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祁阳县委党校张选旗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及时作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出了“总动员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五个必然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八个加快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3月8日,胡锦涛在参加天津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集中力量,加紧工作,务求突破,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3月10日,胡锦涛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始终抓好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关系到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全局,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二是目前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是联系我县实际,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数量的增加,通常用GDP和人均GDP来测算。经济发展是指一个经济中质量的变化,除使用GDP外,还使用基尼系数、生活质量指标、工业化等一系列指标体系。(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不同的增长方式反映着不同的增长源泉以及由增长源泉所制约的增长结果。第一种是指生产技术不变,单纯由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总量的增长,称之为外延式增长或粗放型增长;第二种是指生产技术改进,导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称之为内涵式增长或集约型增长。(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至少应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是否突出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四是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程度;五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否多元化。(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2、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3、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4、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2、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由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这是荷兰培育的彩虹玫瑰,目前在国内售价400元一支3、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形成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4、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二、我县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析下面,请大家准备三分钟,分析一下,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三分钟后,由班主任随机抽出5个人来即席发言。前面的人发言之后,第二个接着发言,可以肯定前面的发言后,也可以补充自己的发言,也可以完全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抽中的学员,也可以举手发言。如此类推,直到大家没有新的看法。二、我县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析(一)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二)农业发展效率低下。(三)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四)农业发展服务不优。(一)农业基础条件薄弱。1、耕地规模较小,不规则。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2、水利设施老化,不到位。损坏严重,修复困难,水渠变干、山塘漏水,致使很多地方的农民还是“靠天吃饭”。3、土壤质量下降,不好种。长期以来重化肥轻农家肥的“卫生农业”和掠夺性生产的经营模式,使地力水平严重下降。4、田间道路曲折,不畅通。不利于车辆通行。(二)农业发展效率低下。1、现代科技成果推广的成本高、收效小;2、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成本高、市场控制力差;3、生产专业化水平低、服务需求不足;4、农业自给率高、商品率较低,从而使农业的投入产出率偏低。5、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领域的流失,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造成了劳动效率低下。(三)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一方面,耕地抛荒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下降,农业生产总量不高。例如,我县2008年双季稻播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15000亩减少到3500亩,复种指数仅为1.19,不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一半。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老幼妇孺,他们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对新技术、新品种缺乏必要的接受和操作能力,农业生产水平后继乏力。(四)农业发展服务不优。1、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2、农资销售缺乏有效监管;3、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4、农业实用机械设备不多。三、联系我县实际,谈谈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刚才我们详细分析了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下面请各位学员主动发言,结合我县实际,谈谈如何全面推进我县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每个组推选一人发言。三、联系我县实际,谈谈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推行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三)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四)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化。(一)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一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三要实施品牌战略。四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二)推行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1、成片自愿转让。A、自愿转让是前提。B、成片转让是关键。2、创新协调机制。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和服务,规范产权交易和流转行为,完善纠纷仲裁、调解机制。(三)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一要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改变现有的田地条块分割的耕作模式。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排条件,改善田间道路。三要加强农业机械的开发和推广力度。八宝镇农民在进行水稻机械化插秧(四)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化。一要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体制。二要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三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