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哈鱼(salmon)报告人:曾伟强饶飞翔一.基本信息二.生殖洄游三.渔业状况基本信息1.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鲑形目鲑科大麻哈鱼属基本信息2.形态特征: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季节时雄鱼突出最为明显,相向弯曲如钳形,使上下颌不相吻合。眼小,鳞也细小,作覆瓦状排列。脂鳍小,位置很后。基本信息3.生活习性:★大麻哈鱼为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鱼苗出生后吃卵黄囊维持生命,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鱼和鲱等小型鱼类为食。★大麻哈鱼为冷水性鱼类,过高的海洋温度不利于其繁殖。★大麻哈鱼为海河洄游鱼类,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后(通常4龄达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结队进入黑龙江作生殖洄游,产卵后的大麻哈鱼不久便死去,正所谓为:“海里生,江里死”。基本信息4.经济价值:大麻哈鱼是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体大肥壮,肉味鲜美,可鲜食,也可胶制、熏制,加工罐头,都有特殊风味。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大麻哈鱼皮可制成革,另外大麻哈鱼也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生殖洄游1.大麻哈鱼的洄游:★它栖息于北太平洋肥育、生长。当它达到性成熟时,为了繁殖后代,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在我国江河中产卵的大麻哈鱼,每年秋季(9-10月)来临时,成群结队渡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溯黑龙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不断前进,每昼夜前行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它从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挠和越过层层障碍,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大麻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时,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达2-2.5米,相当于人跳4层楼高。生殖洄游★大麻哈鱼做好产卵准备时它们的体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变得非常鲜艳,当然,这一变色过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而是从洄游至江河性激素大量分泌时就开始的。生殖洄游★洄游期间停止进食和喝水,因而长途旅行,忍饥挨饿和生殖期间体力的消耗,大多数亲鱼瘦弱而多伤病太平洋大马哈鱼产卵后选择死亡,大西洋大马哈鱼每年回来产卵。生殖洄游洄游期间为什么不进食?靠什么维持?大麻哈鱼洄游至江河,由于突然接触淡水,它们的肾脏和其他器官要适应突然缺盐的环境,对它们是一个生死考验。一般情况下,它们进入江河后会停止进食,甚至停止喝水。洄游过程完全靠它们在海洋中积累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所以洄游会把他们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带回到内陆,养活了内陆许多的生物。生殖洄游比如北美灰熊就是一种十分依赖大麻哈鱼的动物,北美的大麻哈鱼洄游区域内就有200多类物种把大麻哈鱼当做赖以生存的食物,这一区域的森林里80%的氮是由大麻哈鱼从海洋带进来的。所以,大洄游实现了大自然内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殖洄游2.大麻哈鱼的生殖:★产卵环境要僻静,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砂砾地。产卵前雄鱼用尾鳍拍打砂砾,形成圆坑,称为“卧子”;雌鱼产卵于卧子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雌鱼并以尾鳍反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产卵后雌雄鱼长期徘徊于产卵场周围。它们由于经过长途而艰辛的洄游,洄游其间又不再进食,加之筑“卧子”产卵,体力消耗殆尽,因此产卵后7-14天即死亡,艰苦地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终生只繁殖一次,产卵量在4000粒以上。生殖洄游★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鱼喜欢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长至50毫米左右,便开始降河下海,沿途摄食小型浮游生物或死去的母体;到达海口时,逗留一段时间,即向远岸迁移;到达性成熟时再归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生殖洄游3.大麻哈鱼为什么要洄游?根本原因: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合适的温度和盐度;充足的食物适宜的环境条件(浅,阳光充足,沙砾提供产卵的条件)相对安全的环境(物理环境,比如没有海啸,乱流什么的,掠食者少)生殖洄游4.大马哈鱼为什么总是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原因是其脑内含有铁质微粒,能够记忆产卵地的磁场,其次大马哈鱼具有灵敏的嗅觉,能够从8百万升海水中嗅出一滴来自母亲河的水。渔业状况1.产地产季:大麻哈鱼分布在北太平洋的东、西两岸。中国以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为最多,图门江、珲春河、密江、绥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湾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捞季节为9-10月份,鱼群体长一般为53-81厘米,重为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左右。渔业状况2.产量:2008年度世界鲑鳟鱼产量为278.9万t(换算成原条鱼计算,下同),比2007年的292.5万t减少4.7%,其中养殖的鲑鳟鱼产量为208.9万t(占75%),比2007年的195.1万t增加7%;其中天然捕捞的鲑鳟鱼产量为70万t(占25%),比2007年的97.3万t减少28%。鲑鳟鱼主要有细鳞大麻哈鱼、秋大麻哈鱼、红点鲑、银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等五条。渔业状况3.作业方法:围网捕鱼视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