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粉煤灰中提取多种微细氧化物的研究姓名:田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指导教师:曹建新20080601从粉煤灰中提取多种微细氧化物的研究作者:田娟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黄兆龙.湛渊源粉煤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4)对电厂粉煤灰的成分、品质及其判定方法、化学及物理性质作了系统研究和论述.2.期刊论文李广慧.孙岱生.申俊峰内蒙古包头市粉煤灰改良栗钙土化学性质的应用研究-土壤通报2002,33(4)本文对包头市粉煤灰及该市准备绿化荒山的土壤进行了系统的土壤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作为添加剂用于种草植树不会造成污染,而且可以补充当地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不足.3.期刊论文杨海儒.宫伟光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松嫩平原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目的]探讨不同改良剂组合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利用正交和随机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石膏、粉煤灰及糠醛渣的组合对盐碱土改良作用及改良机理,并与单一改良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都能降低盐碱土的容重,提高土壤的渗透速度和总孔隙度,但石膏的效果没有粉煤灰和糠醛渣好,而两两结合及三者结合比单施石膏、粉煤灰或者糠醛渣的效果更显著;施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均能显著降低盐碱土的pH值,促进Na+的琳洗,降低HCO3-的含量,提高SO42-、Ca2+、Mg2+、K+的含量,改善盐碱土土壤性质.[结论]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组合比单施石膏、粉煤灰与糠醛渣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更显著.4.期刊论文王晓玲.冯永军.李芬.康惊涛.WANGXiao-ling.FENGYong-jun.LIFen.KANGJing-tao沉陷废弃地新型复垦基质主要化学性质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5,19(3)煤炭开采导致大量农田受损、地表沉陷、土地荒芜及水土流失,然而目前广泛采用的粉煤灰充填后表层覆土的复垦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矿区覆土来源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复垦的进度.本研究利用粉煤灰分别与污泥、酒糟以4:1的比例组配成新型复垦基质,进行了种植植物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基质主要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表明: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经过灌溉和雨水的淋洗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盐分含量也明显下降,重金属元素除Cd外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值二级标准,基质理化性状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这不仅促进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为采煤沉陷区节土造田、加快生态修复与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5.学位论文张晶淮南煤热电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转化迁移行为研究2009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国13个年产亿吨煤的大型能源地之一,以煤炭开发利用(煤电化产业链)为支柱产业,淮南到2020年将建成华东的”火电三峡”,总装机规模将达2000万千瓦。微量元素在煤的洗选、燃烧过程中,以及燃煤产物(原状粉煤灰)野外处置过程中,将向周围环境(空气、水体和土壤)释放。因此,研究微量元素在煤炭燃烧和原状粉煤灰处置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对建设“生态淮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淮南平圩电厂、田集电厂等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采集样品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高精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HG-AFS),对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在研究分析淮南原煤、洗选煤中微量元素丰度的基础上,从两个角度研究淮南煤热电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转化迁移行为:①分析微量元素在电厂燃煤产物中的分布特点,采用相对富集因子的方法,判定在燃煤产物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元素,得出淮南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②从电厂排灰过程(湿法排灰方向)和粉煤灰处置场垂直剖面方向,研究分析粉煤灰中微量元素分布特点,得出淮南原状粉煤灰中微量元素在处置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能力和规律。