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验课 微生物实验课介绍与要求及环境、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张理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实验课介绍与要求及环境、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任课教师程立忠(13888812282)王绍辉(13888336373)张理珉(13033364856)余泽芬(13577093398)教材用书1.沈萍,范秀容,李广武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四版已于2007年11月出版主要参考书1.杜连祥,路福平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杨文博主编.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赵斌,何绍江主编.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东秀珠,蔡妙英主编.常见细菌系统分类和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1、明确实验课的目的;2、实验课的内容介绍;3、实验课的具体安排和要求;4、实验安全知识介绍5、实验室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检测实验内容一微生物学实验课介绍与安全教育1、实验课的目的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最基本操作技术相关技术得到充分训练(熟练掌握最好)读\想\学\会\用2、实验课的内容介绍意义: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实验技术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促进了多个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学、病毒学等等广泛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工业、农业、环境、医学、食品等,实验内容无菌操作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纯化技术;菌种的保藏技术微生物制片染色技术;微生物数量和大小测定技术;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及效价的测定;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DNA提取技术介绍;免疫学技术介绍;3、实验课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实验课学习要求实验过程的要求实验课安排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报告的形式成绩的评定及组成实验课学习要求认真对待,做好预习,加强自主抛砖引玉,增强学科联系注重原理,努力创新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多发现问题,多和教师交流做到“读\想\学\会\用”实验过程的要求实验过程注意安全(具体介绍)操作时要预防空气对流接种时不要走动和讲话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做到“干干净净进来,干干净净出去”进出实验室要洗手实验课安排根据教学计划,本门实验课程2学分,4学时/周,14周共56学时,每学时45分钟;实验结果的观察是实验过程的重要内容,也将计算学时数。分组——两人一组,登记联系电话;穿白色实验服进入实验室;每组准备记号笔和打火机各一个;值日生由班委每次实验前委派;下午实验课改在13:30上,上午的不变。良好的实验习惯不迟到,不缺席,有事提前请假;迟到5分钟以上以缺席计入实验习惯成绩;爱护实验用具;实验完成后认真清洗实验用具,并摆放整齐;离开实验室要经教师检查同意方可离开;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有人具体负责安排检查。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题目(完成实验报告表头)目的要求实验原理(需要浓缩总结)实验材料和器材实验方法和步骤(简洁)实验结果、数据(有一定说明)分析讨论及思考题实验报告要求1.每位学生准备规定式样的实验报告纸。2.上课时每给出一次作业,就在下一次上课前上交这一次的实验报告,不得拖延时间,否则后果自负。3.报告要求写清楚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思考题。希望简洁、工整。4.本门课结束前,要求使用统一的封面,把自己的所有实验报告按实验先后顺序装订成一册,交给实验任课教师。实验成绩平时成绩(20%,安排于实验过程中或期末进行操作考核)实验习惯(10%)期末考试(20%,笔试考试)实验报告(50%)可能组织就实验内容进行答辩,替代期末考试实验用到仪器设备显微镜(光学——普通、相差、微分干涉差、暗视野;电子——扫描、透射);高压蒸汽灭菌锅(立式和卧式);超净工作台、隔水式恒温培养箱;鼓风恒温干燥箱;恒温振荡培养箱(旋转式和往复式);旋涡振荡器;恒温水浴锅;pH计;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红外、原子吸收等);离心机;电泳仪、PCR仪、发酵罐、酶标仪、冰箱;微波炉等。实验用到器械试管(testtube)德汉氏小管(Durhamtube)小塑料离心管,又称Eppendorf管玻璃吸管(glasspipette)微量吸管(micropipette)[微量加样枪]培养皿(petridish)三角烧瓶(erlenmeyerflask)实验用到器械载玻片(slide)和盖玻片(coverslip)滴瓶(dropperbottle)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接种铲、接种刀、涂布器(玻璃或不锈钢制作)等。常见的接种工具(可根据要求自已定做)常用玻璃仪器实验室安全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主要有:1、火灾;2、触电;3、跑(漏)水;4、化学品伤害及中毒;5、灼伤;6、割(划)伤。实验室安全!?事故以预防为主,具体的要求实验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对使用的化学药品试剂、仪器设备、实验器材等清楚其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不在实验室进餐、饮水;实验室内严禁明火取暖,实验用到的加热设备在人离开时,关闭加热;清楚实验室或实验楼内配备的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摆放位置(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用水、防毒面具,冲淋设施——桌面冲眼器、紧急冲淋设备,通风柜,医药箱等)。事故处理要求首先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再施救(观察好退路);遇事不要慌张,冷静按预案处理;认真负责,不推缷责任;逐级上报,不隐瞒事故。(一)化学药品及溶剂的处理方法1、在使用强酸或强碱时必需戴上安全手套,并戴上安全眼镜。2、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均需分类存放,挥发性之化学药品更必需放置于具有抽气装置的药品柜内。3、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之化学药品必需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之中。4、强酸或强碱(包括废酸碱)不得存放于金属架之上。(二)安全用电,防止事故1、了解实验室总电源开关的安装位置。2、不可用湿手操作电器,使用电工工具前确认其完好无损。3、严禁在实验室内私自接用电源。