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病理学冠心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发达国家居首位发病率:我国心、脑血管病复合在一起,则发病致死率仍为第一位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正常结构的简要复习内膜中膜外膜一、概念1、动脉硬化A内膜或中膜组织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导致A壁增厚、变硬的病理现象。主要包括细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动脉粥样硬化。2、细动脉硬化是指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见于各种高血压,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3、动脉中层钙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病变累及中等动脉,表现为中膜组织变性、坏死,继而发生钙化。它不引起血管腔狭窄,不产生明显症状,我国极罕见。一、概念动脉粥样硬化(AS)一组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大)动脉和弹力肌型(中)动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深部成分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临床表现:心、脑等缺血症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中风。常见于中老年人,以40――50岁发展最快,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病因不甚清楚,目前认为存在一些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危险因素1、高脂血症最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与AS发病的关系血脂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LDL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输送胆固醇到周围组织的运载工具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氧化LDL(ox-LDL)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被巨噬细胞吞噬,促使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作用动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将其运输到肝脏在排泄到胆囊的作用抗氧化作用,防止LDL氧化抑制LDL与内皮细胞受体结合而减少其摄取AS发生脂蛋白渗入内膜,同时单核细胞粘附并迁入内膜、血小板粘附、SMC迁入内膜内膜通透性增加2、高血压血压升高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和冲击作用血管壁的损伤和功能障碍3、吸烟:血中CO增高内皮细胞损伤血中LDL氧化促进单核细胞进入内膜,转为泡沫细胞激活致突变物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吸烟促进AS发生4、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症5、遗传因素CHD的家族聚集性倾向提示遗传因素使AS发病的危险因素;多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摄取、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有多种学说学说:损伤应答//脂质浸润//单核细胞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壁脂质代谢保持动态平衡血浆中过量脂质,尤其是胆固醇和胆固醇脂进入并沉积在动脉内膜,超出动脉壁清除能力,即形成脂质浸润,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动脉硬化。部分经中膜到外膜进入淋巴管输出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脂磷脂甘油三脂↓部分利用脂质浸润动脉内膜的机制动脉内膜的损伤内膜损伤,使内皮间隙增大或剥脱,脂质大量浸润损伤刺激,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刺激内膜及中膜中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吞噬脂质,成为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增生的平滑肌细胞还产生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等,与细胞成分一起共同构成初期的粥样斑块泡沫细胞增生脂质载脂蛋白脂蛋白单核细胞细胞外基质胶原等泡沫细胞坏死崩解粥样坏死物SMC三.病理变化(一)好发部位好发部位:受累血管主要为大(弹力型)动脉及中等(弹力肌型)动脉病变以受血液冲击力最重的部位为重——如主动脉后壁、分支开口处(二)基本病变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1、脂纹肉眼:黄色点状或条纹状(长1-5cm,宽1-2mm),平坦或微隆起于内膜的病变光镜:内膜下有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转归:脂纹最早出现于儿童期,是一种可逆性变化,并非所有的脂纹都必然发展的纤维斑块2、纤维斑块脂纹发展而来肉眼:内膜表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色或灰黄色,后转变为瓷白色光镜表层:纤维帽深层:纤维帽下方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炎细胞3、粥样斑块纤维斑块深层细胞坏死发展而来肉眼:灰黄色斑块,向内膜表面隆起并压迫深部中膜,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黄色糜粥样物光镜:纤维帽深部有大量粉染无定形物质,并可见胆固醇结晶底部及周边可见肉芽组织、少量的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中膜因斑块压迫、SMC萎缩、弹力纤维破坏而变薄4、继发性改变斑块内出血--闭塞,血流中断斑块破裂--粥瘤性溃疡、胆固醇性栓子,栓塞血栓形成--血管腔阻塞,梗死;血栓脱落,栓塞钙化--动脉壁变硬变脆,易破裂动脉瘤--大出血血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器官缺血性病变(三)主要动脉的病变1、主动脉粥样硬化部位: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病变由重到轻: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病理变化:各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均可见到对机体影响: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动脉瘤(腹主动脉):致命性大出血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部位:颈内动脉的起始、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对机体影响:血管管腔狭窄、闭塞及血栓形成脑动脉狭窄――脑萎缩脑动脉闭塞――脑梗死脑动脉瘤――致命性脑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部位: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端,其次弓形动脉和叶间动脉对机体的影响动脉狭窄――肾组织缺血,顽固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斑块合并血栓――肾组织梗死梗死灶机化――遗留大瘢痕,多个瘢痕可使肾脏缩小,引起AS性固缩肾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部位:下肢动脉最重对机体的影响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下肢萎缩动脉腔完全阻塞又不能建立侧支循环――足趾部干性坏疽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肠梗死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硬化中对人体威胁最大的疾病病变分布特点左支多于右支;大支多于小支;同一支的近端多于远端,主要累及在心肌表面走行的一段检出率及严重程度: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斑块多发生于血管心肌侧,呈新月形,使管腔呈偏心性狭窄。