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地块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川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分析皮力李冉马爽肖珊靳文博内容:•1·区域环境特征•2·现状地形条件•3·城市性质判断•4·人口规模估算•5·产业结构分析•6·宏观交通结构•7·环境保护策略一、区域环境特征靳文博一、区域环境特征■南川区是重庆的南部近郊腹地,处于重庆都市劝150KM经济带内,是重庆南下战略的桥梁和纽带。与武隆仙女山,江津四面山形成重庆的旅游经济带。■重庆位于长江经济带的尾部,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成渝经济走廊经过建设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高地。一小时经济圈空间结构示意图城镇发展用地适宜性分析图城镇-产业发展轴空间示意图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示意图重庆市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结论:南川区必须充分抓住宏观区域有利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升南川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以适应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二、现状地形条件靳文博1.现状地形南川处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兼有盆地和高原的特点。区境地势大体东南部较高,西北部较低。2.现状条件•不足:•①绿地系统严重缺失•生态廊道与河流廊道衔接不足•城区绿地严重不足•②居住区比例过大•③滨水地带开发不足•④道路等级划分不当•用地过度分割•滨河道路设置不当三、城市性质判断皮力1.区位优势凸显•与8个区县毗邻,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渝湘高速公路南川段2007年11月底开通,南川距重庆主城区58公里,到江北国际机场和长江深水港码头1小时车程。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中,面积居第3位、人口居第19位、人均GDP居14位。随着南川至万盛、至涪陵、至道真高速公路逐步建成,境内将形成“X+1”高速公路网络。南川至涪陵、至万盛铁路建成(改造)后将把重庆境内的渝黔线、渝怀线、沪汉蓉渝大通道连接起来。2.生态条件良好•金佛山拥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六项桂冠”,方圆1300平方公里,最高峰2251米,查明生物8085种,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抗蒙遗址龙岩城被誉为“南方第一屏障”,黎香湖、山王坪、神龙峡、楠竹山等景区景点极具开发价值。海拔高差1911米,有河流91条,森林覆盖率44.4%。3.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产资源20余种,铝土矿远景储量在3.2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1.1亿吨,是重庆市正在建设的铝工业基地;煤炭资源总储量5.48亿吨,已探明储量2.1亿吨,是全国产煤基地县(区);石灰石、石英砂、硫铁矿、耐火粘土等矿产质优量丰。城市性质总结:•重庆卫星城•旅游城市•铝矿基地四、人口规模估算马爽2002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人口分析总人口:632859人642970人人□出生和死亡:出生人口/年5421人5669人死亡人口/年4356人5302人出生率为8.57‰8.81‰死亡率为6.88‰8.24‰自然增长率1.69‰0.57‰家庭户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2002年东城街道办事处75606人南城街道办事处62459人西城街道办事处43093人人口分布:62324户181158人2.91人89648人91510人97.97。家庭户家庭户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男性女性性别比隆化镇144883人大观镇23798人水江镇39838人南平镇30860人177489户620181人3.49人326934人305925人106.92010——20301)人口数预测:632859*(1+11.66%-10.3%)^20=829161注:2000~2009十年人口平均出生率11.66‰其中男孩41164人,女孩36995人;评价死亡率10.3%(来源:重庆南川区人口网)2)人口老龄化: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注:(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五、产业结构分析李冉产业基地——产业支撑体系稳固,产业集群格局形成,经济发展活力强劲,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在渝南黔北地区发挥集聚带动作用。打造渝南黔北地区经济高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支撑。建设五大基地——建设重庆市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煤化工基地、建材基地、纺织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根据地域特色和条件限制,在总体规划上形成三大类区:“一带”,中部城镇经济带;“一区”,南部特色旅游区;“一园”,北部生态农业园。城镇经济发展轴线中部城镇经济带(简称“一带”):以南川区为中心,以石雷路、渝道路一线的南平、水江等地为轴线。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南川、南平镇、水江镇等在工业、交通、能源、市场方面的综合优势,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和民营企业园区,实现城镇带动农村从而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北部生态农业园(简称“一园”):以大观片区、鸣玉片区为重点,在骑龙、石墙、铁村、石莲、神童等乡(镇)范围充分发挥其种养业优势,强化农业基础,抓好农副产品基地和优质畜禽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重点建设生态农业大观园区,建立名优特新绿色食品基地。