4、确保漏电保护器起作用,用电器外壳接好地线,实验室无人时要切断电源。5、遇有电器失火,先要切断电源,再行灭火。6、人身触电,立即人工呼吸,再送医院,切忌打强心针。(三)节约用水,防止跑漏1、不用水时,随手关闭阀门。2、废物废液不准倒在水槽内,实验完了放水冲洗水槽和下水管,勿使废液残留其中。(四)安全用药,防中毒1、使用化学药品前,要充分了解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2、不能尝化学药品,也不能直接去闻化学药品,避免用手直接去接触药品;使用药品和实验结束后立即用肥皂水洗手。3、尽量不可在实验室进餐。4、有毒或带剌激味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期间要开排风扇,或开窗通风。5、做好废液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发现中毒现象,及时对症治疗,必要时送医院。实验时需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防止割伤、灼伤,如有发生,应用急救药品施治。意外对策学生衣服着火的对策以灭火「毡」包裹该同学,并把其在地上滚动;并由其他同学辅助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不要乱跑,以免扩大事故伤害;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并拨打120、119。实验室的相关易燃物品着火的对策利用配备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灭火器的使用过程①取出灭火器,拔出安全针。②把喷咀对准火源。③按掣使灭火器喷出二氧化碳。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并根据火情拨打119、120。酒精溅在长桌上并着火的对策!人先离开着火的位置,防止酒精流到身上着火。利用沙桶或湿抹布把燃烧的液体用沙盖着。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根据火情拨打119、120。打破了烧杯等玻璃器皿,被碎片割伤流血的对策以清水冲洗伤口,并确定有无碎片残留。贴上干净的消毒胶布。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注意止血!有必要请拨打120。化学药品溅进学生的脸、眼睛内及其它皮肤的对策用桌面上冲眼器以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等相关部位。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并即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学生在实验过程皮肤等部位意外接触到酸等的对策立刻以大量清水冲洗患处最少五分钟。其他同学立刻通知老师。如有需要可以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实验物品常见警告标识符号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实验内容二实验室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一、目的要求检查实验室空气中及各人手上的微生物(细菌为主),并加以统计、比较和描述(数量、菌落形态等)。使学生认识到微生物无处不在,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重视无菌操作。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室内外、水、空气和土壤中;通过对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及观察,建立起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概念。形成自身良好的卫生习惯,认识到在微生物实验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平板培养基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当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天内每一菌体细胞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菌落);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有的菌落形态,一般情况下一个菌落对应一个微生物活细胞,这样就可以统计不同微生物在某样品中的数量。三、实验材料及器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3个/组;洗手液、酒精灯、记号笔、恒温培养箱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一)实验室空气中微生物检查(二)手上微生物检测1、取一无菌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打开上皿盖(扣放,开始计时),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30分钟,盖上皿盖。2、在37℃下倒置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统计微生物数量。(一)实验室空气中微生物检查(沉降法)3、利用沉降法测定计算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的表示的方法有两种:①一种是每一平皿上菌落形成单位;②另一种是每一平皿实测得的菌落形成单位再按奥梅梁斯基公式换算成为每立方米多少个细菌。根据前苏联奥梅梁斯基提出的建议:面积为100cm2的平板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相当于10升空气中的菌落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00100532mrtNX个除沉降法外,常用还有撞击式(有专门仪器设备)。多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1、取一个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外面)划线等分成2半,用手指在其中一半上印(或摩擦)几下(不能把培养基划破);然后用肥皀洗手,用同一手指在另一半上印(或摩擦)几下。2、在37℃下倒置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统计比较洗手前后的微生物数量及菌落种类。(二)手上微生物检测(三)菌落特征描写方法①大小大、中、小、针尖状。可先将整个平板上的菌落粗略观察一下,再决定大、中、小的标准,或由教师指出一个大小范围。②颜色黄色、金黄色、灰色、乳白色、红色、粉红色等。③干湿情况干燥、湿润、粘稠④形态圆形、不规则等⑤高度扁平、隆起、凹下⑥透明程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⑦边缘整齐、不整齐本次实验的思考题1、将你在平板上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样品来源菌落数(近似值)菌落类型特征描写大小形态干湿高度透明度颜色边缘洗手前1234洗手后1234空气中12342、计算出相应的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的数量(个/m3)?3、洗手前后的手指平板,菌落数有无区别,为什么?如果想定量测定人体某部分皮肤上的细菌数量如何操作?4、通过本次实验你有什么感受体会?5、根据已做过的实验,谈谈实验室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下周(次)的实验内容实验二培养基配制、相关器皿的包扎及消毒灭菌重点:培养基的概念、分类、配制过程及注意事项;相关器皿的规范包扎及要求;消毒、灭菌的概念和方法,灭菌器的使用。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