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非口服给药的吸收注射给药•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注射方法有静脉、肌内、皮下、鞘内、与关节腔注射等数种–除关节腔内注射及局部麻醉药外,注射给药一般产生全身作用。–注射部位不同,所能容纳的注射液容积,允许的药物分散状态及药物吸收的快慢不同。注射给药•静脉注射–首先被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中的血液稀释,由此进入心脏并进一步泵入肺,最后进入动脉和靶器官。–生物利用度为100%。迅速注射后4min内血药浓度达到最大–静脉注射的容量一般小于50ml。当药物的半衰期小或需要大容量(100~1000ml)给药时,可以静脉滴注给药。–肺首过效应•部分药物在肺中可能被巨噬细胞和代谢酶降解、排泄或贮存,静脉注射的药物不一定能够完全到达作用部位,该现象被称为“”。肌肉注射–应用广泛•肌内注射给药比静注简便安全,比皮下刺激性小–药物经肌内注射有吸收过程•血管丰富.1000根毛细血管/mm2•毛细血管壁是具有微孔的脂质膜,药物以扩散和滤过两种方式转运,通过速度比其它生物膜快•一般认为脂溶性药物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水溶性药物中分子量小的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孔隙快速扩散进入毛细血管•水溶性药物吸收低于脂溶性药物•分子量很大的药物,只能以淋巴系统为主要吸收途径,吸收相对较慢。肌肉注射–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一般吸收完全,有一些药物肌内注射后吸收缓慢而不完全•以水为溶媒的吸收快,油溶液或混悬剂吸收慢•注射部位•血流量愈大,吸收愈多•存在肺首过效应皮下与皮内注射•皮下–由于皮下组织血管比较少,血液流动的速度比肌肉组织慢,故皮下注射药物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有些甚至比口服慢。–需要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采用皮下注射。–皮下注射量不宜过大,1-2ml•皮内–将药物注入真皮–注射一般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用。其它部位注射•动脉注射–可使药物直接进入作用部位–无肺首过效应–危险性大,少应用。–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者器官使用其它部位注射•鞘内注射–可用于克服血脑屏障。•药物经血流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时,可能要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腹腔内注射–以门静脉为主要吸收途径,药物在向组织分布前首先通过肝脏后才转运至全身,因此很多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影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多用于动物实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血管外注射时,注射部位的血流状态影响•血流丰富部位药物吸收快。上臂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对于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者油溶媒注射液,淋巴液的流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肌肉注射后,注射单位的按摩与热敷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运动可以使肌肉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药物的吸收加快。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大的药物以淋巴系统为主要吸收途径•难于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细孔•3nm–分子量小的药物进入毛细血管–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对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毛细血管的膜孔可以通过200-800分子量的药物–对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能够影响吸收。–药物与体液中的蛋白质大分子结合,能够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剂型因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速度是药物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按以下次序排列:–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溶液型注射剂•大部分注射剂是药物的水溶液,很快被吸收。•一些水难溶性药物采用乙醇、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等非水溶媒或混合溶媒制成注射液时,注射入肌肉组织后,溶媒被体液稀释析出药物沉淀。–这类注射剂注射后小部分溶解的药物较快吸收,大部分药物以固体状态滞留在组织中缓慢地吸收,有可能使得药物吸收不规则或不完全。