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斯密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三、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大卫·李嘉图于177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他所受的学校教育不多,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后来,因婚姻和宗教问题与父亲脱离关系,自己经营交易所,干得非常成功,十年之后就拥有了200万英镑的财产。功成名就后,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1799年李嘉图偶然得到一本《国富论》(可见他“师承”斯密),成为这本书的一个真正“赞赏者”。同时当时英国脱离金本位制的特定环境使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最终,他在分析、批判前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提出的问题,将经济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时代的产物1、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他出版了《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书中,他主要研究了价值理论。他以斯密的价值理论为出发点研究价值问题,力图在基本点上纠正和揭露斯密价值学说的混乱和矛盾。他坚持了耗费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并将这一原理始终贯穿在他的经济理论中。他考虑了劳动性质与价值的关系,认为各种不同性质的估价由市场决定,并且主要决定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所完成的劳动的强度。最不利条件下的劳动决定价值。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劳动总量,即不仅包括生产该商品时所需的劳动,而且包括生产用于该过程的资本物所需的劳动。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理论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是贸易自由的坚决支持者。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论对外贸易》一章中,他对苏格兰和葡萄牙的外贸进行了研究并用精彩的例子“葡萄酒”和“棉布”说明了比较成本,以及得到了贸易的结果使贸易参与国更加富裕的结论,即后来所谓的比较优势原则。这个基本思想在后来被无数经济学者们引用并发展。他还从比较耗费原则得出了与他的在贸易自由条件下和谐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理论相适应的结论。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数学逻辑性和精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发展了斯密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观点,即社会三个主要阶层最初收入的观点。他认为,地租只是从利润中扣出的部分,从而利润被说成是收入的最初的基本形式,而资本是收入的基础,即利润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这又是他在科学上取得的光辉成就之一。一、时代的产物(2、理论产生之客观必然性—李嘉图生活的社会状况)(一)、“世界工厂”(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1)原因:产业革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2)表现:①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②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原材料。(二)、“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此法,发展自由贸易。原因:(1)国外廉价原材料进不来;(2)工资、地租提高,商品成本上升。3、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谷物法”,发展自由贸易。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1、财富增长的条件阅读P12回答其中的问题(2)、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资本来自利润。(1)、必要条件:增加资本积累。(3)、降低地租增加资本积累。重点2、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阅读P13上回答其中的问题批判斯密(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1)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有交换价值;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3、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4、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阅读P13下回答其中的问题(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1)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3)、评价P13评价: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斯密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相同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可能有交换价值有时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有时由交换价值决定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不同点都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都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阅读P14回答其中的问题观点二:地租也是工人劳动的产物;观点一:工资和利润来自雇佣工人之劳动;观点三:如果工资、利润、地租都增加,但工资、地租增量少于利润,则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质揭示了三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阅读P15回答其中的问题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4)原因:真实反映工人生活水平的是实际工资,而非名义工资。(1)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期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2)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3)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人生活有下降趋势。(5)局限:工人实际工资下降不能归因于人口增长。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斯密李嘉图小结一、时代的产物(理论产生之客观必然性)1、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2、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3、“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此法,发展自由贸易。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1、财富增长的条件:逻辑框架重点2、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批判、提出、发展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1、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李嘉图之所以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巨大。具体说来,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和工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练习2、为什么说李嘉图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1)李嘉图不仅科学揭示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2)不仅提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而且认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3)总之,李嘉图不仅在继承斯密劳动价值论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纠正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观点,从而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1、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2、为什么说李嘉图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一、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一)李嘉图的经济主张李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二)李嘉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是怎样的?取消国家干预。他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李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的主张有何共同点?(三)李嘉图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主张的共同点(1)都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2)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3)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和维护公共事务上。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一)废除谷物法1、废除谷物法5、利润上升4、工资下降3、必需品下降2、外贸进口重点废除谷物法的必要性重点李嘉图认为,利润是商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后被资本家占有的部分,因此,工资高低决定利润大小。工资上升,利润下降;工资下降,利润上升。所以,要提高利润,就必须降低工人工资。他又认为,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其他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因此,要降低工资,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个人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如何才能降低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呢?李嘉图认为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贸易的扩张,从国外进口廉价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从而使国内市场上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二是通过机器改良,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本国生产的食物和必需品的价值,进而降低价格。(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阅读P17材料,思考:(1)李嘉图与斯密关于“绝对成本学说”的异同何在?(2)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照李的观点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内容:(1)原则:有利取重,不利取轻。(2)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劣中选优;(3)所有或相当多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优中选优。(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异: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各国生产相同的几种产品,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如果各国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取好处(详见P10)。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更强调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原理。他认为本着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即使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所有或相当多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仍可优中选优,选择更大的产业来集中发展,这样就都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同:都强调了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增进各自利益的必要性。(四)对比较成本学说之评价积极: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局限性在于补充: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除了社会生产力以外,影响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还有以下因素:第一,自然条件;第二,各种社会经济条件;第三,国家的政策。国际价值规律是国际范围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四)对比较成本学说之评价局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危机。实际上,它同斯密“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对现在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小结一、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一)李嘉图的经济主张(二)李嘉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三)李嘉图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主张的共同点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一)废除谷物法(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四)对比较成本学说之评价重点根据表中设定的条件,运用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观点回答下列问题。英国和葡萄牙的生产成本构成状况(单位:人劳动1年/单位产品)呢绒酒葡萄牙120140英国180150(1)以葡萄牙为例,计算比较成本。(2)根据比较成本的计算结果,说明两国间的分工格局。(3)如果维持分工前两国的产出水平(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请计算两国进行贸易所节省的劳动量。(1)以葡萄牙为例,计算比较成本。比较成本:以葡萄牙为例,呢绒的比较成本=120/180=0.67,酒的比较成本=140/150=0.93,显然,葡萄牙呢绒的比较成本要低于酒的比较成本。(2)根据比较成本的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