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辅导韦竹群2009.3为一滴墨水而自杀的14岁少年妈妈、爸爸:我走了,但并不是无原因的。是因为我在学校淘气,把钢笔水甩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我其实只甩了一次,但老师不信我,非说以前有人甩的也要我承认。我很委屈。老师还说如果我不承认,就和我没完没了。还说我是人渣,是没人性。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夜里一闭眼就看见她来骂我。如果她不相信我,我就只有拿死来证明。虽然我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这不值,但我觉得很值。我大了,有自尊了。她让我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我内心最宝贵的东西。你们不用伤心。但我想现在你们不可能不伤心。你们好好对姥爷和大娘。大娘和姥爷和你们对我最好。还有我曾经交往的同学与老师。我以后会在未知世界中看着你们,保佑你们。可以和姥爷说我去外地念书了。我的存款全部归你们。好好生活吧!但妈妈,我知道你的脾气,如果你再想不开的话,我会死不足惜的。一定要坚强。我爱你们!永远、永远!再见!钦儿2001年10月30日夜破解认识误区:——健康就是无病,无病就是健康,非此即彼。白黑纯白浅灰色深灰色纯黑人员健康人格自信心高适应力强各种由生活人际关系压力而产生心理冲突各种变态人格与人格异常与障碍之人精神病患者服务人员无需心理咨询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医师心理门诊大夫精神病医生服务模式无需咨询心理学模式临床心理学模式医学模式●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非健康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在健康与非健康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或“灰色地带”。●“灰色地带”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一、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七条标准——⑴智力正常;⑵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⑶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⑷人际关系和谐;⑸能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⑹保持人格完整和健康;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120~140极高才能110~120高才能90~110正常才能80~90次正常才能70~80临界正常才能60~70轻度智力孱弱50~60深度智力孱弱25~60亚白痴25以下白痴分值智力水平智力障碍(智力分数在70分以下)●台湾师大黄坚厚教授的四条标准——⑴有工作,而且有乐趣和满足;⑵有朋友,而且乐于广泛交往;⑶有自知之明,而且能扬长容短;⑷能适应环境,而且积极的适应方式总是多于消极的适应方式。●林崇德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两大指标:⑴适应性指标——一切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都属于不健康。△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⑵发展性指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人格的发展出现受阻也属于不健康。△智力发展得不到及时的促进△社会化发展不够积极而稳定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障碍2、行为障碍3、情绪障碍4、人际交往障碍5、青春期性心理障碍6、人格障碍(个性障碍)(一)学习障碍定义——无统一定义。一般是指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所引起的。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残缺。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学生而言,则大多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造成的。例:一位高中生的自诉——“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精力一直很难集中,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以致于上课效率差,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思想浑浊,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候看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同学都做出来了,就会极度的自卑和紧张。很难从中得以自拨。而且做事情的速度变得慢了。有时候一边做一件事,一边想一些琐事,到后来自己做错了也没有察觉。记忆力、视力都在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学习障碍在许多时候还会引起人格上的偏差,并造成恶性循环——“……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都以像敌人的眼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识别界限——1、区别于因人生观、价值观偏误以及人格因素导致的学习不努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2、区别于智力落后的学生。智力落后不是确定学习障碍的标准,学习障碍主要归因于学习能力的缺损。3、区别于因家庭原因、情绪障碍原因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1、一般性学习落后(含入学学习适应不良)2、语言表达能力差3、数学成绩极差4、不遵守纪律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教师要求高,学生努力超出极限/学习方法的缺陷,导致潜能被压抑)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评估——1、是否来自心理方面的原因——某方面的认知能力较差/某方面的学习技能未形成/知识结构有很多漏洞/情感和意志的缺陷/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等。2、是否来自生理方面的原因——体质弱/神经衰弱/视、听、发音器官发育不全等。3、是否外部原因——缺少教师个别指导,缺乏情感及语言交流,家长和教师关心爱护不够,等等。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辅导——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2、配合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4、实施真正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除了少数学校和少数“幸运者”之外,学习障碍学生在事实上是许多学校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本来应该是“紧急接受援助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成了最受忽视、最受嫌弃、最无回天之力的一群。