溶液型注射剂•一些药物的注射剂为了使药物溶解或稳定,其注射液pH偏离生理条件,肌肉注射后在组织液的pH下析出沉淀.–如苯妥英钠可溶于水,但为了增加稳定性用含丙二醇40%和乙醇10%的混合溶媒溶解并调节pH至12,肌肉注射时析出沉淀,一次注射吸收过程长达4—5天。•油为溶媒的注射剂注射后,溶媒与组织液不相溶,在注射部位形成储库,药物从油中分配至组织液中缓慢释放。溶液型注射剂•增稠–注射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等高分子物质或油溶液中加入单硬脂酸铝,使溶液粘度增加,肌内注射后,药物向组织扩散速度减慢,延长了药物的吸收,起到长效注射剂的作用。•借助淋巴转运达到长效、靶向作用–大分子物质或者结合物混悬型注射剂药物混悬于油中药物溶解于油中溶于组织液分配进入组织液药物溶解于组织液扩散分配药物被吸收溶出影响因素•药物的结晶状态与粒径大小等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快慢。•混悬型注射液中助悬剂增加了注射液的粘度,延缓药物的吸收。•混悬型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等其它附加剂,亦会影响吸收,其作用与口服混悬液类似。混悬型注射剂•静滴或静脉注射混悬型注射剂后,药物微粒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主要分布在肝与脾。•油混悬液一般用于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可长达数星期至数月。•给药方式–动脉、静脉、腹腔注射乳浊型注射剂•乳浊型注射剂(O/W型)静脉注射后,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乳滴,脂溶性药物富集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丰富的脏器,如肝、脾、肺、肾等。–适用于治疗肿瘤的淋巴转移和淋巴造影等•乳浊型注射剂还可作为长效注射剂–吸收过程中药物需从内相向外相转移,延缓了药物的释放,起到长效作用。19第二节皮肤给药•皮肤的构造与药物的转运–皮肤的构造–正常人的皮肤表面18000cm2。–皮肤是由表皮、活性表皮层、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厚度在0.4~5mm之间。–表皮是药物渗透的主要屏障---角质层–活性表--皮层透明层、粒层、棘层及基层。•为水溶性环境是脂溶性药物的渗透屏障–真皮层、皮下组织•丰富的血管,不形成吸收屏障20皮肤的构造2122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制剂药物通过表皮通过附属器角质层毛囊汗腺皮脂腺毛细血管吸收真皮释放23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角质层–皮肤的角质层除去后,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数10倍至数百倍•皮肤对药物的代谢–在酶作用下氧化、水解、结合、还原–代谢作用比较小–也有前体药物的设计•茶碱、甲硝唑等,设计为脂溶性前体,提高渗透性,经皮代谢成母体进入血流。•药物在皮肤内能够形成积蓄–部位是角质层–延长药效24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药物通过角质层经过两种途径扩散--主要是分子型药物–通过细胞间隙--主要途径•面积小,但结构疏松,其中蛋白占70%并形成基本骨架,其中镶嵌大量类脂质形成多层双分子层排列•渗透阻力是类脂--除去类脂,扩散明显,•透皮促进剂主要改变脂质双分子层结构,提高流动性。–通过细胞膜扩散•角质层是一种致密的交联蛋白质网状结构,细胞内是大量的微丝蛋白和丝蛋白的•不利于药物扩散,但面积大,能作用于蛋白质的促进剂,对药物渗透影响较大。•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主要是离子型药物–毛囊、汗腺、皮脂腺25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生理因素–个体的皮肤差异影响–不同的部位皮肤的渗透速率不同。•主要是因为角质层的厚度及附属器的密度不同引起–皮肤的水化能够改变药物的渗透性•水化的角质层密度降低,渗透性变大•对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明显–病变的皮肤对药物的通过性也不同–皮肤的温度升高有利于药物渗透26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剂型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分子的大小–分子量小的药物容易透过。分子量大于600不能自由通过角质层。•低熔点、油/水分配系数适当者易通过–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易进入角质层,因而透皮速率大。–脂溶性太强不易通过活性表皮和真皮层–药物的透皮速率与分配系数不成正比关系。•药物分子型易通过生物膜27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剂型因素–给药系统的性质•不同的剂型,药物释放的能力不同。药物从给药系统中越容易释放,则越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溶解与分散药物的介质非但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有些亦会影响皮肤的渗透性。–不同介质对药物亲和力不同,影响药物在给药系统与皮肤之间的分配。药物在介质中溶解度大意味着药物与介质的亲和力大,使药物在皮肤和介质之间的分配系数降低,因而会降低透皮速率。