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参考书目初级教程:•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经济学(下),多种版本中级教程:•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多恩布施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级教程:•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罗默: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3导言本部分将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简单介绍,从而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4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1.2宏观经济变量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4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1.5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7宏观经济运行的流程5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对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6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主要有:•国民收入(总产出)•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通货膨胀(物价问题)•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波动)•经济增长问题•国际收支与汇率核心问题:国民收入7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8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9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10中国出口状况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1990620.90001991718.40001992849.40001993917.400019941210.10019951487.80019961510.50019971827.90019981838.10019991949.30020002492.00020012661.000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4.15%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0111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波动国民收入增长率(%)-30-20-1001020305055606570758085909500年份12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中国失业与通货膨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城镇登记失业率(%)951001051101151201257880828486889092949698001.52.02.53.03.54.078808284868890929496980013周期成分增长速度趋势成分788082848688909294969800中国的经济周期变化141.2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15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假设资源稀缺、充分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分析对象家庭、企业、市场国民经济总体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国民收入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16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17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合成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节俭反论、单个厂商工资与总体)181.4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理论主体第一讲导言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5度线模型)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91.4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国民收入短期决定及对策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长期决定及对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201.5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5.1经济学演化简史1.5.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11.5.1经济学演化简史221.5.1经济学演化简史经济学是发财致富的学问,经济学是发财致富的学问,经济学起源于对价值来源问题的探讨。重商主义时期(托马斯•孟;蒙克莱田)•主要观点: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增加财富必须进行对外贸易。•价值产生于流通领域。•政策主张:保护贸易231.5.1经济学演化简史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由威廉-配第(Petty:1623-1687)始创•亚当·斯密(Smith:1723-1790)集其大成《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1776)——看不见的手•大卫-李嘉图(Ricardo:1772-1823)最后完成--《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李嘉图等价•萨伊(Say):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Say’sLaw)•约翰·穆勒:184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241.5.1经济学演化简史古典经济学的中心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他们强调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因此,增加财富的方法就是通过资本积累等途径来发展生产,亚当·斯密第一次宣称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一方面批判了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又克服了重农主义者所持有的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的偏见,从而明确提出了劳动价值论。251.5.1经济学演化简史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瓦尔拉斯)——微观经济学形成•新旧葡萄酒之争于古典经济学的危机•边际革命(边际三杰:门格尔、瓦尔拉斯和杰文斯)•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第二本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具有首创意义的均衡价值论,使他成为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占有无可争辩的‘‘一代宗师’’的地位,“AllinMarshall.”261.5.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大萧条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萨缪尔森的第三次综合:1948年,《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与混合经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弗里德曼)供给学派(拉弗)理性预期(卢卡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发展而来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发展而来27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新古典综合派AD曲线(凯恩斯的)AS曲线(工资刚性)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解释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来源28人物简介:J.M.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经济学中的三部“圣经”之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注:所谓三部“圣经”就是:《国富论》《资本论》《通论》29人物简介:Milton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消费货币史与货币政策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30人物简介:RobertE.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理性预期货币中性理论转型经济分析311.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6.1实证分析方法1.6.2经济理性主义假设1.6.3均衡分析方法1.6.4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1.6.5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1.6.6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1.6.7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1.6.8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321.6.1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的精神实质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经验实证:就是对个别经济现象因果联系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即从中挖掘出一般性的规律。认识路线是从个别到一般。331.6.1实证分析方法逻辑实证:也称为演绎法或抽象分析法。它对因果关系的把握是从建立假设开始的,借假设排除一切无关或次要的因素,保留少数重要因素,从而从中观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路线是从一般到个别。341.6.2经济理性主义假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贯穿始终的最重要的假定之一。是指在进行逻辑实证的研究过程中,总是假定当事人非常明确行为的目标,在经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的进行权衡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以期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351.6.2经济理性主义假设经济理性主义隐含了经济学研究对当事人追求最大利益行为的肯定。当事人从理性出发选择的行为与社会最优相悖时,经济学不简单的指责追求最大利益行为本身,而是探求使当事人选择这种追求最大利益行为的外部条件,如技术、资源、体制等。361.6.3均衡分析方法均衡是从物理学借用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主要描述三种情况:•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状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市场供给与需求非均衡保持不变总体上,均衡指一种“保持不变”的状态。371.6.4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重点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形成均衡状态的条件。比较静态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系,揭示一个均衡会沿着哪个方向过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把经济变量的调整放到时间纬度中去研究。381.6.5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1)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必须描绘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量以及相互关系。如•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如何决定;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货币供求量、利息率、汇率等如何决定,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39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则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分析单个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单个居民户如何得到最大满足。如•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定;单个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以及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01.6.6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研究市场经济离不开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宏观经济学也不例外。不过宏观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有其自身特点:•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高涨时侧重于供给分析。•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供给分析。411.6.7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1)flow是指一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Stock则是指一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中•人口总数是个存量,它表示一个时点上人口数;而人口出生数是流量,它表示一个时期内新出生人数。一定的人口出生数来自于一定的人口数,而新出生的人口数又计入人口总数。•同理,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于一定的国民财富,而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计入国民财富中。42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2)•投资是流量,资本是存量。•国民收入是流量,财富是存量。•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受雇佣的人数是存量,而一定时间内新找到工作的人数或丢掉工作的人数是一个流量。•货币供应量是存量,而货币流通量是流量•储蓄是流量,而储蓄额则是存量•消费是流量,而消费总额是存量43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3)441.6.8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事前变量(计划量、意愿量):是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事后变量(实际量、统计量):是指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事前变量和事后变量分析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相当重要。451.7宏观经济运行的流程宏观经济运行概况的了解。1.7.1简单经济的情况(两部门经济流程)1.7.2包括政府部门的情况(三部门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