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RES-93-010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受委託單位:國立中山大學計劃主持人:蔡憲唐教授共同主持人:韋伯韜教授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RES-93-01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委託研究受委託單位:國立中山大學計劃主持人:蔡憲唐教授共同主持人:韋伯韜教授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摘要傳統上對於人力運用情形主要的關注焦點大多放在整體勞動參與率與失業人口比率的高低及其趨勢變化,但是在勞動市場中,勞動力人口除了處於適度就業與未就業的兩種情形之外,還存在著人力低度運用的現象。舉凡失業、工作時數不足、所得偏低、以及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其教育程度不相稱等都包括在低度運用的範疇內。近年來隨著科技變遷、臺灣產業結構的持續轉型、勞基法工時的縮減、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人力低度運用的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但目前行政院主計處所使用的測度人力低度運用的判別標準自1993年以來都未曾更新,已不能真實測度出今日的人力低度運用現象,其衡量標準需重新加以修訂。因此,本研究蒐集比較世界各國(含台灣)的衡量人力低度運用之方法,並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於1998年所制定的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指導方針,來分析我國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的優缺點,及探討其隨環境變遷之適應調整情形。例如依歷年來我國全職工作平均每週工時資料及勞基法對每週工作總時數的規定,來檢討目前標準工時之設定是否妥當;並釐清國內所得偏低內涵,來檢討目前所得偏低者之測度方法;再分析教育程度及職業別之變化,以研究妥適之衡量方法以測度當前教育與職業不相稱之指標。本研究並以「層級分析法」來訪問政府相關部會官員與學術界對此一問題有深入研究學者之意見,以確立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架構及原則,並提出「工資率偏低」為最優先,「工時不足35小時」次之,「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又次之的判別優先順序及衡量方法。本研究並追溯歷史資料,以新衡量方法得到新的測度值,並與現行方法得到的數值做一比較。以期在符合國際衡量定義下,對有關單位提出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的相關改進建議,讓新衡量方法能更客觀、精確反映我國人力低度運用情形,以作為政府研訂人力運用、教育規劃及就業服務等相關政策之參考。關鍵字:人力低度運用、工時不足、所得偏低、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層級分析法目錄摘要目錄表目錄圖目錄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1第二節研究目的…………………………………………………….………….3第三節研究流程與進度…………………………………………….………….5第二章文獻探討………………………………………………………….………….8第一節失業的定義與分類………………………………………….………….8第二節人力低度運用的定義與範疇……………………………….…………12第三節人力低度運用現象的本質、起因、與造成的影響………….………21第四節國外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與相關實證研究……………….……....35第五節國內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的缺失與相關實證研究……….……....69第三章研究設計………………………………………………………….…………79第一節現行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的定義、計算方式及優缺點…….……79第二節層級分析法(AHP)……………………….…………………………83第三節建立層級架構……………………………….…………………………90第四節AHP問題設計與回收……………………….………………………...92第四章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決策分析…………….…………………………94第一節受訪者基本資料與衡量權重訂定…………………………………….94第二節層級一致性檢定及衡量方法之評選分析……………………………96第三節新衡量方法與現行衡量方法之比較分析………………………...…103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19第一節結論………………………………………………………….….…….119第二節建議…………………………………………………………...………122參考文獻……………………………………………………………..…...….……...124附錄一AHP專家訪談問卷…………………………………………..…….……..142附錄二主計處現行人力低度運用「教育與職業不相稱」之判別標準…….…..152表目錄表1-1研究進度表……………………………..………………………………………7表2-1非農業員工工時………………………..……………………………………..16表2-2就業者勞動力未適當運用之情形……………………………………………19表2-3我國現行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定義與判別標準..……………………..21表2-4歐盟會員國的低度就業百分比(1999年夏季至2000年春季)………...45表2-5台灣地區歷年教育程度別失業率……………………………………………49表2-6最低生活費用標準……………………………………………………………72表2-7十五歲以上民間人口教育程度結構…………………………………………74表2-8大專院校一就讀類別學生人數………………………………………………74表2-9歷年大專在學學生數…………………………………………………………75表3-1現行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之定義、計算方式與優缺點……………....