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张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人:张峰(博士教授)邮箱:jszf@x263.net电话:1386221760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概述(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的实施(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举例(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概述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含义: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大类;(2)物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四大类。(3)管理缺陷如: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等。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意义(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企业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危险源的控制提供依据;(2)通过危险源辨识与后续的风险评价,可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各类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财产及其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16--1992)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防护缺陷(防护不当);电危害(漏电);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X射线);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作业环境不良(缺氧);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标志缺陷(无标志);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里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因素搬举重物;作业空间;工具不合适;标识不清等。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1、询问、交谈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根据经验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2、现场观察辨识小组成同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利用经验发现其存在的危险源。3、查阅有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4、获取外部信息从相关类似项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源。5、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特定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6、安全检查表法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7、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8个方面:危险、有害物质设备和装置工艺过程储运系统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项目选址、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自然条件重大危险源辨识(1)危险有害物质的辨识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化学品;腐蚀品辨识内容: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辨识方法:A、参考物质的MSDS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举例: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B、参考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GB5044-1985)(2)设备和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等的危险、有害因素。(3)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高危工艺是指硝化、氯化、氟化、氨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裂解、聚合等具有较高危险性的生产工艺。A、高危工艺的识别B、主要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主要考虑是否存在超温、超压、物料泄漏、反应失控、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冻伤、灼烫、粉尘等。(4)储运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物料的燃烧、爆炸、毒性、腐蚀特性等;物料的禁忌储存;物料储存的温度、湿度等A、仓库单元危险有害因素B、运输单元危险有害因素车辆的防火防爆措施;车辆行驶(人流、物流、超速行驶等);物料的装卸;输送管道和输送泵;静电危害;防撞设施等。(5)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A、变配电系统B、给排水系统C、供热系统D、保护气系统E、冷冻系统等。①如高纯氮气管道或阀门发生泄漏,现场通风不好,会对人员造成窒息伤害。②如氮气管道、阀门等发生泄漏,有产生噪声的危害。③氮气管道超压或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失灵有发生管道爆炸的可能。①如高纯氮气管道或阀门发生泄漏,现场通风不好,会对人员造成窒息伤害。②如氮气管道、阀门等发生泄漏,有产生噪声的危害。③氮气管道超压或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失灵有发生管道爆炸的可能。D、保护气系统(6)项目选址、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A、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B、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氢气站、压缩空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7)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以从雨水、雷击、地震、高温、冰冻等方面考虑。(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A、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物质B、物质的量是否超过临界量(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的实施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时机(1)每年11-12月;(2)新项目开工前;(3)“四新技术”使用前;(4)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5)生产副总经理及相关部门有要求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注意:辨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组织工作(1)安环部职责:A、具体安排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任务;B、按进度要求负责督促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工作的开展;C、对上报的危险源进行确认、评审、汇总和补充工作;D、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E、将危险有害因素清单发送到车间和相关部门。辨识小组的人员组成:车间主任、工艺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员、班组长、工人(各层次)等。(2)车间负责人职责:A、负责建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组;B、制定详细的辨识计划、制定辨识工作时间表、确定辨识方法;C、负责主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的完成。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程序是指某一企业、或某一车间、工艺过程了解生产工艺、设备、物料、作业环境、事故历史、安全防护等情况可按设备、生产装置、作业单元等划分子系统如储存条件、物理状态参数、设备状况、防护条件、操作条件等人为因素(如漫不经心)、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操作)、自然条件等四、危险源登记表举例: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一般危险源列入“危险源统计表”内,重大危险源列入“重大危险源情况表”内,并上报安环部。(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举例一、工艺单元(举例)如:KC-190项目氯化工段第一步:危险源的调查NNH2NNH2ClNClNH2Cl+Cl20~30C++HCl3AP3A2CP3A2,6DCP37%HCl①反应方程式、工艺特点及工艺流程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产生大量氯化氢。氯化反应属于高危工艺。将1000Kg36%HCl加到R-201(氯化反应釜)中。将R-105中3AP水溶液压至R-201中。R-201中3A2CP.HCl冷却到10-15℃。将193Kg氯气循环通入至R-201中,整个过程中控制R-201温度10-15℃。通氯结束,将R201物料转移至R202。②生产工艺设备及物料情况工艺设备:R201反应釜,釜内介质为氯气、盐酸和3-氨基吡啶,夹套冷却,冷却剂为乙二醇,冷却温度为-15℃,反应釜体积为2000L。物料情况:氯气(23002)、盐酸(81013)属于危险化学品,氯气火灾危险性为乙类,3-氨基吡啶、2-氯-3-氨基吡啶、2,6-二氯-3-氨基吡啶火灾危险性为乙类,乙二醇为丙类;氯气属于剧毒化学品;氯属于爆炸性介质;氯气属于高度危害物质,乙二醇、3-氨基吡啶属于轻度危害物质;盐酸具有腐蚀性。③作业环境情况R201反应釜位于车间北侧,安全通道情况正常,布局合理,作业空间能满足操作要求。④操作情况采用压缩空气将3-氨基吡啶压入R201反应釜;氯气由通氯工段通入,产生的氯化氢通过管道进入吸收装置吸收。⑤事故情况尚无事故记录。⑥安全防护氯化反应采用DCS控制;R201氯化反应釜设温度、压力报警,压力、温度与氯气进料联锁;当压力、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立即报警,系统立即自动切断氯气进料;反应釜设紧急冷却系统;R201氯化反应釜装有安全阀等。管道色标、介质及流向标记清晰。第二步:危险区域的确定氯化单元。第三步: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分析火灾、爆炸、中毒、腐蚀。详见:危险源辨识登记表(KC-190氯化单元举例)二、作业单元(举例)如:登高作业、电工作业详见:危险源辨识登记表(作业单元举例)三、车辆运输(举例)详见:危险源辨识登记表(车辆运输举例)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