后果引起心肌缺血及相应的心脏病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念: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60岁时,男女;60岁后男女发病率相近临床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有临床症状或有下列证据:如: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或病理检查显示有心肌缺血表现二、心肌缺血、缺氧的原因和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50%继发病变使血管腔迅速狭窄甚致阻塞心肌耗氧量剧增各种原因导致心肌负荷增加三、冠心病临床表现(一)心绞痛概念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二)心肌梗死1、概念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较大范围心肌缺血性坏死。2、原因继发血栓形成或斑块内出血持续性痉挛所致3、临床表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不能完全缓解出现并发症如心衰、心律失常等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检查:GOT、GPT、CPK(磷酸肌酸激酶)及LDH升高进行性的心电图改变4、梗死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的关系好发部位:左心室需氧量大,供应左心室的冠状动脉分支最常发生粥样硬化,因此梗死部位最常见于左心室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及心尖50%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室侧壁膈面及左心房15%-20%左冠状动脉旋支及其它左室后下壁室间隔后1/3右心室25%-30%右冠状动脉5、心肌梗死的类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侧1/3的心肌,波及肉柱及乳头肌常表现为多发性和小灶(0.5—1.5cm)坏死。不规则的分布于左心室周围,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呈环状坏死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层或未累及全层而深达室壁2/3以上(可称为厚壁梗死)心肌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病灶较大,直径在2.5cm以上透壁性心肌梗死6、病理变化动态演变过程,为贫血性梗死梗死6h内:肉眼:无变化光镜:心肌纤维呈波浪状和肌质不均梗死6h后肉眼:坏死心肌呈苍白色,8―9小时后呈土黄色光镜:心肌纤维呈早期凝固性坏死改变,核碎裂、核消失,肌质均质红染或不规则粗颗粒状梗死7天梗死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开始出现肉芽组织梗死2周后梗死区机化,灰白色瘢痕组织取代7、并发症及后果•心力衰竭:因梗死心肌丧失收缩力或因累及二尖瓣乳头肌•心脏破裂:梗死灶软化后承受不住心内压力而破裂,引起心包填塞•心室壁瘤形成:梗死及其形成的瘢痕强度下降,受心内压力作用向外膨出,即形成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梗死处心内膜粗糙引起•心源性休克:梗死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的结果•急性心包炎:梗死累及心外膜所致•心律失常:梗死累及传导系统所致冠状动脉性猝死是心源性猝死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猝死: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性死亡。临床表现:常有诱因,患者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或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迅速昏迷。可立即死亡或在1-几小时内死亡第二节高血压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的改变,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一、概述正常血压:波动较大,一般140/90mmHg高血压:体循环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临床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分类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出来时称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其原因不明了;也称高血压病或特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80-90%,下面主要叙述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30――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病程长、症状显隐不定,不易坚持治疗;晚期引起左心肥大、双肾萎缩、脑出血等并发症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机理都不清楚一般认为: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病因1、遗传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家族性是多基因遗传缺陷,其详细机制尚不清楚但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其血压调节的多个环节都存在异常,包括:交感神经中枢血管壁上的压力及化学感受器肾脏的水钠排泄等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中发生的短暂而剧烈的恶性刺激长期生活或工作在紧张的环境中,易诱发高血压饮食也与高血压发生有一定关系,长期进食高钠食物及K+、Ca+摄入不足可促进(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有多种学说动脉血压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之乘积钠离子盐皮质激素类心房肽体液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前列腺素类儿茶酚胺类激肽类血栓素NO白三烯类(舒血管因子)内皮素(缩血管因子)血容量血压=×外周阻力自动调节离子(PH,缺氧)心率和心缩力α-受体激素β受体激素(缩血管因子)(舒血管因子)神经因子心输出量正常动脉血压调节1.摄钠过多学说摄钠过多或肾排钠障碍体内钠贮留水贮留血容量增多心搏出量增加自我调节——外周细、小动脉收缩血压增高2.神经源性学说(神经—体液)交感神经兴奋↑末梢释放NE↑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类↑心跳↑收缩力↑心搏出量↑血压↑肾动脉痉挛肾缺血水Na+贮留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外周阻力↑全身细小动脉收缩急慢性刺激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机能紊乱植物NC反应↑901、Na+、水潴留:体内Na+、水↑细胞外液增加心输出量↑血压↑2、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缩血管物质↑(肾素、儿茶酚胺、内皮素等)血管收缩外周阻力↑三、病理变化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一)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最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绝大多数患者(95%以上)起病缓

1 / 20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