•pH对有些药物的影响28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剂型因素–透皮吸收促进剂–除了少数的剂量小和具有适宜溶解特性的小分子药物之外,大部分药物的透皮速率满足不了治疗需要。•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作用于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能够溶解角质层的类脂,影响药物在皮肤内的分配–促进皮肤的水化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作用于角质蛋白•促进剂有表面活性剂、保湿剂29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剂型因素–离子导入技术•针对离子型药物经皮肤附属器转运•在电压的作用下提高扩散的动力•有些大分子的多肽和蛋白质的药物可以经此方式吸收30Neweropportunities?-MicroneedlesNeweropportunities?-Microneedles•Thinnerthanhumanhair•Cangivelargemoleculeslikeinsulin,vaccines•Painless第三节粘膜给药•一、口腔•口腔粘膜的给药可以发挥局部或者全身的治疗作用。–局部作用剂型多为溶液型或者混悬型漱口剂,气雾剂、膜剂、口腔片膜剂等,用于治病口腔溃疡、细菌或者真菌感染。–全身作用常采用舌下片、粘附片、贴膏。口腔粘膜的结构与生理•粘膜的类型–口腔粘膜总的面积是200㎝2,不同部位的粘膜结构、厚度和血流供应不同。–依其结构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粘膜:•咀嚼粘膜:在硬腭和牙龈表面。•内衬粘膜:覆盖在除舌背部外的口腔组织表面•特性粘膜:表面有角质化和未角质化的上皮。–颊粘膜和舌下粘膜上皮均未角质化,表面积为50㎝2和26㎝2,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口腔粘膜的结构与生理•口腔的循环–口腔粘膜的血流量比较大,不会形成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从口腔吸收的药物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分泌液–口腔粘膜表面覆盖一层0.07-1.00mm厚度的唾液层,唾液的分泌量因人而异,并且具有时间的差异性。–唾液PH值为5.8-7.4。其中含有粘蛋白,可以在口腔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角质化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口腔粘膜的渗透性介于皮肤和小肠粘膜之间–药物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影响口腔粘膜给药的最大的因素是唾液的冲刷作用。–口腔中的酶对于一些药物可以被代谢失活。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剂型因素–口腔粘膜给药作为全身作用主要是通过舌下粘膜和颊粘膜吸收。•舌下粘膜的吸收速度快,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但是容易受唾液的冲刷作用,药物停留时间短,因此要求舌下给药的剂型药物溶出速度快、剂量小、作用强。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颊粘膜给药剂型因素–颊粘膜给药的表面积大,药物的渗透能力差于舌下粘膜,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给药–受口腔中唾液冲洗作用小,能够在粘膜上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大多属于被动扩散。•药物可以通过细胞内和细胞间两种方式透过口腔粘膜。–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透过途径。•亲脂性药物通过细胞内途径•亲水性药物通过细胞间亲水性孔道。•由于细胞间质的表面积小,渗透的路径曲折,药物的渗透的速度低,吸收较慢。二、鼻粘膜给药•鼻粘膜给药多用于局部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药物通过鼻粘膜给药可以获得比给药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某些难以人鼻粘膜吸收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通过加入吸收促进剂,能够提高鼻腔吸收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麻醉用药、多肽类药、抗生素、心血管、止咳平喘、激素类药、免疫制剂、改善循环的药物如前列地尔、依前列醇、一氧化氮(NO)底物或供给物、解热止痛药等。•最近中药的鼻腔给药发展也很快。–剂型•微球制剂、凝胶制剂、粉末剂、喷雾和滴鼻剂鼻粘膜给药•优点:–鼻腔粘膜表面积为150cm2。–在呼吸区内粘膜表层上皮细胞皆有许多微绒毛,与小肠绒毛相似,可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鼻粘膜上皮下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淋巴毛并且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吸收–可以避开肝脏的首过作用、消化道的粘膜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鼻腔内给药方便•不是所有药物均可以从鼻腔吸收,也不是所有能从鼻腔吸收的药物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