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渔业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基本原理(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渔业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基本原理.1.静态成本与效益分析(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如果我们用价值来衡量损失和收益,则把损失称为成本,将收益称为效益,于是就有了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如在同一时间对若干资源配置方案进行选择,则这种方法为静态效率标准.如果某一资源配置使资源使用的净效益最大化,则资源的这一配置就满足了静态配置的标准.问题1: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成本的含义:成本是生产中的各种花费,即为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总和.•因会计核算制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显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实际的各项支出.–隐性成本:生产者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主观损失,没有外在表现.往往由机会成本说明.•机会成本是指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生产者选择了收益最大的用途后,所必须放弃的该种资源用于其它方面所产生的最大收益.问题1: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会计成本:生产中的实际花费,可以用账面反映,也称为显性成本;–经济成本:是一种预期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即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学中的成本指经济成本.问题2:短期成本分析•短期总成本(short-runtotalcost,STC)–总固定成本(totalfixedcost,TFC),是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固定投入而支付的成本,主要包括地租,利息,厂房设备的折旧及保养费,财产税,保险费以及常备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等.–总可变成本(totalvariablecost,TVC),为使用的可变投入支付的成本,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原材料费以及燃料动力费等.–总成本(totalcost,TC)生产一定量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问题2:短期成本分析•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averagecost,SAC):平均单位产量的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AFC),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AFC=TFC/Q(Q)为产量–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AVC),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TVC/Q=(pl×L)/Q=pl/(Q/L)=pl/AplApl为可变要素平均产量问题2:短期成本分析•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marginalcost,SMC)最后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额,等于短期总成本增量△TC与产量增量△Q之比.SMC=△TC/△Q=(△TVC+△TFC)/△Q△TFC=0SMC=dTC/dQ=dTVC/dQ=d(pl×L)/dQ=pl×dL/dQ=pl/MplMpl为边际产量SMC=SAC,微观经济学上,形成收支相抵点,不存在超额利润,但获得了经济利润(或正常利润),该点也称为经济能量点。问题3:长期成本分析•长期总成本(long-runtotalcost,LTC),长期生产某一产量所支付的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因采用的生产规模不同而不同.随产量的增加,先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接着在转折点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但与短期的总成本不同,其曲线形式始自原点.•为什么?问题3:长期成本分析•长期平均成本(long-runaveragecost,LAC)是长期中单位产品所负担的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样,均为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但其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后者由于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前者因规模可以调整,而比后者变化平缓.问题3:长期成本分析•长期边际成本(long-runmarginalcost,LMC)在能够改变所有投入使用量的情况下,由最后一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长期与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变化规律一致.•长期与短期的变化规律一致,但成因不同:•前者→规模•后者→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或者说是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要素上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对这一规律的正确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随着可变要素的连续增加,边际产品变化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变为负数的全过程。递增是因为固定要素在可变要素很少时潜在效率未发挥出来。一旦固定要素潜在效率全部发挥出来了,边际产量就开始出现递减。这个规律的意义在于:当一种要素连续增加时,迟早会出现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而不是规定它一开始就递减。•其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适用于可变要素比例的生产函数。如果要素比例是固定的,这个规律也不成立。•最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若技术水平发生变化,这个规律就不存在。在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正是没有考虑到长期的技术进步,错误地预计了人口增加带来的后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最后反而引起总产量的减少,那么,对厂商来说就有必要了解可变要素的最佳投入量。