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领略王小波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的文章风格•分析本文蕴含的哲理,思考“特立独行”意味着什么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王小波生平•王小波的人生哲学•王小波的主要作品•文本分析•讨论•作业《理想中的我》•课外阅读《黄金时代》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王小波生平•王小波的人生哲学•王小波的主要作品•文本分析•讨论•作业《理想中的我》•课外阅读《黄金时代》王小波生平•王小波(45岁),1952—1997。生于北京,他主要致力于小说写作。他的杂文也写得很好。王小波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这一突变对王小波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他的名字“小波”就是这一事件的记录。父亲王方名、母亲宋华都是国家教育部干部,王小波在全家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他的许多小说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许并非偶然。•1968年,他先后到云南、山东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到美国留学,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起,辞去公职,做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因急性心脏病发作去世。••王小波被誉为文坛外的高手。他是学理工的,做着和文学不搭边的工作,但是他却写出了很多非常有思想深度文笔流畅有着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并且数次获奖。并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其后,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再学电脑,于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0年,他与李银河结婚。•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被当局查禁,甚至不准在国营的新华书店摆卖,可是却受广大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赞赏。事实上,《黄金时代》在个体户书摊上已经售出六万多册,并且出版了台湾版和香港版,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留学生偶一露面总会造成排队阅读的局面。”至于他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他写小说写杂文,写的是非常中国的内容,但最先受到的却是海外学界的认同。幽默亦带调侃的语言、灼灼的思想与个性,也许这一切,恰恰是国内“文坛”排斥这个人的理由。怪异或者平常的是,他的死亡成就了他在中国的文名,一时间他的文集洛阳纸贵,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不仅文学界人士著文评说,一些经济学者、社会学者、思想史家、哲学专家也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这表明王小波的作品具有跨学科的广泛的影响力,他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作家。小波被一些学者称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目录王小波主要作品•1980年9月《唐人秘传故事》•1992年3月《王二风流史》•1992年8月《黄金时代》•1992年1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1995年7月《未来世界》•1996年11月《思维的乐趣》1997年5月《时代三部曲》1997年5月《我的精神家园》•1998年2月《黑铁时代》•1997年10月《沉默的大多数》•1998年2月《地久天长》时代三部曲“时代三部曲”表面上是王小波作品的合集,每部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是有一个逻辑顺序的。这个逻辑顺序就是:《黄金时代》中的小说写现实世界;《白银时代》中的小说写未来世界;《青铜世界》写的故事都发生在过去在整部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目录李银河李银河,“性”学家,1952年生于北京,1980年与著名作家王小波(1952年~1997年)喜结红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著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等,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绿毛水怪》剧情简介•1991年5-7月,一个以健康研究为名的搜捕行动在北京同性恋圈中展开,执行者是北京东郊民巷派出所的警察。50多名同性恋者被捉拿,审问,采血,问卷调查。这起被“第六代导演”张元称为“荒唐透顶”的事件促成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的问世。•张元一贯把镜头对准当代中国社会的边缘人和地下文化:单身母亲和弱智儿童(《妈妈》)、摇滚(图片-新闻-网页)歌手和无业青年(《北京杂种》)、酗酒者和精神病人(《儿子》)等等。这些纪录片(图片-新闻-网页)样式的电影满载着难以言说的后“六·四”愤懑和颓废情绪,其题材的敏感性和触及现实的尖锐程度使张元成为意识形态当权者的眼中钉。1993年,在成功阻止张元拍摄《一地鸡毛》之后,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知,明令禁止张元等六位导演的独立制片活动。“黑名单”一出,张元立即以题目更加敏感的纪录片《广场》(反映天安门广场上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状况)作出了挑战性回答。而《东宫西宫》的创作,无疑是又一次闯入禁区——同性恋题材的实践。•北京同性恋者的语汇中,“东宫”、“西宫”指的是两处著名的同性恋聚会场所。天安门东西两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内的公厕。这个题目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同性恋亚文化的“公厕特性”。•故事发生在北京,某公园(可能是“东宫”或者“西宫”)的夜里。这个公园是同性恋幽会的场所。公园派出所的警察小史在值夜班无聊寂寞时,就要到公园里抓一个同性恋来审一审,让他们交待自己的“活动”,以此消闲解闷。那个晚上他似乎是有意地逮住了阿兰,而阿兰也似乎期待着被捕。事情过去很久后,阿兰寄给小史一本书,扉页上印着:“献给我的爱人”。小史翻开书来,陷入回忆。书里的故事和那个晚上的事情夹杂在一起。这些故事里有阿兰的母亲;有中学班上的漂亮女同学“公共汽车”(就是谁爱上谁上的意思);还有一个古代的女贼,被衙役用锁链扣住了脖子和双手,在漫天飞雪中踉踉跄跄地行走。阿兰也叙述了他的同性恋生活的几个片段。整个影片就是警察小史在审问阿兰的经过。•阿兰象在讲故事娓娓而谈,不时反客为主地挑逗审讯者;听故事的时而和善,时而暴戾。审讯者和被审讯者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双方处于微妙的胶着状态。不知不觉地警察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他唯一能够维持权威的手段就是施虐,殊不知这对阿兰来说是正中下怀——施虐的一方无意中扮演了受虐者期待他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原先处于弱势的一方占据了心理战的支配地位。