…79表3-2人力低度運用替代衡量方法之定義、計算方式與優缺點…………………81表3-3AHP評估尺度的意義與說明………………………………………………...86表3-4階數n及其相對的隨機指標R.I.值………………………………………….89表3-5問卷發放、回收數及回收率統計表………………………………….……...93表4-1政府單位受訪者之基本資料統計………………………………………….…95表4-2學術界受訪者之基本資料統計……………………………………………….95表4-3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AHP決策準則分析表……………………………..97表4-4「工時不足」之AHP決策準則分析表……………………………………...98表4-5「所得偏低」之AHP決策準則分析表……………………………………..99表4-6「教育與職業不相稱」之AHP決策準則分析表…………………………100表4-7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各構面與方案之綜合有效權重表………………..101表4-8工資率偏低截略點-2003年………………………………………………103表4-9教育程度與教育年數對應表………………………………………………..105表4-10不同職業別之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占整體就業者比率-2003年…………106表4-11人力低度運用新衡量方法與現行衡量方法之比較-2003年…………….107表4-12工資率偏低截略點-1998年…………………………………..…………..109表4-13不同職業別之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占整體就業者比率-1998年………….111表4-14人力低度運用新衡量方法與現行衡量方法之比較-1998年…………….112表4-15工資率偏低截略點-1993年……………………..………………………..114表4-16不同職業別之教育與職業不相稱占整體就業者比率-1993年………….116表4-17人力低度運用新衡量方法與現行衡量方法之比較-1993年…………….117表5-1以新方法衡量1993、1998及2003年之人力低度運用現象…………….121圖目錄圖1-1研究流程圖…………………………………………………………………..6圖2-1勞動力之分類………………………………………………………………..8圖2-2各國非農業員工平均每年工時……………………………………………15圖2-3人力低度運用現象的前提與造成的影響…………………………………35圖2-4與時間相關的低度就業……………………………………………………44圖2-5香港的失業率及低度就業率……………………………………………….46圖2-6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失業率………………………………………………49圖3-1AHP層級結構圖…………………………………………………………...85圖3-2台灣地區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層級架構圖……………………………91圖4-1不同教育程度就學年數表……………………………………………..…102圖4-2本研究建議之人力低度運用衡量方法…………………………………..1021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近年來隨著科技變遷與臺灣產業結構的持續轉型,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教育與職業不相稱此一類的低度就業問題逐漸受到重視,在勞動市場中,勞動力人口除了處於適度就業(adequateemployment)與未就業兩種情形外,還有可能落入兩者之間,即所謂的低度就業(underemployment)狀態。舉凡失業、工作時數不足、所得偏低以及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其教育程度不相稱等都包括在低度就業的範疇內(Hauser,1974;1977)。傳統上對於人力運用情形主要的關注焦點大多放在整體勞動參與率與失業人口比率的高低及其趨勢變化,低度就業人口比率的變化反而較少受到關注。對一個國家的生產力而言,人力未充分運用(即低度就業)的比例愈高,對其經濟發展愈不利,因此低度就業是必須克服的問題。就不同低度就業類型之成因來研究,失業屬於立即可見性的問題,且對社會整體及個人的經濟狀況影響顯著,因此引發最多的政策關切與研究興趣;低工時與低所得雖然也是經濟性因素所造成,但是由於牽涉到個人的人力資本投資以及勞動市場的勞動供需問題,而且與景氣榮枯有關,一方面是因為其屬於「隱藏性」低度就業,可見性不高,且是所有低度就業類別中,最接近適足就業水準者;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也未若失業問題般立即而顯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教育與職業不相稱的問題牽涉到全民教育水準的提高,以及科技轉型所帶來的產業與職業結構之轉變,當這兩者的變動趨勢無法一致,甚至產生相當大的落差時,探究教育與職業兩者的配合情形才有其意義(顏敏娟、葉秀珍,1997)。此外,關於失業率1的定義,現在廣為各國所使用的是國際勞工組織(ILO)1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簡稱為ILO)的指導方針,將「失業者」定義為“超過一定年齡卻沒有工作、隨時可以工作、且正積極地尋找工作的人”。正因為這定義較為寬鬆,各個國家對於“超過一定年齡”、“隨時可以工作”、及“正積極地尋找工作”的解釋各不相同。譬如我國自民國七十五年八月起,對於失業人口之定義,為避免混淆不清,且便於國際比較,故參採國際勞工組織(ILO)之規定,與先進國家所公布之失業率定義相同,即凡在資料標準週內,年滿十五歲,同時具有(1)無工作;(2)隨時可以工作;(3)正在尋找工2勞動力調查2(laborforcesurvey)所採用的定義。我國行政院主計處的「人力資源調查」也是採用此種定義,其定義嚴格,計算失業人口時,人力資源調查的資料係建立在特定的參考期間內(通常為一週,稱為資料標準週)之活動。以台灣的人力資源調查為例,若受訪者在受訪時的前一週(即標準週),其主要的行為若是「無工作在找工作或已找工作在等待結果」,則計為失業者;若為「想工作而未去找工作」則並不算失業。當前我國研究者所用來衡量勞動市場失業狀態的失業統計指標,雖然在失業的定義及表達上,相當的嚴格,但是失業統計在表達人力運用方面,卻顯現出不足之處,例如在開發中國家內,由於缺乏完善的失業保險制度,倘若沒有工作,立即遭受到無法生存的壓力,因此,有許多勞動力勉為其難的隨意就業,以待找到更好的工作再伺機轉業或增加工作。在此嚴格的定義下,並不再是失業,不過可能仍屬於隱藏性失業(disguisedunemployment)。隱藏性失業乃是指人力資源的閒置,如一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