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国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维护自身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集体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就无从谈起。因此,关注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是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节中国国防概述第二节新中国武装力量第三节国防动员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三、我国国防历史四、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五、国防政策与国防法规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一)现代国防的含义“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说文解字》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在国家的疆域内,必有站在大地上的人口来保卫,才有国家可言。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一)现代国防的含义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后汉书·孔融传》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一)现代国防的含义现代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一)现代国防的含义构成现代国防概念的基本要素主体:国家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手段: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活动。主要任务: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国防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自卫型国防联盟型国防中立型国防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国防扩张型国防是指一些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渗透、颠覆和侵略。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目前,美国在海外军事基地374个,本土基地871个。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自卫型国防自卫型国防是指某些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从而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联盟型国防联盟型国防是指一些国家以结盟形式,联合其他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联盟一元体多元体一、现代国防的含义与基本类型(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中立型国防中立型国防主要是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瑞士国土面积:41285平方公里人口:770.02万兵力:常规军3500人48小时可动员50万人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一)现代国防的作用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2.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3.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不断强大、科技不断发展、国防实力不断增强、精神防线不断巩固,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精神、外交、自然等综合力量的集合。同样,作为国家安全防卫能力的综合国防力,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复合力量。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政治对话外交谈判经济封锁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整个国家要做到平战结合,寓军于民,在确保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加强军事力量,做到综合国力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二、现代国防的作用与基本特征(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三、我国国防历史我国国防,从以矛和盾为代表的冷兵器时代的古代国防到以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为标志的现代国防,历经了4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曾有过声威远播、天下归附的辉煌;也有过遍体鳞伤、不堪回首的屈辱;更有过抗敌卫国,从蒙耻到雪耻、从屈辱走向尊严的艰辛历程。中国古代国防始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经历了20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呈现出兴衰交替和曲折发展的历程。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最初国防的产生。夏:王室卫队(贵族组成)+战时民军商:常备军(右、中、左三师)+地方军什(什长)——行(百夫长)——大行(千夫长)——师(师长)(一)先秦时期的国防西周分封制:王师:宗周六师(西六师)+成周八师(东八师)周代后期扩充到22师。步车合同编组:车1辆,马4匹,辎重车1辆,官兵30人(甲士10人,车上3人,车下7人,后勤10人)5车1队——2队1官——5官1卒——2卒1师(一)先秦时期的国防牧野大战(一)先秦时期的国防(一)先秦时期的国防西周(一)先秦时期的国防东周(一)先秦时期的国防《荀子·仲尼》:齐桓公“并国三十五”。《韩非子·难二》:“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史记·李斯列传》:秦穆公“兼国二十,开地千里”。(一)先秦时期的国防(一)先秦时期的国防春秋时期常备军的编制国家军队+边防军+私属军队车兵的鼎盛时期+萌芽状态的舟师、步兵和骑兵乘:轻车1辆(甲士3人+徒兵72人)+重车1辆(后勤徒役25人)(一)先秦时期的国防战国时期封建军事制度的形成《蔚缭子·原官》:“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韩非子·显学》:“明君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世卿世禄制被废除,军队中的各级军官绝大多数是在战争中由军功大小而提拔。(一)先秦时期的国防采邑制——俸禄制《韩非子·外储》:“主卖官爵,臣卖智力。”虎符与调兵权集中到国君手中战国一切适龄适役人员都要服役,甚至连女性都要参战。(一)先秦时期的国防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防才真正担负起巩固、发展统一政权和抗击外族入侵的双重任务。为巩固国防,秦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设郡而治,筑路通邮,移民实边和实施军屯等。(二)秦、汉时期的国防(二)秦、汉时期的国防(二)秦、汉时期的国防秦长城(二)秦、汉时期的国防(二)秦、汉时期的国防(二)秦、汉时期的国防1.修筑庞大国防工程——万里长城。2.征服匈奴通西域。3.吐蕃受封及对西藏的治理。4.开发西南,建“海上丝绸之路”。5.巩固东北边陲。6.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长城的修筑先后经历了27个世纪,全长6700公里,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汉代的战车汉代的骑兵汉代的士兵三国的骑兵三国北魏南朝盛唐时期,朝廷也非常重视国防建设,注重讲武,苦练精兵,改良兵器,执行“怀柔四方、华夷一体”的防务政策,使唐朝北部边疆出现了数十年无兵灾战祸的太平盛世。从中唐到两宋、晚清,国防事业的基本趋势是由弱到强,再从强盛走向衰落。具体到各个朝代,国防事业大都由兴而盛、由盛及衰。(三)唐至晚清时期的国防隋唐宋代元朝元朝武器元朝蒙古弯刀铜骨朵明长城中国古代国防的内容:一是建立了严谨的军事制度和军事体制,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二是进行了以传统防御工程体系为标志的边海防建设。中国古代国防的内容:三是发展了军事技术。四是加强了军事理论研究,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作品,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及其他军事理论著作。古代国防的兴衰•春秋末期时,崇尚武力,图强称霸•秦始皇时期,高度集权,固国强边•唐王朝时代,扫灭强虏,万国归附•元王朝时代,疆域广大,威震欧亚•两晋南北朝,战乱四起,山河破碎•宋王朝时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明代中后期,长城风化,忧患迭起•清王朝后期,政治腐朽,国防孱弱视频资料:中国古代兵器上集下集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孙武“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司马迁《史记》孙武的主要功绩《孙子兵法》主要篇章十三篇,6000余字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慎战、重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兵法》主要思想“五事”、“七计”“五事”、“七计”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阐明了“自保而全胜”的作战目的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明代中华门藏兵洞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孙子兵法》的地位和作用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将殖民主义的枷锁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身上。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却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的国防指导思想;执行“以军压民”、“贫国臃兵”的国防建设思想;倡导“愚兵牧民”、“莫谈国事”的国防教育思想;制定“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的国防斗争策略。结果导致国家有国无防,大片国土被割让,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1.清朝后期的国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殖民势力大举入侵,从此清王朝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有国无防、内乱丛生、外患不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国无防1.清朝后期的国防鸦片战争后,清朝开始实施“洋务新政”,成立了总理衙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清廷深感军备落后,企图通过改革军制以加强军事,遂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裁撤兵部,成立陆军部。清朝后期的军制1.清朝后期的国防清军入关前,军队是八旗兵;入关后为弥补兵力的不足,将汉人编织成立了绿营。清朝后期的武装力量体制“绿营”是清朝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廷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1.清朝后期的国防清朝后期的武装力量体制1851年以后,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廷号召各地乡绅编练乡勇,湘军和淮军逐渐成为清军的主力。1.清朝后期的国防清朝后期的兵役制度八旗兵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民军制。甲午战争中,湘军和淮军大部溃散,清廷开始“仿用西法,编练新军”。新军采用招募的形式,在入伍的年龄、体格及文化程度方面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1.清朝后期的国防清朝后期的边海防建设1840年,英国以清王朝禁烟为由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战败的清王朝被迫在英国军舰上与之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清朝后期的国防清朝后期的边海防建设1.清朝后期的国防清朝后期的边海防建设1956—1860年,英国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纠合法国,分别以“亚罗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王朝被迫与英法两国签

1 / 3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