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2本讲内容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观看影片《濒临绝境》选段)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3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4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人口激增公元初2.3亿,1830年10亿,1930年20亿,1960年30亿,1974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短缺土壤过分流失与土地的沙漠化扩大,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矿物资源也处在衰退之中。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5对“生态危机”的反思“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生态危机”也是与传统发展观密切相联的。6“生态危机”的多重根源人口根源人类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总要消耗自然资源。人越多,消耗的资源也越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大。经济根源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的发展,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这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技术根源人类通过技术制造了自然界原来没有的、而自然界本身又很难甚至完全不能降解的有机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在环境中的积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观念根源——人类中心主义7人类中心主义8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目的论人天生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动物(更不用说植物和无生命的物体)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它们只是人的工具,人对它们不负有任何道德义务。神学目的论人类不仅在空间方位的意义上位于宇宙的中心,而且也在“目的”的意义上处于宇宙的中心。人为神而存在,万物为人而存在。灵魂与肉体二元论人是一种比动物和植物更高级的存在,人不仅有躯体,还有不朽的灵魂或心灵,而动植物只具有躯体没有心灵,充其量只是一架机器。理性优越论理性是人的本质,理性使人高于其他存在物,将自己和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理性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9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内在价值,不是我们伦理体系的原初成员,道德只与理性存在物有关;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是获得道德权利的基础,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理性和道德自律能力,它们没有道德权利;人类有权绝对支配、统治、处置自然,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10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没有内在的价值,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继承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基本主张的同时,抛弃了它的不合理之处,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内容,承认人应该伦理地对待自然,强调要从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1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这仍然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的利益和价值出发去对待自然,并不是将人与自然平等看待。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的利益和价值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缩小了自然环境概念的外延,将自然环境限制在了人类的环境之内。12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自然观13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叛动物权利论动物也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此,动物理应与人类一样享有道德上的平等,人类必须平等地考虑动物利益。生物中心主义一切生物都是神圣的,它们之间没有高低等级之分,那种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观念,只是人们主观上对生命进行的等级划分,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生态中心主义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物圈和生态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生物共同体的行为规则,平等得对待其他成员。14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大地伦理思想利奥波德在他所创立的大地伦理学中指出,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他认为,人与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因此,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应该尊重这个生态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他还强调,有机个体,包括个人,在重要性上总是低于生物共同体。[美]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15大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深层生态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大自然只具有工具价值,没有内在价值。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和纳斯等人的深层生态学等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大自然不断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就是说,大自然存在一种内在的、独立于人的价值。在人类带来价值观念之前,自然界本身就存在价值了,即使所有意识都消失了,自然界本身的价值仍将留在自然界。16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7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系统,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进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之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18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存在,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存在。19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20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有机物质,经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21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地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不能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以后,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22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23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的。传统发展观的致命缺陷在于它误认为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是不会枯竭的,即使由于短时期内资源的供给小于资源的需求,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这种短缺也会得到补充。同时,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也未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24零增长发展观——罗马俱乐部的发展观罗马俱乐部是1968年由来自西方各国几十位专家组成的一个非政府组织,他们在1972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被西方称为“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该报告指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以及污染承载能力都存在着极限,它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限制,使增长存在一个极限。如果无限制地追求增长,就可能很快达到地球上的许多极限中的某一个极限,最终使得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因此,为了避免灾难的突然降临,现在就必须自觉地抑制增长,使人口和资本保持稳定。由于《增长的极限》一书用词激烈,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零增长”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也难以推行,所以反对和批评的意见很多。25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一时利益。26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阐述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7思考题1.评述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2.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3.试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8作业题结合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发展问题的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1000字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