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学(第二版),张建东主编,第四章-公共组织人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公共组织人员3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1公共组织群体管理2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由公共部门雇用的,由公共财政全额或者差额支付其报酬,与公共部门的关系由法律调节的,谋求公共利益并为国民服务的所有公职人员。1.公共组织人追求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公共利益最大化;2.公共组织人的公共管理权力来自公众授权,这是对公共组织人员实施管理的授权要素;(法无授权不可为)3.社会公众向公共组织人提供全部的生活资料;4.公共组织人处于公共监督之下。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一、公共组织人员管理的要素分析2014年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政府管得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不仅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增加交易成本,还容易滋生腐败。政府要公布审批目录清单,清单以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违规新设审批事项。实际上这也是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视频: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谈中国权力清单及中国成就2017年3月20日下午,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举办廉洁广州建设3月网络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蔡鹏浩就广州市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十项措施》(简称《十项措施》)情况进行通报。《十项措施》提出,要制定、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要求,涉及“三重一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一把手”不能以现场办公会、招商引资会、文件圈阅等形式决定。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工作,“一把手”应末位表态。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简称“三重一大”制度)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西柏坡就立下的“六条规矩”:“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的一个词引发外界关注:“政治规矩”。党员干部个人生活汇报:子女在国外定居、个人因私外出、出境、个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报告等。在一定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支配下,公共组织人员个体所采取的符合或不符合一定规范的行为。特征一:行为的自发性;特征二:行为的因果性;特征三:行为的主动性;特征四:行为的持久性;特征五:行为的可变性。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一)公共组织人员的个体行为概念及其特征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内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外在因素:组织的内部因素(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和外部环境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一)公共组织人员的个体行为概念及其特征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公共人1.十分懒惰;2.没有雄心大志;3.需用强制、惩罚等手段才能促使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4.金钱至上;5.有一部分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情感冲动,应担当管理的责任。1.交往需要是行为的主要动机;2.在工作的社会意义中寻找安慰;3.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比较大;4.组织领导者应当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之提高。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乐于工作的;2.控制和惩罚不是唯一方法;3.人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工作的理解和感受;4.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智谋和创造力;5.人体之中蕴藏着极.大的潜力;6.员工的自我实现倾向和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间并无冲突。1.人的需要和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动机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在同一时间有多种需要和动机,它们相互作用,可以结合统一;3.人是可变的。观看视频,思考:四种人性假设对公共人的适用性?公共人是人民的代表、公仆或代理人,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运用的主要资源是公共权力,要承担公共责任,并处于公共监督之下。需要—客观刺激作用于人们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动机—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是内部动力。行为—个体有意识的活动。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三)公共组织人员的需要、动机和行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动机,它驱使人选择目标,并进行实现目标的活动,以满足需要。需要满足后,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再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三)公共组织人员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价值观的内涵:对客观事物意义及重要性判断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回答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孟子的弟子“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gāoyáo)为士,瞽叟(gǔsǒu)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祈然,乐而忘天下。’”观看视频,掌握为什么要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公共组织人员应具有的价值观: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坚持效率效益结合的价值观;坚持民主法制的价值观。观看视频,思考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作用?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四)公共组织人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在约翰·罗尔斯(JohnRawls)的《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无知之幕(Veilofignorance)。