这就涉及到对产量三个阶段的分析。第二章渔业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基本原理.1.静态成本与效益分析(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问题1:收益的概念•总收益(totalrevenue,TR)从一定量产品的销售中得到的全部收入.TR=平均收益(AR)×销售量(Q)=单位商品售价(p)×销售量(Q)•平均收益(averagerevenue,AR)•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MR)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能增加的收益.MR=总收益增量(△TR)/销售增量(△Q);当销售增量△Q→0,则有MR=dTR/dQ问题2:价格不变下的收益•前提: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个别厂商:价格的接受者–只能在既定的价格条件下出售任意数量的商品–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就是这个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的卖价既等于平均收益,也等于边际收益.问题2:价格不变下的收益•消费者:价格的接受者–只能按照不变的市场价格购买任意数量的商品–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是无穷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曲线,其在纵轴上的截距为该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所确定的价格•dd=MR=AR=p问题3:价格下降状态下的收益•条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厂商的产量,其市场价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单位产品的平均收益仍等于卖价,并随其下降而下降–边际收益比平均收益下降的快(?)–在价格下降的状况下,总收益呈递减趋势增加,当边际收益等于0时,总收益达到最大,当边际收益由0变为负数时,总收益下降问题4:利润最大化的决定原则•厂商的目标为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合理的,基本接近于事实的假设–经营的目标不是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利润最大化–当然,采取的手段会在短期内掩盖这一目标: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创造或保持一种良好的社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保持满意的财务状况,建立融洽的劳资关系等。问题4:利润最大化的决定原则•微观经济学中的利润π•π=总收益TR-总成本TC=TR-(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正常利润(Normalprofits)是指企业能够维护经营的最低限度的利润。在微观经济学中,正常利润是作为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样,按照“收入-成本=利润”的定义,正常利润就不算利润。微观经济学中所谓的“利润”,实际上经常是指超额利润。•正常利润的决定类似于工资决定,它是由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在一个厂商中发现市场机会,并安排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以获利的才能。由于企业对于企业家才能这种要素的需求水平较高,而这种特殊才能的供给缺乏弹性,因此,其价格或正常利润水平高于一般工资水平。问题4:利润最大化的决定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概述•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这里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问题4:利润最大化的决定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推导–对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用数学推导加以证明:–设π为利润,Q为厂商产量,TR为厂商总收益,TC为厂商总成本,则–π(Q)=TR(Q)−TC(Q)–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问题4:利润最大化的决定原则•而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收益MR,同样,就是边际成本MC。所以,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极大。••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还要求π的二阶导数为负数•••它表示,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要大于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为正值,而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为负值。•所谓的“正常利润”,是指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管理才能支付的报酬。显然,这个叫做“正常利润”的东西就是自己给自己的薪水,属于所谓的隐成本的一个部分。因此,根据利润的概念定义,利润即经济利润不包含正常利润在内。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部分,是要从收益中扣除的一个方面。•隐成本其实不是成本,因为没有丧失所有权的实际支付发生,而是属于一种收益。厂商自己给自己发薪水,薪水高低当然是自己确定,自己说了算。如果我们前面所说的厂商不会亏待自己的心理学规律还在起作用,如果厂商还是理性人,厂商势必要让自己的薪水越高越好,因为他自己有这个权力。有动机有条件就会有结果。但是,这个名为正常利润实为自己给自己的薪水不是可以无限高的,它最大不会超过收益和显成本的差额,再高也得不到,是无为妄想•如此,我们就看到了,隐成本和正常利润的概念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是相互抵触的。这种抵触来自于对隐成本和正常利润的概念定义之中,因为正常利润是厂商自己实在的收入,他就希望这个实惠越大越好,这就出现了两个目标:追求正常利润最大化还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这又是一个两难决策。•假如正常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合理的目标,则经济利润最大化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了。厂商只要将所有的经济利润命名为自己的正常利润就可以了,即便是经济利润为零也无所谓。只要放进厂商自己的口袋里,你冠之以什么名称都无所谓。•然而,厂商自己对这个问题一点也不糊涂,厂商的利润概念和他豢养的军师的利润概念不同,而是包含所谓隐成本在内的实实在在的所有收入。玩这种巧立名目的把戏厂商们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厂商知道经济学在这方面的学术卖弄,但是这个看起来似乎令主人厌恶的卖弄也同时给主子提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