为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转化迁移机理,本文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应用SPSS11.5软件,分析煤中微量元素和灰分、Fe相关性,探讨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挥发特征;二是应用BCR连续提取方法,探讨微量元素在燃煤产物中的赋存方式,评价其迁移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洗选,煤中As、Co、Cd、Hg、Mn、Se、Zn的含量有所降低,尤其是对As、Hg的洗选脱除率高,平圩用煤和田集用煤分别为74.9%和75.1%,99.4%和96.5%;(2)通过测试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得出元素A、Co、Cu、Mo、V和Zn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明显向细颗粒富集:元素Ba、Co、Cu、Pb、V、Zn在煤灰分中的含量相对于炉前煤富集,明显高于淮南煤;而Cr、Hg在煤炭燃烧过程中部分释放到大气中,在燃煤产物中表现出耗尽的趋势;(3)原状粉煤灰中微量元素在处置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能力和规律是:在湿排灰过程,As、Co、Cr、Cu、Hg、Pb、Se、Zn能够从粉煤灰中释放出进入灰水,其中As、Hg的消减比率较大;在灰场表面分布,As、Co、Cr、Hg、Pb、Cu元素离排灰口越远含量越高,Mn、Se元素越低,Zn基本无变化;在灰场垂直面分布,Co的含量变化是上层含量最高,Cu、Mn、Cu的含量变化是中层含量介于上、底之间,底层的含量大于上层,Cr、Pb、As、Hg的含量变化是中层含量最高,Se底层含量最高,Zn的含量变化不大;产生这种分布的原因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特定的野外处置环境密切相关。通过以上所做的工作,最终得出淮南煤中微量元素在煤热电利用过程中的迁移释放规律,为进一步提出和实施污染控制措施,进行“生态淮南”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6.期刊论文郝桂喜.冯永军.赵敬美.樊瑞.HAOGui-xi.FENGYong-jun.ZHAOJing-mei.FANRui富镉基质的部分农作物利用与选择-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09(2)将粉煤灰和污泥(基质1)、粉煤灰和酒糟(基质2)均按照4:1的质量比配制,由于2种基质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为研究基质中可食用作物的种植.选取绿豆、大豆、马铃薯在组配基质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质1在第1季不适合种植绿豆、大豆和马铃薯;绿豆在基质2中不能正常生长,大豆产量也较低,但马铃薯生长良好.同时,马铃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镉含量不超标.保证了富镉基质中马铃薯的食品安全,而且马铃薯秸秆中镉含量也未超出一般食用蔬菜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马铃薯秸秆乍物量大,吸收镉较多,能起到植物修复作用.研究表明.基质2适宜在废弃地大面积复垦与推广应用.7.期刊论文刘文.辛宝锋浅议粉煤灰在贮灰场坝体的利用-内蒙古电力技术2001,19(5)介绍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粉煤灰在贮灰场坝体上的有效利用,简述粉煤灰筑坝的有关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粉煤灰的工程特性设计坝体的外形尺寸.指出粉煤灰的利用可带来巨大的环保、经济效益.8.学位论文王亮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2006伴随着电力和热力工业的发展,每年我国粉煤灰排放量己达到1.2亿吨之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经济效率,本文对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分析了粉煤灰在建筑工程、墙材和其他生产方面的应用,并对粉煤灰烧结陶粒和蒸制粉煤灰砖工程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分析。粉煤灰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依据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粉煤灰各种用途经济效果的分析,本文提出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政策应该是,将粉煤灰优先用于建筑工程,重点发展粉煤灰为原料的墙材生产,因地制宜地开展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逐步推进化学工业、各种功能材料和农林渔业生产。文中对提出的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是对粉煤灰用于建筑工程、墙材和其他生产的技术原理、国内发展现状和前景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还具体说明了如何依据粉煤灰综合利用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对粉煤灰综合利用前途广阔、与墙材生产和建筑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粉煤灰烧结陶粒和蒸制粉煤灰砖工程,进行较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9.期刊论文李尉卿.王春峰粉煤灰活化制作吸附材料的初步研究(上)-粉煤灰2003,15(5)本文叙述了几种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物组成,讨论了该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机理,研究了粉煤灰活化的焙烧温度、活化剂及制造条件,并研究了活化粉煤灰对污水中COD和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粉煤灰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0.期刊论文侯传海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将粉煤灰用在混凝土中作为掺和料,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本文通过论述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继而论述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适用范围、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性能、以及粉煤灰混凝土的施工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4fa675c-08cc-4601-be08-9de400c5a80b下载时间: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