搞好农产品综合配套加工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南部旅游区可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南部生态旅游区(简称“一区”):大有片区、小河片区、三泉、鱼泉等范围内,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极富开发价值,应充分发挥其林、牧业和景观景点优势,开发林业、草食畜牧业、多种经营和旅游业。着力构筑以金佛山生态旅游为主的绿色经济带,建设南部特色旅游经济园。产业结构南川区产业经济在2009年的发展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00.49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0%,是直辖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1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52.18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29.60亿元,增长14.4%。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1.9:29.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406元。年末全区就业人员36.07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人;其中第一产业18.06万人,第二产业10.62万人,第三产业7.39万人。年末城镇就业人员6.01万人,比上年增加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18.71亿元29.6亿元52.18亿元7.39万人18.06万人10.62万人六、宏观交通结构靳文博区域交通网络示意图区域现状•南川区地处内陆,水系不发达,全区无大江大河,基本无水运交通。铁路仅有三(汇)—南(川)一条,在南川境内长35公里,归属于南川地方铁路局管理,运力极其有限,因此,铁路运输只是公路运输的一个补充。公路运输是南川区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运输方式。•南川区境内无国道,但有两条重要道路,一条是省道石雷路,它是G319和国道主干线重庆—北海公路在重庆市南面的连接线;另一条省道渝道路,是南川区通往重庆市市区和贵州道真的重要公路。七、环境保护策略肖珊环境保护的策略:•尊重现有状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新旧结构相结合•空气和噪音•土壤和土地•自然与生态•能源•垃圾1.尊重现有状况•尊重现有的社会、文化、历史和环境。把它们融于规划设计中,改进现有的城市结构。同时也要珍视各种历史遗产,在此基础上,分析改进现有状况的可能性。•南川区历史悠久,遗存文物较为丰富,也有较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如:龙岩城遗址隆化古城墙金竹寺石狮烈士陵园天主堂尹子祠永生桥张之选碉楼天星桥墓崖群盐巴桥金竹寺凤凰寺2.合理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类南川区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品位一流,位于我区境内的金佛山拥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四项国家及“桂冠”,并纳入了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预备清单,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此外有省级森林公园1个(楠竹山),区级风景名胜区4处(楠竹山、山王坪石林、黎香湖、鱼跳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龙岩城、太平场镇东汉岩墓群),以及尹子祠、文塔、合溪韦奚成纪念馆等众多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赋予了南川旅游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知名度。3.将旅游与休闲结合到城市设计中•建立有特色的旅游文化•设置从家庭式旅馆到五星级饭店规模不等的宾馆旅店等。•举办各类庆典活动,使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活动融于一体:如金佛山国际旅游节。4.新旧结构相结合•不同的生活方式,年龄和社会背景导致了社会的多样性。社会结构具体在现在城市空间及功能上,老城区将被结合到新的城市结构中,充分享受对现有设施的使用。5.空气和噪音•空气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工业区和汽车造成的污染,以及城市活动的强度变化都影响到南川的空气质量。6.土壤和土地•土地是各种发展的基本资源,一次必须有效使用土地。南川区土利用面积是林地,其次是耕地、未利用地、城镇及村庄工矿用地、园地、交通用地、水域、牧草地。•避免城市土地使用无限扩展•给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发展空间对将来要发展的地区,首先应种植树木和植物,建立必要的水系和自然景观,形成生态网络系统。目前南川城区内绿地面积少(公共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均少,城区内的河流、山体绿化基础薄弱),特别是中心区绿地更少,城市绿量严重不足;档次不高,公共绿地设施不完善;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三大指标严重偏低。7.自然与生态•生态的多样性与协调性对健康的环境非常重要。另外,生态也将对旅游业的效益产生影响。•区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并有珍稀动物30余种,保护植物多达53种。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以多种生态区的方式与人们的生活休憩相结合,以解决南川城区内绿地偏少的问题。8.能源•能源使用导致了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和气候的改变。在总体规划中,我们通过混合和集中不同功能的用地,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也可以采用高效新能源如太阳能。9.垃圾•垃圾排放值得关注。我们提倡以垃圾分类和垃圾再循环来解决垃圾排放这一问题。在规划中,应考虑垃圾回收点和主要公共功能的关系。垃圾回收点必须安全且容易到达,垃圾也可用来再生能源,比如生化燃气,燃烧物的热能等。现代技术应该运用于防止空气的污染,规划的时候必须今生地考虑垃圾堆放的位置。TheEndTHANKS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