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教系培智教研室李晓庆一、简介•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又称为非指导性的游戏治疗,创始人是维吉尼亚-梅-亚瑟兰,其著作有:•《儿童游戏治疗》,程小危、黄惠玲翻译,台湾张老师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月1日。•《Dibs:InSearchofSelf》,1964•dibsinsearchofself•DibsinSearchofSelf,isanepicstoryofakidnamedDibswhoovercametheadversityofbeinginashell.ThisisastoryofhowDibsfightstobreakoutoftheshell•TheBookstartsoffwithDibsbeingExaminedbyhisteachersinschool.Hisbehaviorhasdrawnalotofattention.Mrs.A,asupervisorandpsychotherapist,helpsDibs.Shebelievesinorderforhimtogetoutofhisshellheneedstimeandacomfortableenvironment.SheletsDibsdowhateverhewants,sohelearnsbyhimself.DibsotherteachersweredrivencrazybyDibs.Hewouldnotlistentothem.Hewouldfightandbiteifsomeonedidsomethinghedidnotlike.Heactedidiotic,sotheteachersthoughttherewouldbenohopeforhim.Everyonethoughthewasbraindamagedormentallyretarded.•AproofofthischaracterinthebeginningwasthatDibswasinashell,hewaslockedupinhisownworld.Hewouldtalktohimself,hewouldnottalktoanyoneelse,hewouldjuststareintospace.Everyonethoughthehadn------•儿童为中心游戏治疗的对象•适应年龄3——10岁。•对于多种儿童行为障碍,例如过分退缩、叛逆、暴力倾向等,这种辅导法能产生显著的疗效;•对于面对父母离异、死亡、弟妹出生、学习适应问题,及社会交往困难等压力的儿童。•儿童为中心游戏治疗的意义•1、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儿童为本的游戏治疗理论认为儿童的偏差行为的背后原因是心理情绪上的需要(Axline,1969)。例如:安全、爱、归属感、自尊等等未获得满足。这个理论强调了要了解及洞悉儿童行为背后的情绪需要。如果老师面对偏差行为的时候,采纳这种疗法的优点,不仅能更加了解有行为障碍的学生心理脆弱之所在,更能把自己的角色进行调整:从抵御儿童的挑战变为为儿童提供情绪支援、鼓励,及爱护,从而把双方的关系由互相对立变为可以让儿童安全地依赖关系。•2、为儿童建立新经验•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强调辅导员必须与儿童建立具有治疗性的关系。这份关系是治疗的精粹,也是引发儿童转变及迈向成长的动力。这份关系的精神在于辅导员保持对儿童的新年,努力了解及认同儿童的感受、接纳儿童的限制、珍视儿童作为人的价值、并用真诚的态度给予儿童关怀等(Rogers,1961)。当辅导员运用这些态度与儿童相处时,便能把心理情绪养分传递给儿童,让儿童重新经验一份可以信赖的关系,从中感到被理解、爱护及尊重,而产生温暖、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见见延伸到辅导室以外的生活经验中。二、玩具的选择•玩具是帮助儿童将自己的内外世界与关心自己、耐心倾听的成人实现全面沟通的辅助材料。因此,心理治疗师应该为儿童来访者提供玩具,让儿童来访者能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现实生活。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儿童可以体验爱、愤怒、悲伤、恐惧、愉快等各种情感,以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表达出他们的感受和态度。这样,儿童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心理治疗师应仔细选择儿童能以多种方式使用的玩具,推动儿童自身的成长。•强调应对游戏治疗使用的玩具进行仔细选择,而不只是随便找一些玩具给儿童来访者使用。•将游戏室里使用玩具分为三个基本类别:现实生活中的玩具、表现攻击性行为的玩具、进行创作性表达和情感释放的玩具。•便携式玩具包游戏室。包括:蜡笔、纸张、未开刃的剪刀、橡皮小刀、娃娃、橡皮泥、标枪、手铐、玩具士兵、盘子和杯子、勺子、小飞机、小汽车、黑色面具、海绵球、工艺棒、管道清洗器、棉绳、电话、带有可伸入手指的手动攻击性木偶、娃娃全家福、玩具房子与家具、透明胶条、道具珠宝等。三、治疗师的任务•提供安全、不受干扰的环境•对儿童的态度诚恳•营造温暖的分为,儿童感觉被接纳•敏锐地理解儿童•及时展现儿童的情绪情感,让儿童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兰德雷斯(2002),列出一系列帮助心理治疗师理解治疗关系重点的选择性描述。–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是以目前为导向还是以过去为导向–是情感还是思维、活动–是理解还是解释–是接纳还是纠正–是儿童来访者自己决定的走向还是心理治疗师知道下的发展方向–是儿童来访者的只会还是心理治疗师的经验•心理治疗师应该为儿童来访者介绍治疗的目标:–儿童来访者将培养起对自己乐观的认识。–儿童来访者将对自己负起更大的责任。–儿童来访者将能够指引自己的行动。–儿童来访者将能够接受自己的有时以及弱点。–儿童来访者将更加独立自主。–儿童来访者将具有自己做决策的能力。–儿童来访者将表现出自我控制的意识。–儿童来访者知道何时应对生活情境。–儿童来访者将建立其内化了的是非观念。–儿童来访者将懂得信赖自己。四、实施心理治疗——原则•由儿童来访者来引导心理治疗的进程,而不需要心理治疗师,儿童来访者自己有责任安排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不针对儿童来访者身上某个具体的问题或症状。•接纳儿童来访者对现实的看法。•不能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部分采用CCPT,要想实施成功,就需要全面展开。•如果心理治疗师对CCPT失去信心,且治疗进程缓慢的情况下,引入了其他心理治疗方法,CCPT的效果将会失去。四、实施心理治疗——阶段•预热阶段(对限制进行试探、精力不够集中、从事试验性的游戏治疗活动以及对心理治疗师逐渐增强的信任感。)•攻击阶段(儿童来访者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攻击行为)•退行阶段(攻击行为减少或消失,儿童还表现出儿童期的一些行为,儿童集中精神从事反映依赖、依恋、养育问题的游戏活动。)•掌握阶段(儿童的游戏将反映出胜任能力和对情绪的控制,游戏的主题倾向于来自日常生活情境。)注:CCPT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完成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安排12次会面即可。兰德雷斯指出,少于10至12次会面的游戏治疗称为短期游戏治疗。五、终止游戏治疗•1、儿童来访者的依赖性是否减弱?•2、儿童来访者是否已经不再问其他儿童都在游戏室里做些什么?•3、通过儿童来访者的游戏能否看出主要人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4、儿童来访者看起来能否接受心理治疗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5、儿童来访者能否自我接纳并接纳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儿童来访者能否恰当地寻求帮助、表达需要?•儿童来访者能否关注自己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适的自我评估?•儿童来访者能否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儿童来访者能否以社会接受的方式来发泄和表达强烈的情绪?•在日常压力下,儿童来访者能否接受限制、规则和需要自我约束的行为?•儿童来访者能否通过艺术、音乐、戏剧等形式来正常、独特地表达自己?•儿童来访者流露出的恐惧是否现实并与年龄相符合?•刚刚处于新环境的时候,儿童来访者是否不再那么困惑而是比较有信心?•儿童来访者是否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而不是一味顺从?•儿童来访者是否变得更快乐、能够进行自我引导、并且有胜任能力?注:CCPT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如果为儿童来访者提供一个温暖、接纳、安全的环境,儿童就能自然而然地趋向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能力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