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4、乘数论;5、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教学重点:1、消费理论2、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3、乘数论教学难点: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点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乘数论教学方法及安排:讲授,6课时,布置习题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1:不存在政府、外贸。只有居民和厂商。(两部门经济)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折旧、未分配利润等于0,GDP、NDP、NI、PI都相等。假设2: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供给。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原因:–有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当需求变动时,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在这个假设条件下,可推出以下结论:总需求决定总供给(总产出),总产出决定总收入,于是总收入由社会总需求决定。因为生产的产品都能顺利卖出去。卖得越多,收入越多。二、均衡产出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产出水平=总需求,厂商的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不愿意出现在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公式:y=c+i=E意愿(计划)支出经济均衡条件表达式均衡国民收入表消费投资储蓄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趋向32550-25375300繁荣400500450400繁荣5505050600600均衡6105070660680紧缩均衡国民收入图图解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C+Ioy45°线c+iy0IE=y均衡收入y1y2It’seasy!一个社会消费越多、投资越多国民收入就越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越高!经济均衡条件表达式的另一形式均衡时:E=y。E=c+i,y=c+sc+i=c+s,所以有:i=s意义:经济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和消费函数2、消费倾向3、储蓄4、储蓄倾向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6、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我们知道了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由消费和投资决定。问题:消费由什么决定?一、消费和消费函数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等,思考一下:影响你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再思考一下:这些因素中哪个因素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一般表达式:c=c(y)以你自己为例:当你每月有0元时,你消费多少?6001000150020004000800012000消费和收入之间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50060080010001500200030005000结论是:消费总是大于零,且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根据此关系,得出消费函数::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10()(yycc诱致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ption,MPC)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其公式是:MPC=△c/△y或β=△c/△y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为极小时,上述公式可写成:MPC=dc/dy或β=dc/dyMPC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MPC0MPC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ofConsumption,APC)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C。根据定义有:APC=c/y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小于收入总量(产生储蓄);也可以等于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还可以大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消费曲线β不变,曲线斜率不变αβ递减,曲线斜率逐渐变小例: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年份收入消费APCMPC19781544.01515.40.98-19802246.62077.80.920.8019854674.84141.80.890.85199010176.98151.50.800.73199111590.19222.00.7960.757二、储蓄与储蓄函数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3、储蓄函数公式s:储蓄,y:收入,一般公式为:s=s(y)又因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s=y–c所以:s=y-c(y)=yyy)1()(凯恩斯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Saving,MPS))1(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S。根据定义有MPS=Δs/Δy当储蓄增量Δs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有:MPS=ds/dyMPS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1MPS0MPS将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且有递增的趋势。储蓄倾向收入消费储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S。根据定义有:APS=s/y4、储蓄曲线MPS不变,斜率不变-αMPS递增,斜率逐渐增大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总收入;第二,APS和APC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对收入来说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为互补函数,即y=c+s,如果在该式两边同除Y有y/y=c/y+s/y,即:APC+APS=1或1-APC=APS,1-APS=APC与上同理,y=c+s,有Δy=Δc+Δs;两边同除Δy,则Δy/Δy=Δc/Δy+Δs/Δy即:MPC+MPS=1或1-MPC=MPS,1-MPS=MPC四、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是基本相似。除了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的分配。(分配平均与否)分配不平均,则社会平均消费减少,曲线下移。2)国家税收政策。增税会导致社会短期消费减少,曲线下移。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多了,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我国的消费函数考察1978—2000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单位:亿元)c=583.872+0.4398y-308.0622T税收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1.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4.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价格水平3.收入分配4.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节、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为自发的计划投资。2)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c+i,c=α+βy.联立求解得:y=(α+i)/(1-β)3)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c=1000+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则均衡收入为多少?y=1000+600/1-0.8=8000(个单位)此时,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与投资相等。消费函数决定收入的图解y0之左:y<c+i,生产扩大y0之右:y>c+i,生产缩减.Oyc+iy0cc+i45度线Ei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所以i=s储蓄函数:s=-α+(1-β)y2)联立方程组,得:i=-α+(1-β)y,得:y=(α+i)/(1-β)3)所以,知道了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与使用消费函数求的结果一样。例如:s=-1000+(1-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均衡收入为多少?y=(1000+600)/(1-0.8)=8000(单位)此时,s=0,y=5000s=i=600,y=8000图示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变动及乘数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c+iyOy0y2y345o线我们看到:消费和投资的变动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例如:c=1000+0.8y,自发计划投资i=600。则均衡收入为多少?答案是:8000(个单位)现在i=600→i1=700,请问y1=?答案是:y1=8500(个单位)一般消费比较稳定,我们考虑投资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奇怪:投资增加100单位,均衡收入y增加了500单位!Why?解释:投资100购买要素时,形成要素的收入为1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80的购买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购买。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增加△y=100+1000.8+1000.80.8+....=1001/(1-0.8)=500这就是乘数效应!二、乘数效应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数倍变动的经济效应。投资乘数:投资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简单投资乘数效应图示投资乘数大小的确定:11iy12iiy11)(12iiiiyyytkiy11投资乘数结论:1、说明投资的变动会导致国民收入变动1/(1-β)倍。2、投资乘数kt为正数,说明投资与国民收入同向变动。3、乘数的大小取决于β。β越高,乘数就越大;β越低,乘数就越小。这是因为β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得更多。何为美德?何为罪恶?(1)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节约悖论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就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加。但如果所有家庭都增加储蓄,则MPS↑,从而投资乘数下降,国民收入收缩。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加,国民收入扩张。真不可思议!第五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一、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复习: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三部门的经济达到均衡时应满足:y=c+i+g=c+s+t即:i+g=s+t这里的t指的是政府税收总额渐去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税收后均衡收入的一般公式:T:税收yd=y-T总支出(总需求):y=c+i+g又因:c=α+βyd联立方程1、2、3解得:y=α+β(y-t)+i+g有:y=(α+i+g-βT)/(1-β)方程1方程3方程2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公式二、征税对均衡收入的影响:两个税收概念:定量税: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比例税: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税收量。例:已知:t=t(y)=0.2y;i=1000;g=2000;c=1600+0.75yd;单位为亿元。求:均衡时国民收入y。我们考虑政府征收比例税的情况。解答:(方法1,利用消费函数)yd=y-t(y)=y-0.2y=0.8yy=1600+0.75yd+1000+2000=1600+0.75*0.8y+10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