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典文学(秦汉文学部分)杨雪片头2中国古典文学(汉魏六朝部分)杨雪片头3必读书目:《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袁行霈等4)《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等3)《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郭绍虞2)《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王运熙、顾易生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6)《古文观止》(吴调侯、吴楚材)必读书目4《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逯钦立)《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史记》(三家注司马迁)《古诗源》(沈德潜)《昭明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郭茂倩)《古诗十九首集解》(隋树森)必读书目5《汉书》(班固颜师古注)《陶渊明集(注)》(逯钦立)《世说新语》(刘义庆)《搜神记》(干宝)《文心雕龙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韩泉欣)《诗品集注》(曹旭)《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必读书目6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大杰3)《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游国恩等4)《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郭绍虞4)《中国古代文论》(华中师大出版社李建中)《中国文学史话》(吉林人民出版社郭杰等)参考书目7《历代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吴组缃4)《中国志怪小说选译》(宝文堂书店刘永濂译注)《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柳诒徵2)《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天津社科李泽厚)《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中国社科苏珊·朗格)《诗论》(三联书店朱光潜)参考书目8绪论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二章汉赋第三章司马迁及《史记》第四章汉乐府民歌第五章《汉书》及东汉散文第六章东汉文人诗第二编秦汉文学(前221-220年)9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生成的背景、社会条件一、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二、献纳辞赋的风气三、文化机构(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四、游学、游宦风气的兴盛绪论10内容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的理想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艺术特色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人的独立和依附从浪漫到现实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多元化态势11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一、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二、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三、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四、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五、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12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文学样式代表样式汉赋叙事散文大发展五言、七言诗的酝酿、产生文学分期一、初创期:高祖—景帝二、全盛期:武帝—宣帝三、中兴期:元帝—东汉和帝四、转变期:安帝—灵帝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13第一章秦及西汉前期散文※第一节《吕氏春秋》※第二节李斯的散文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第一章秦及西汉前期散文14秦文学概述一、政治背景: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及历法。二、文化背景:1、“焚书”“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2、“坑儒”曾一举坑杀了儒生460多人。秦文学概述115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从小和母亲在赵国作人质,13岁回国继承王位,22岁独立执政,清除嫪毐(laoai)党羽,免去吕不韦相职。在李斯等协助下,用了十年时间吞并六国,前221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号为始皇帝。即位不久便开始出游寻找长生不老之方。前210年,病死在沙丘(今河北省),神仙梦告破。秦始皇简介三、文学状况1、刻石文前220--前210年,秦始皇共进行五次大巡游,留下《峄山刻石》、《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之罘刻石》、《碣石门刻石》等。大都出自李斯之手,多为歌功颂德之作。☛“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2、《吕氏春秋》3、李斯的散文秦文学概述2174、诗歌:“《琴引》者,秦时屠门高之所作也。秦为无道,奢侈不制,征天下美女以充后宫。乃纵酒离宫,作戏倡优,宫女侍者千余人。屠门高见宫女幼妙宠丽,于是援琴而之……,曲未及终,琴折柱摧,弦声不鸣。舍琴而更援他琴以续之。”--《琴苑要录》三、文学状况秦文学概述318《琴引》:洒坐俱勿往,听吾琴之所言。舒长袖似舞兮乃褕袂何曼,奏章而却逢兮愿瞻心之所欢,借连娟之寒态兮,假卮酒酌五般,泣喻而妖兮纳其声声丽颜。长ƀ兮叹日骑,美人旖旎纷嬆,枻(yi去)霜罗衣兮羽旄,夜褒圭玉珠参差,妙丽兮被云髾。登高台兮望青挨,常羊啖还何厌兮归来?※歌词借怜惜美人歌舞娇态,反映后宫女子幽愁怨旷之情;借对美人衣着装饰的描述,表达了对秦始皇骄奢淫逸、暴虐统治的愤恨。歌词绝非谏辞,而对始皇的行为进行讽刺,歌词绵里藏针,内含锋芒。琴引诗19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东巡留下的邹峄山石刻拓片。秦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峄山石刻拓片20第一节《吕氏春秋》第一节《吕氏春秋》(前239年)体例:秦统一以前,由秦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撰而成,由12纪(60篇)、8览(64篇)、6论(36篇)组成,又称《吕览》,共20余万字。编著目的:集腋成裘博采众说之长,纳入到一个体系当中,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活动做理论上的论证。“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之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用众》21第一节《吕氏春秋》思想:被称为“杂家”,认为它是先秦以来各派思想的折衷和调和,以儒学为中心,兼以先秦各家学说:道、墨、法、农、阴阳。写作特点: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明晰生动,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察今》中的《刻舟求剑》、《引婴投江》);文字质朴简练,条理清楚;缺乏脉络相通、首尾一贯。22第二节李斯的散文“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一、生平(?—前208年):楚国上蔡人。受业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入秦作了吕不韦的舍人。