无知之幕:意思就是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的行为管理(四)公共组织人员的价值观和行为约翰·罗尔斯(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写过《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名著,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1.激励形式单调,片面强调精神激励;2.激励缺乏透明、公正;3.激励过程迟缓、简化;4.激励缺乏竞争机制;5.激励效度低下、短暂。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三、公共组织人员的激励机制(一)传统公共组织人员激励的弊端1.利益原则;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同步激励原则。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三、公共组织人员的激励机制(二)重塑公共组织人员激励机制的原则首先,承认每个公共组织人员都有一定的物质利益,其次坚持公共组织人员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并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公共组织人员效率的提高而带动公共组织运行效率的提高所创造的无形价值将会大大超过他的报酬的增加额,但是不能导致收入差距过大。激励力量=(物质激励X精神激励)1.以利益激励为基点的责任激励;2.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目标的人员培训激励;3.以成就激励为特点的工作满意度激励;4.以惩罚激励为约束机制的负向激励。第一节公共组织人员行为管理三、公共组织人员的激励机制(三)公共组织人员激励形式的再选择以单个公共职位为管理对象,通过职位分析来明确不同职位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及相应的任职资格,然后通过职位评估等分析工具来确定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大小,在组织内部形成职位价值序列。第二节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一、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概述1.职位分类管理原则;2.公共职务常任原则;3.政治中立原则;4.功绩主义原则。第二节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一、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概述一般可分为政务类和事务类;我国公共职位类别设置职务序列(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为不同类别的公共组织人员开辟机会均等的晋升通道。同时通过增加级别数量、拉大级差,扩充级别功能,建立新的职务职级体系。公务员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的权力,并且规定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行政救济。事务类公共组织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对政党政治应采取公正超然的态度,对任何政治问题应该保持缄默,忠实地执行政府的政策,为政府服务;不允许公开自己的政治信仰或提出有关政治问题的建议;不得参加党派之争及相关的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等职。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公共组织其全部公职向全体国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获得政府职位,而不受其政治信仰、社会地位和出身门第等因素的影响,公共组织人员的任用只根据其真实的治事才能,而非其他标准。公共组织职位分类是以职位机构为基础,通过横向的职位区别与纵向的职业划分,建立起人事分类框架,为公共组织人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奠定基础。现代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标志和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之一,职位分类制度主要分为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第二节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职位分类(一)公共组织人员职位分类的含义1.公共职位分类是节制政治恩赐式任命以促进现代公共人事管理制度的基础;2.公共职位分类能够确保公共组织人员的雇用是基于能力与工作绩效的;3.公共职位分类管理能够有助于公共组织工作设计和公共组织人员职业发展规划;4.公共职位分类为公共组织绩效管理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第二节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职位分类(二)公共组织职位分类管理的意义1.公共职位的设置;2.制定职位说明书;3.确定职务;4.确定职位级别。第二节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二、公共组织人员职位分类(三)公共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1.职位分类管理更加科学,职位发展渠道更加多样化;2.聘任制比例规模逐步扩大,制度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激发;3.公共组织机构趋于合理,职位将不断走向精炼;4.公共职位发展的专业化趋势不断提升,职位之间的流动将大为减少。第二节公共组织人员职位管理三、公共组织职位管理的发展趋势公共组织群体广义上包括国家机关政府组织群体、非政府组织群体和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营利性组织群体,狭义上指作为上述群体内部存在着的次一级的推动公共组织正常运行的众多微观机构或人群集合体。由相互作用、活动、思想情绪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第三节公共组织群体管理一、公共组织群体概述(一)公共组织群体的概念和内涵内涵:公共组织群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兴趣;公共组织内部群体具有稳定结构;公共组织群体成员彼此意识到他们都是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具有工作、信息、思想以及感情上的交流;公共组织群体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个体构成,个体必须遵守群体的共同规范,具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第三节公共组织群体管理一、公共组织群体概述(一)公共组织群体的概念和内涵第三节公共组织群体管理一、公共组织群体概述(二)公共组织群体的特征力量感归属感认同感心理特征角色感第三节公共组织群体管理一、公共组织群体概述(二)公共组织群体的特征行为特征顾虑倾向在大众面前感觉不自在、拘谨,从而影响了行为的效果。按照社会要求、团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做出行为的倾向。服从倾向与他人一起工作、活动,有助于消除单调、沉闷的心理。助长倾向第三节公共组织群体管理二、公共组织群体类型及其功能(一)公共组织群体类型命令型组织群体:是由在组织结构中有直接汇报关系主管和下属人员构成的群体,一般来说,层级节制的公共体系都属于该类型。任务型组织群体:群体中的成员不一定具有官僚体系上的直接汇报关系,而是围绕特定的工作任务而建立起来的。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正式的组织结构,成员有着具体的角色规定的群体。第三节公共组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