在电影的末尾,小史对阿兰无计可施,只得使用暴力,但是阿兰在经受侮辱之后反而活像个胜利者,而小史却满脸困惑。王小波的人生哲学•王小波的人生哲学是:热爱智慧,热爱异性,喜欢自由,反对奴役!•这是他一生不可动摇的信条,他认为没有智慧、性爱和没有自由的生活是不可取的。•这是他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是创作小说的思想根基。王小波旗帜鲜明的表白,在社会伦理领域,他首先要反对愚蠢,即装憨卖傻,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即王小波所言的智慧。劳伦斯将性的负面变为正值,公然提出性就是美,并将男女主人公的性关系,以浪漫的诗意来表现,王小波将性价值中立,在作品中写了真正美好的爱情和性,写了他的人物如何想要生活在一个可以创造发明、可以爱、可以探讨人的一切自由的可能性的时代。如《黄金时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则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精神特征,1992年——1997年,王小波作了自由撰稿人,《猪》就写于这一时期。他的妻子李银河曾这样回忆:“小波作了自由人后的感觉非常强烈,就是觉得太好了,是那种自由了的感觉,接下来不是有人将自由撰稿人干脆就简称自由人吗?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用不着按点上班,用不着处理人事关系的,所以从他这个人的个性和他需要的时间、需要的生活状态来说,做自由撰稿人是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王小波义无返顾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他的遗世独立、特立独行,无疑使一切社会强制减少到最小限度,个体的精神自由由此发挥到最大限度,生活空间的敞开带来了创作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无限开放、延展。因此,《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得意义深刻,塑造了一只特力独行的,让人都为之景仰的猪的形象,那么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可以说是“王小波”形象及性格的外化!目录热爱智慧:热爱异性:喜欢自由,反对奴役:王小波的随笔以其所坚持的理性、自由的文化立场和活泼生动的文风,而在90年代颇受关注。他的短文更近于“杂文”,“问题意识”很强,往往针对具体的文化思想问题进行写作,并在戏噱笑骂之中表现自己的态度。他的思路十分独特,往往通过一个故事或个人的有趣经历,进入到对于问题的讨论,并随时机敏而生动地插入对相关问题的评点与论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人们看了小波的小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马上就想自己也来写一篇;另一种人偃旗息鼓,知难而退,从此打消了做文学青年的念头。小波的小说所引起的反应使我觉得很有趣,我暗想其中的原因,大概是他的小说使人感到,写作竟然能够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他写作时所经历的快乐感染了人们,使他们觉得心里痒痒的,很想一试身手,也来感受一下写作的快乐……”(李银河)文本分析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的猪与众不同在哪里?2、你对“特立独行”是如何理解的?•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的表现呢?3、这篇文章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最后一段给你的感受如何?•你觉得王小波的幽默表现在哪里?文本分析一、反映的时代背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共青团中央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组织了青年自愿垦荒队,到1957年底,城市上山下乡青年已近8万人。60年代中期,中国再度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各地的学校和工厂陷入瘫痪,到1968年,全国积压的待分配就业的初、高中学生已达一千多万。据统计,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中国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达1623万人,由于大多数知青都只有初、高中文化,“上山下乡”运动使他们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人才短缺的局面。从1977年开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才有机会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中国的高校由此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大龄学生群体。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也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知青•它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的群体。•它包括的是曾在学校受过教育,然后在“上山下乡”这个特殊的政策之下,由政府所组织的到农村或连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那批年青人。•1962年以后,由国家统一分配的,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三届”以及其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就成为“知青”的主体。三、猪文章中的那只猪,不是一般的猪。它具有高度的拟人化特点。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有以下的特点:1.象山羊一样敏捷;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3.习惯于特立独行;4.对知识青年好;5.善于斗争,敢于斗争;6.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四、我文章中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勾勒出他的轮廓:1.一个有良知的下乡知识青年;2.同情这只猪;3.不敢对抗领导;4.对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敢作敢为充满了钦佩和激赏,它可以说是30多年前动荡岁月里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写照。对那个社会有很多不满,但又往往敢怒而不敢言;5.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寄寓了不少作者的理想,它可以说是作者一个侧面的反映。二、文本内容塑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早被论定的猪的“本质”——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文章中的那只猪,不是一般的猪。它具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