某学生经常说谎、偷窃、旷课、打架。没有什么道德观和责任感。屡次被责骂,不但不知悔改,还在他人面前表现出嘲弄、无所谓的样子,依然我行我素。案例:(二)行为障碍(含品行障碍)定义——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行为、习惯偏离常态,包括以反复和持久的明显的反社会行为为主要特征、但情节轻微、未达到犯罪性质的青少年行为偏差(后者也称之为“少年品行障碍”、“边缘行为”或“问题行为”等)。行为偏差又可以分为三类:过失行为、不道德行为、自我消极行为(卢家楣1989)。1、过失行为——说谎行为课堂违纪行为青少年吸烟行为厌学、逃学行为例:厌学的高一女生网络迷恋行为网瘾基本诊断标准:1.上网已经占据了你的身心;2.只有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长;3.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4.每当因特网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时,就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惟一方法;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7.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8.在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9.因为长时间迷恋因特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如:昼夜颠倒、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以上症状如果有四项或四项以上符合,同时每日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上,一周上网时间在5天以上,并持续一年时间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心理障碍的一种或几种,那就表明你可能已经患上了“网络成瘾”的病症。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例:离家的小连依赖行为(任务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激惹行为(任性行为)逆反行为性过失行为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与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怨恨他人等。这些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尤为明显。2、不道德行为——攻击行为偷窃行为偷窃:有犯罪动机,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偷窃癖:没有犯罪动机,只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例:花季少女偷窃成癖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例:少年团伙犯罪案例破坏公共设施行为性罪错(少年性犯罪)3、自我消极行为——自残自伤行为自杀“少年品行障碍”的识别界限——1、年龄低于18岁,超过18岁则可确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2、不良行为持续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偶然的、短暂的不良行为(如恶作剧、偶尔旷课、打架、调皮捣蛋等)不能确定为“品行障碍”。3、至少应具备下列行为问题中的3条:⑴不止一次地偷窃并伪造不在场证据。⑵在与父母或监护人同住期间,离家出走,至少达到2次夜不归宿,或是一次出走而不再回家。⑶经常说谎(不包括为避免挨打而说假话)。⑷敲诈勒索。⑸经常逃学或旷课。⑹不止一次地在打架斗殴中使用凶器。⑺蓄意破坏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⑻残忍地虐待动物。⑼虐待他人。⑽经常主动挑起斗殴,故意寻衅。⑾不负责任地多次发生性行为。达到或超过3条、造成轻微后果的,可视为轻度品行障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视为重度品行障碍;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视为中度品行障碍。行为障碍的矫正——行为疗法1、阳性强化法(正强化)2、负性强化法(负强化)3、消退法4、代币法5、示范法(模仿法)6、厌恶疗法7、系统脱敏法8、行为契约法9、放松训练表1行为代币价值表我的表现获得代币备注不用家长提醒完成作业1颗蓝星每天晚上8:00交换代币5颗蓝星换1颗黄星,5颗黄星换1颗红星整理自己的房间2颗蓝星不撒谎3颗蓝星表1-2代币兑现选择表我选择的活动所需代币备注一周给零花钱3元1颗红星(1)实施时间:2005年5月8日~6月8日,(2)每周日晚上兑现此表中的活动。(3)执行代币制期间,避免发生打骂现象(4)我和妈妈同意代币制表中的内容。签名:刘宇航(儿子)李静(家长)每天看半小时电视2颗红星做完作业自己支配时间3颗红星买足球4颗红星(三)情绪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定义——青少年学生在情绪感受中严重脱离现实,而以一种妨碍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自我挫败的方式应付外界事件,并表现出种种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躯体症状。例如:考试焦虑、挫折体验、自卑感。中学生出现的某些神经症不带有终极性,因此学校心理学不采用精神病学的标准,不称“神经症”,而称为“情绪障碍”。常见种类——1、恐怖症例:爱脸红的小叶2、强迫障碍例:我得了强迫症了吗?3、焦虑障碍例:以考试为中心的广泛焦虑症序号事件程度学期结束了,没有考试了。上学第一天,老师告诉我们教学计划和考试计划。大约在考试前一周,我感觉到它即将来临。考试前两天,我变得特紧张,开始感到难以集中思想。考试前一天,我的手心变得潮湿,并感觉把一切都忘了考试前一夜,我失眠,并在半夜中惊醒。前往考场的路上,我几乎站不稳,像要生病一样。当我走进教室时,双手潮湿,我真怕把所有东西全忘了,想马上走开。当试卷传过来时,我紧张到无法行动。当我看考卷时,发现其中有两道题不会,我更加紧张,大脑一片空白。12345678910010305070859095991004、抑郁性障碍5、癔症例:歇斯底里的高三男生6、青春挫折综合症识别界限——1、无法用智力、感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解释的学习能力失调。2、无法与同伴和教师建立或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3、在正常情况下或现实情境消失后,继续表现出不当的情绪。4、持续地、长时间地(不是几天)表现出苦闷、沮丧的情绪。5、衍生出与个人或学校问题有关的躯体病症,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情绪障碍的疏导——合理宣泄改变认知----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事件(Activatingevent;A)想法、观念(Beliefsystem;B)情绪结果(emotionalConsequence;C)(四)人际交往障碍定义——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家长交往过程中,由于感情不和、观念差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