是秦统一后的第一任丞相,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多出自李斯。始皇死后,遭赵高诬陷,被二世下狱,“诛三族”,遭“车裂”而死。有《谏逐客书》、《论督责书》、《上秦始皇焚书奏议》、《上二世短赵高书》等散文,是秦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二节李斯的散文123二、代表散文:《谏逐客书》(前237年)体例:书信体内容:劝谏秦王取消逐客令,要有度量容纳各国人才。论辩层次:采用战国纵横家的论辩方法,列举大量确凿的史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先叙述秦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以各种非秦地所产却被秦人喜爱的事物为例,攻破秦贵族的“非秦不用”的论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最后说明了“逐客”的严重的危害是“籍寇兵而赍盗粮”,必然导致秦政权的危亡。结局:秦王心悦诚服,当即收回逐客的命令。李斯的散文224艺术风格:1、议论驰骋,气势奔放;晓之以理,说之以利害;2、排比铺陈,富于文采;首尾呼应,条理清晰;3、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趋向于骈偶化,被后人称为“骈体初祖”。例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的散文325三、李斯的悲剧结局: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是对死亡的不动声色,对生命的大彻大悟,生命最后时刻的调侃和黑色幽默;★以狂狷的方式对其追逐权力的终身选择所进行的彻底的全面否定;※西晋陆机: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东门犬”与“华亭鹤”的时代意义李斯的悲剧结局26西汉初期文学概况一、社会状况初五、六十年间,国家经济困难,统治者尊黄老之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较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封建政权。二、社会思潮比较自由活跃,存在着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余波。三、文学状况许多作家关心国家和社会问题,促进了政论散文的发展,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后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初期散文还有《淮南子》及刘向的散文;还有韵文:楚声短歌及乐府诗等。西汉初期文学概况27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一、生平:(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荀子的再传弟子,师事张苍。“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又“颇通诸子百家之书”,22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1年后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到诋毁和排挤,被贬为梁怀王太傅。前169年,梁怀王出猎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1年后抑郁而死。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128贾谊--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双,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29二、著述《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58篇,刘向录为《新书》,多散佚。主要有:《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三、代表政论散文:《过秦论》☺“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刘向(《汉书·贾谊传》引)☺鲁迅先生曾称赞此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堪称“西汉鸿文”。贾谊的政论文230☆内容总结秦朝兴亡的历史教训:人心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应实施仁义,注重教化。“此篇论秦取天下之势,守天下之道。”--方苞“《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金圣叹“《过秦论》乃论秦之过。三篇中此篇最为警健,秦之过止在结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林云铭贾谊的政论文331秦创业——雄心勃勃秦日盛——所向披靡秦统一——势如破竹论述层次秦灭亡——一败涂地(叙事)(议论)秦教训—不施仁政32☆写作特色:1、文势纵横捭阖,浩瀚恣肆,加强了说服力;2、运用渲染、比衬、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如:写六国人才众多,“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却为秦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但这个“席卷天下”、“威振四海”的王朝,却在“率散乱之众数百”的陈涉“奋臂大呼”下土崩瓦解。通过比衬,突出了秦代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3、文章铺张扬厉,感情倾诉酣畅淋漓,笔锋犀利,言辞激切,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33☆地位与价值影响了当时一批著名的散文家,形成了汉初政论文雄奇的文风,同时对后世政论文也有很好的影响,被视为千古绝唱、权衡文章高下的标准,尤其对唐宋政论文的影响更大。☺“贾生谋虑之久,非策士所能道:经制之文,非经生所能道。汉臣后起者,得其一支一节,皆足以建设朝廷,擅名当世。然孰若其笼罩群有而精之哉!”——刘熙载☺“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左思《咏史》贾谊的政论文434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1、《淮南子》: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召集门客编成,21篇,十几万字。原称《淮南鸿烈》,即认为此书包含宏大光明的道理,为汉代治国法典。以道家思想为主杂以各家之说,其重点在于“纪纲道德,经纬人事”(《淮南子·要略》)。行文排比铺张,繁富有序,语言华丽生动,长于运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保留下来许多史料和神话,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最后一部战国诸子式的著作,出现在完成思想统一的武帝时代,具有象征意味。2、董仲舒的《贤良对策》三篇,政治上提出革除秦弊、德刑并用、重视德治的主张,思想上提出推尊儒术、抑黜百家的学说。成为古代著名的政论文章。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135刘向(前79-前8):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少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字子政,本名更生。12岁任辇郎,20岁升为谏大夫。后迁光禄大夫,受诏校《五经》秘书。作为西汉大经学家和文学家,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刘向简介及画像363、刘向的著作:☆在古代典籍的整理编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每校毕一书都编目记录,还为许多书撰写书录,如《战国策书录》、《管子书录》、《孙卿书录》等,都是很好的散文。☆著有《说苑》、《新序》、《列女传》等书,杂举前代群书轶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许多篇目富有小说意味,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列女传》共七卷,述前代妇女事迹104则,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