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大自然的语言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脉。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大自然的语言啊,这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蜘蛛预报天气法——气压上升,湿度减小,昆虫高飞,蜘蛛便张网捕捉,预示天气将转晴。反之,蜘蛛收网,预示将下雨。俗话说:“蜘蛛结网,久雨必晴。”鸡预报天气法——下雨前,气压较低,湿度较大,昆虫贴着地面飞,鸡要觅虫食,再加上笼里闷,鸡不愿进笼。狗和猫:“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猫把鼻子埋在皮毛里,也预示着北方的寒流要来了。麻雀:“群雀洗凉,雨下大又强”。夏秋季节,天气闷热,空气潮湿,麻雀感到身痒,便飞到浅水里洗澡散热,预示一二天内将有雨天出现;如果是大群麻雀洗澡,则预示未来将有大雨出现。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瓢虫随处可见。它们对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异常敏感。瓢虫是一种冷血生物,一旦气温达到12-13°C,它们便会聚作一团。因而有人把它们作为气温回升的指南。牛的群集现象很可能与气候情况相关。当暴风雨即将来临,一群牛便会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奶牛对天气情况的感知还能通过其他一些习惯表现出来,诸如它们会变得坐立不安,会因气压的变化而焦虑等等。柳树在夏季里,发现柳叶变成白色,就预兆着阴雨天气将会来临。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非柳叶变白,而是柳叶在阴雨天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南瓜藤的顶端通常都是向下面缓缓趋前生长的,但是,倘若在夏季的早晨,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反之,若在阴雨天气里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下,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晴。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紫茉莉又称胭脂花,夏季开花,有紫、红、白等色。通常头天傍晚开花,第二天早晨凋萎。根据其花凋萎的时间,可对当天的天气作出判断:若天刚放亮花就立刻凋萎,预示着当日天晴;若花凋萎的时间较晚,则预兆着当日为阴雨天气。在澳大利亚,生长着一种奇花,报雨花。它的花瓣对湿度比较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加时,花瓣就会萎缩,把花蕊紧紧地包起来;而当空气湿度减少时,它的花瓣又会慢慢地展开。当地居民在出门之前,总是要看一下报雨花,如果花开就不会下雨,如果花萎缩,就预示着将会下雨,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植物气象员”。在广西有一棵“气象树”。这是一棵青冈树,高约20米,直径约70厘米。它的叶子能够随着天气的变化改变颜色。晴天时,树叶是深绿色;下雨前一二天,树叶会呈红色;雨过天晴,树叶会恢复成为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