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作者:宁富华工业布局------优势区位•原料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科技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日本青岛韩国北京香港深圳劳动力导向型一、产业转移的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二、产业转移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跨国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三.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本质: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三个重要因素:流动性很小数量、质量、价格不同,成本差异大导致产业转移转移到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价格低廉的地区1、劳动力因素1.缺乏资金、技术和经验,但劳动力价格较低。2.按经济水平由高向低转移。3.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产业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转移。4.不一定。人口压力大或政策等原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高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建立出口加工区(如我国的经济特区)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产品销售受限制直接投资建厂日本汽车产业转移: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20世纪末:东亚、东南亚影响企业跨国转移产业因素劳动力:向廉价劳动力区域转移内部交易成本:向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区域转移市场:向市场广阔的区域转移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D.产业转移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2.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气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BA3、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企业的兴建主要是什么因素的影响?A劳动力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C国际经济形势变化D市场因素4.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B.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出现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典型例子C.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D.由于市场的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BB5.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钢铁工业C.石油化工业D.制糖工业(2)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资金密集型工业D.资源密集型工业(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价格C.原料D.市场AAB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来。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它地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1.不同级别的国家重点发展哪一阶段的产业和产品?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发展顺序:日韩港台大陆朝蒙经济发展水平高到低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个生产环节,为什么?3.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怎样做?韩国“技术立国”使不同经济水平国家重点发展不同阶段产业,形成产业的分工合作,发展中发达发达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工业化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改变区域地理景观。(2)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乡村城市对转移国:失业人口增加对转移对象国:缓解就业压力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A.环境与技术B.交通和市场C.资源丰富D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2.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硅谷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德克萨斯州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其主要原因是A.硅谷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B.硅谷土地短缺,而迁入地具有劳动力、土地、住房便宜的优势条件C.为使工厂更接近原料地、能源供应地和市场D.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条件DB3.日本三次调整阶段的主导产业和部门依次是A.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B.高科技工业、重化工业、轻工业C.钢铁、纺织、微电子D.生物工程、金属加工、人工智能A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D.a市场、b政策、c交通2.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B.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C.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D.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BA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3-5题。3.图中①所示国家或地区是A.日本B.韩国C.我国香港D.我国台湾4.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B.机械、化工、电力c.食品、电子、宇航D.煤炭、钢铁、汽车5.图中所示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点是A.劳动力资源充足、价廉B.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C.都已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D.市场广阔,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量大AAA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6-7题。6.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移迁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7.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DB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8-9题。8.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A.消费市场扩大B.原料供应充足C.劳动力廉价D.技术水平较高9.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A.环境污染加剧B.就业压力增加C.人口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AD“微笑曲线”(左图)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回答第10题。10.在工业生产上下游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两环节是①加工制造②设备和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C11.近年来甲地产业群北移至粤北山区,其考虑的主要布局因素是A.环境和技术B.交通和市场C.土地成本和劳动力D.原料和能源C(2)下图表示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吸引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国家或地区的名称AB;;;(3)A地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与B相比,其区位劣势是(4)该产业转移对C地不利影响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日本韩国劳动密集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地价低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产业基础、科技实力薄弱,市场腹地小失业人口增加(5)为缓解A、B两地能源短缺局面,国家实施哪些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思考: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对自然环境影响对自然环境影响对人文环境影响对人文环境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毒性极大。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成为从事铅、锌矿的开采、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