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利用1.(2013·广东卷)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解析】C.从图中信息可知,1969年以后,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与输沙量均在减少,这是因为上中游水库的拦水拦沙。水量减少,主要是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故A错;若流域降水量增加,径流量不应该减少,故B错;若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则含沙量会显著增加,但2000年以后,明显水质变清,故D错。(2013·安徽卷)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2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C.本题运用区域地理环境图考查提取区域定位、信息提取整合与调用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综合性较强。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①错;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伏尔加河注入里海,属内流河,故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③对;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⑤对;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②对;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对地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④错;故选C项。(山东省东营市2013届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有关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②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③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④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①海陆间大循环②跨流域调水③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④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B、D。本题组考查了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第(1)题,建成大型水库后,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库区热力环流冬季增强,冬季降水增加,夏季减弱,降水减少,但由于水面增加,水汽蒸发增加,降水总体增加;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第(2)题,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3环角度看增加了水汽输送量,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2013·全国大纲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2)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解析】C、D。第(1)题,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我国华北地区,7~8月夏季锋面雨带到达华北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C选项正确。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处的干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A、B、D选项是错误的。第(2)题,两水库均在太行山南段东麓,气候类型、雨季和降水类型等自然条件应该相差不大,材料中明确告诉是进入雨季,两地中一个水库有补给水源而另一个水库几乎没有补给,两水库相差甚大,说明一定是人为因素的影响,D选项正确。(湖南三校2013届高三联考)下面甲图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2)题。(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A.a>b>c>dB.a<b<c<dC.a=b=c=dD.a>c>b>d【解析】D、B。本题组考查了河流流向、水体补给关系、等值线判读等知识。AE位于湖泊两侧,而年径流量曲线显示E处变化较小,说明湖泊对E处水量起4到了调节作用,而湖泊只能调节下游河段的水量,故EF河段由南向北流;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能反映地势高低,依上面分析可知地势南高北低,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再依据河流处潜水位弯曲情况可判断,河流处潜水位高于河流两侧潜水位,则河水补给潜水。(浙江宁波2013届高三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水文站测量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流量图,读图,完成(1)~(2)题。(1)依长江武汉站、黄河花园口站、塔里木河阿拉尔站、西江梧州站顺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明显大于乙站,主要是因为甲站()A.枯水期较明显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控制流域面积较大D.年降水量较大【解析】B、C。本题组主要考查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水文站的雨期较长,降水较多,应位于南方;再结合两者的降水量5大小和汛期出现的时间,可判断出乙水文站更靠南,为西江梧州站,甲为长江武汉站;丁水文站所在地区降水少,为塔里木河阿拉尔站;丙站降水集中于夏季,为黄河花园口站。第(2)题,甲站(武汉站)位于长江中游,控制流域面积大;乙站(梧州站)位于珠江下游,控制流域面积小。(福州市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1)上面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A.降水少B.气温低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D、B、A。本题组考查我国几大地区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第(1)题,①区的河流7、8月出现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东部季风区的河流;②出现两个汛期,且冬季有断流,为东北地区的河流;③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7、8月份气温高时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河流断流;且该地区河流流量不超过250m3/s,为西北地区的河流;④河流有两次汛期,流量大,汛期长,无断流现象,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第(2)题,据以上分析可知B项正确。第(3)题,不是每一条河流附近都有湖泊,但是降水多少肯定有,大气降水是地表水的最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是河流比较稳定而可靠的来源,可知地下水是每条河流都有的。(江苏省2012届高三二次调研)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6(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解析】D、C。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这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建设后,绿地减少,被水泥、柏油路等不透水的硬化地面所取代,降水后雨水多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或从下水道排走,下渗雨水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少。第(1)题,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2)题,城市不透水的地表阻隔雨水下渗。】(银川2013届高三月考)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7增大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因素。从材料中可看出在影响径流系数的三个因素中,降水量、蒸发量相对稳定,只有下渗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径流系数受短期降水量影响大,故不稳定径流增大,A项正确;同理,当径流系数增大,意味着下渗减少,对河流的(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增大,C项正确;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有三个,故无法确定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的原因是降水量增大,若是蒸发较大,那么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并不一定强,B项符合题意;据整体性原理可知D项正确。(2008·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课堂笔记](1)直接读图可知,该观测站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故B错;河流径流量基本和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故雨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4、5月份降水增加,但径流量并未增加,C项所述不够严密;丰水期时河流输沙量较8大,D错。(2)由图可知,该河降水集中的月份河流含沙量较大,说明该地主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故选B。(3)水土流失易导致下游输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蓄洪能力下降,河道淤积,河床抬高,不利于内河航运,还易造成决堤泛滥,故选C。[答案](1)A(2)B(3)C(2009·广东高考)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课堂笔记](1)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和流程可判断出①表示降水,②表示地表径流,③表示蒸发,数码④的图例含义为流域间循环,因此为跨流域调水。(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排水环节,既要注意防止当地污染,又要防止对下游地区造成污染。[答案](1)B(2)D(2010·合肥市检测)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9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A)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下垫面解析:全球的水平衡是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制约的,而影响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最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B)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区,大陆上的水平衡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水平衡为负值,即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南、北两极地区,水平衡都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008·江苏高考)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3~4题。3.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A)A.用水量大B.降水丰富C.干旱少雨D.污染严重解析:降水丰富不可能成为此项规划的诞生原因;规划的主要行为是收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