武:“逮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商贾既多,操资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皇张。于是诈伪萌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天下郡国利病书》)•(2)王阳明比较敏锐的注意到了上述现象,深感不安。•“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12•①如何破功利之见?以封建规范为内容的天理,就存在于主体之中,主体一旦自觉到先天良知,则非外在的功利所能动。•②如何破功利之见,就在于如何达到先天良知。•“使天下人皆知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弊。”(《传习录》)13•(三)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年谱记云:先生于十一岁时,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14•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罗近溪曰•不肖幼学时,与族兄问一亲长疾,此亲长亦有些志况,颇饶富,逮问疾时,疾已亟。见予弟兄,数叹气。予归途,谓族兄曰:某俱如意,胡为数叹气?兄试谓我兄弟读书而及第,仕宦而作相,临终时还有气叹否?族兄曰:诚恐不免。予曰:如此,我辈须寻个不叹气的事做。予于斯时,便立定志了。15三、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一)前三变而至于道•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16•1泛滥词章,溺习骑射•(1)初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2)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诗赋词章方面的天才。•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月小山更阔。17•(3)1484年,王生母去世,悲痛欲绝,感觉到人生苦乐无常,萌生修道学佛的念头。•(4)1488年7月,王阳明奉父之命,去江西与表妹结婚。婚后数月,住在岳父家练习书法,强调心在书法中的作用。•2笃信朱学,循序格物•(1)精心格竹,忧劳成疾。这种认理的途径走不通,这种圣贤做不得,对朱熹的“格物”说产生怀疑,又“随世就词章之学”18•(2)1498年,27岁,“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惑。”•王阳明读朱熹上宋光宗疏里面的一段话:“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于是,调整自己的读书之法,但是结果却是“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不能融合为一。”旧疾复发•两次思索朱熹的学说,都不得其解而致病,于是决心和程朱理学分道扬镳。19•3、出入佛老,归本孔孟。•(1)信仰动摇,沉郁、纠结,空虚,“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如山之意。”转求于佛老之学。•(2)游九华山,内心很矛盾,想出世世外烟霞亦许时至今风致后人思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着棋(3)1503年,移居钱塘西湖养病。有强烈的入世愿望,渐悟佛老之非。20•时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王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僧惊起,即开视对语。问其家,对曰:“有母在。”问:“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王阳明:“爱亲本性谕之,僧泣涕谢。弃钵经,回奉母。21•(二)再三变而至圆成•自此之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已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22•《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注: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的,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了出来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大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注: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德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23•1、龙场悟道,知行合一•1506年,明武宗,昏庸荒唐透顶,宦官刘瑾专权,朝臣刘建请求罢免刘瑾,王阳明援疏,获罪。严冬下狱,出狱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龙场驿不仅规模很小,地处偏僻,在万山丛莽之中,蛇虫群居,魍魉昼见,蛊毒瘴疠俱存,苗僚杂居,言语不通,可语者皆中土亡命之徒。九死一生。•进行主观精神锻炼、发挥心的作用来克服客观环境困难的同时,还求助于在“心”中得到解救。•圣人之道,吾心自足,不求于外24阳明悟道处25阳明小洞天26•2、专注“致良知”,公然推崇陆学致良知是在经历平息叛乱的磨难中逐渐悟出来的,他从内心体验中认识到了“良知”对于统摄身心和应难适变的关键性作用。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滴骨血也。有人问,天理去欲为何者?先生曰:天理就是“良知”,去欲就是“致良知”273、居越讲学,天泉证道1521年居越讲学,建构了以“良知”为道德本体,以“致良知”揭示道德修养方法,并基于“知行合一”的独立思想体系,创立了心学学派。1527年,王阳明给门人讲了“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8四、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阳明之学,凡有三大纲领:一则心即理,二则知行合一,三则致良知。心即理者,阳明谓之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29•(一)心即理•1“心即理”是标志王守仁思想成熟的第一个哲学命题•(1)“理”的规定性•①“天理”二字渊源较早,但是作为一代学问要旨,则是二程“自家体贴出来的”。•A“自家体贴出来的”是说整个学问的根本在天理,对天理进行本体论的思考。•B“理”是宇宙本体的“太极”,是无迹而所以迹的形而上者,它构造出了一个形而下的世界,而且自身是真实的。30•“理者,实也,本也。•“天下无实于理者。”•C“理”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是终极意义上的一般。•“理一本而万殊”•“天下只有一个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天理与心性是贯通的。理与性一,但必须以心觉之,以性涵养,才能照见廓然大公的天理。•仁即此理此心此性。31•②朱熹的“理”为一般,为普遍意义的绝对存在者,是抽象出来的全部或某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规律、法则、原理。“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理一分殊”“月印万川”③王阳明的“理”,有两层意思:其一指实理,内在于事物相互作用过程的理。大致与一般的存在规律和本质相当。“天地感而万物生,实理流行也。”32•第二层意思:指表现于事亲事君之中的道德律,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为君,则为忠,发之于友,则为信。”•王阳明认为,理不在心外,而即在心中,理内在于心,理通过天赋而构成了主体意识心的内容。•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理,无物理矣。33•2对心即理的论证•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仁与信。(《传习录》)34•(1)王阳明对心的界定•①心是王阳明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本体,也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心自足,无需外求”“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心无体:“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35•②心不是一块血肉,而是一种知觉意识,是具有意识活动的精神本体。“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③心是具有封建道德伦理的主观意识,即“良知”。在王氏哲学里,心与“良知”是同一个概念。忠、孝、仁、义之心,便是忠、孝、仁、义之理。心的内涵,主要是指封建的道德伦理规范。④心的本体是不动的,但其蕴含着发展为事事物物的功能,是宇宙万物的本原。36•(2)心、理、物的逻辑关系•①心即理。是针对朱熹的心理为二以及当时的时弊而发。•心与理是相互依存不分离的。•理是心的安置。心自己安置自己,就是理。有弟子问王,程朱曾言:“在物为理,理与物相干”如何谓“心即理”?王点拨说,心在物则为理,心在事父则在孝,心在事君则为忠。万理具在心中,毋须外求。37•②心外无物。•心是物的主宰和基础。王认为宇宙天地万物统一于心。•《传习录》载,王阳明与其弟子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对话。阳明问他一个弟子道:“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弟子答道:“尝闻人是天地之心。”阳明接着问道:“人又甚么叫作心?”答:“只是一个灵明。”于是,阳明说道:“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38•物是心所派生。•“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缘总在心。”•《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