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目录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目的要求三、课堂点击四、问题探索二、教学内容五、教学小结目的要求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学习本章内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教学内容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教学内容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理论提出的背景“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1、国内教学内容邓小平打出沉重“问号”文革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7年12月26日,在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主席希尔和夫人乔伊斯时,他尖锐提出:“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时,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教学内容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民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2、国际教学内容巨大的差距与震撼1978年,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考察团最引人注目。他们看到: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名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低水头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职工只有12人。我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法国马塞尔梅尔钢铁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要7000名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名工人,相差14.5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一小时起落两架,还搞得手忙脚乱。教学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逐步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教学内容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教学内容197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2.8%;国内生产总值局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8%提高到11.5%。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教学内容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原因,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教学内容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教学内容邓小平1978年指出:“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打经济的需要”教学内容•“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202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教学内容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教学内容一、全面深化改革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务,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教学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教学内容2012.3.5习近平:改革已进深水区要敢啃硬骨头、涉险滩两会期间习近平: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学内容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教学内容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教学内容2012.12.7习近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视察深圳习近平: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教学内容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发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教学内容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在深圳登上20层高楼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态势更加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教学内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教学内容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教学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教学内容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委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何种变化,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第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教学内容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中共中央关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