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本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应用货币政策的应用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构成与工具财政政策目标及影响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IS-LM分析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赤字与公债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债券价格与利息率供给管理政策及工具IS-LM分析混合使用博弈论应用争论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供给学派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为何调控-----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拿何调控-----财政政策两个工具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如何调控-----运用萧条时扩张繁荣时紧缩形象些说,T、G、M是药,C、I是药引,宏观经济政策是药方。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经济政策影响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5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狭义:只存在自然失业(即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经济状态。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照它们所有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状态。当非自愿失业率不存在时,或者说,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失业时,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6物价稳定[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是一个宏观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价格稳定不是商品价格固定不变,而是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现象,甚至对宏观经济有利7经济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一般用实际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过去曾用GNP衡量]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8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出口越多、进口越少越好]国际收支平衡对开放型经济国家至关重要进出口应基本平衡,考虑外贸依存度。外贸易依存度,即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国际收支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就业、物价和经济增长注意:四大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因为它会造成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总结:四个目标很难完全统一,应据经济形势确定不同时期的各个目标次序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总需求不足2、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供给管理:管理总供给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2、工具:(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等)。(2)人力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协助劳动力进行流动等(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国际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政府手中的两大法宝——财政和货币政策•(一)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消费与投资),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税率和税率结构(津贴)-----变动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T↓、G↑→IS右移→Y↑•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T↑、G↓→IS左移→Y↓•(二)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M→r→C、I→Y•1、扩张性政策:M↑→LM右移→Y↑、r↓•2、紧缩性政策:M↓→LM左移→Y↓、r↑(三)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种类rCIY减少税收上升增加减少增加增加支出上升增加减少增加投资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货币增加下降增加增加增加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一)财政的构成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1.财政支出政策:G和TR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例一:军需品和警察装备的购买。例二: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但不是“形象工程”。转移支付:TR17知识拓展: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体系包括:=====社会福利支出=====退伍军人的福利支出=====国防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教育和职业训练支出=====科学技术研究费用=====交通和住宅支出=====环境保护费用=====国际事务支出等。18====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例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政府雇员报酬等项费用。====政府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有社会福利和保险、失业补助和救济金及农业补贴金。它是一种货币性的支出,是通过政府将一些人的收入转给另一些人,不能对资源的利用发生重大影响。政府转移支付不能象政府购买那样有力地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财政支出19相关链接===我国财政支出实践主要分为二部分经常性支出(刚性)建设性支出(一是投资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投资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设)二者关系:“吃饭财政”支出原则:效用原则、效率原则我国财政支出采取:基数原则预算方法:复式预算2.财政收入政策:税收和公债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财产税:对土地(不动产)和土地上建筑物(动产)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2%所得税:对个人薪金、公司利润征税。税率随收入上升而上升。(累进税)流转税:对流通中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7%21知识拓展:税收的种类(一)根据课税对象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3.资源税4.财产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遗产税(未开征)。)5.行为税类。(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停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停征)农业税(停征);证券交易税;燃油税。22(二)根据收入中扣除的比例(计税依据):1.累进税2.比例税3.累退税(三)根据纳税的方式:1.直接税2.间接税(四)按照税收管理权限1.中央税2.地方税3.中央地方共享税。23我国征收的主要税种最主要的是增值税,占36.7%(第一大税种)其次是企业所得税,占20.0%再其次是营业税,占14.7%以上占了全部税收的70.7%。另:个人所得税7%消费税5.4%关税3.3%24相关链接: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历程1949年以后:统收统支。20世纪80年代三步走:第一步利改税。所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改税收。第二步拔改贷。国企拔款改银行贷款。第三步统改包。中央与地方财政包干制,中央定基数,余下由地方支配,多收多支,少收少支。1994年分税制:中央和地方分开征税,一个中央税,一个地方税,还有一个共享税。25分税制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国家中央的财政收入要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60%以上,才有宏观调控能力国税局:中央税(大税如关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地税局:地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城市建设税等)共同征收:共享税(增值税,先上缴国税局,中央财政留下75%,返还地方财政25%,证券交易税,资源税)公债(PublicDebts):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有偿。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2)中期公债:1~5年(3)长期公债:5年以上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27知识拓展: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也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形式。==分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从国内和国际分又可分为内债和外债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被叫作国债。公债的形式一般有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28公债短期公债。短期公债是政府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的。在美国国库券的期限一般有3个月、半年和1年三种。目前,国库券成为政府短期借债的主要形式。中期公债。中期公债期限一般为1年以上5年以内。长期公债。长期公债是期限为5年以上的公债券还可分为:内债、外债二、财政政策的运用运用:斟酌(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1)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松政策(2)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政策30介绍: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按照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主动地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对需求管理相机抉择)=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经济萧条时减税增加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时增税减少支出3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效力的比较:政府购买支出政策的效力最大,财政收入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的效力次之,平衡预算政策的效力最小。因KgKtKtrKb但实际中,要考虑由于利率变化的“挤出效应”,用财政政策乘数才能得到科学说明。32附财政政策乘数含义: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使国民收入变化到什么程度的系数。[将LM曲线的方程代入IS曲线的方程可得到]一般而言,财政政策乘数小于政府支出乘数KG。原因:存在“挤出效应”3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政策乘数大小是多少?政策时滞是多长?挤出效应有多大?不确定性如何排除?认识的时延即经济发生变化到人们认识到这种变化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决策的时延,从认识到这经济变化到作出政策决策真正实施所需要的时间。实施的时延,即从财政政策实行到它对经济真正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间隔。财政政策的自动(内在)稳定器1、定义:自动稳定器(AutomaticStabilizer),亦称内在稳定器,即财政政策工具自动发生作用,不需政府采取行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内在的自动稳定功能)2.特点:当国民收入下降时,它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从而阻止国民收入的进一步下降;当国民收入增加时,它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避免经济的过度膨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没有采取行动,全凭财政体系本身的调节。363、内容:(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动: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动:转移支付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TR↑→DPI↑→C↑→AD↑(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繁荣,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格(价格下限)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牛奶----大约是每年消费量的10%。39注意:自动稳定器只能减弱程度,不能改变方向。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功能财政的作用。内在稳定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它在轻微的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中起良好的稳定作用。但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很难扭转,主要还得依靠政府主动采取财政政策,即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三、功能财政与平衡预算财政1、功能财政: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为了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