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风俗习惯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俗习惯。所以古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共俗”。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政教”和“教化”,因而总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去考察风俗习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去强调移风易俗。中国有56个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一是积久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二是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如西南地区的彝族、纳西族等都过“火把节”,但他们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三是相融性,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历史上记载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习,是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一、茶酒与烹调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史的一大贡献,至今仍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四川。据说,在秦代以前,只有巴蜀人在种茶和饮茶。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这一习惯才由四川传播出来到西汉时已由药用完全转变为饮用。唐宋以后,饮茶的风气已经相当普遍。唐宋时代通行煮茶,宋元以后,改为泡茶。中国饮茶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唐代出现的陆羽的《茶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器、茶之图等十个方面,论述了饮茶的历史发展。陆羽《茶经》之旨在于“品”,即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由于这一贡献,陆羽被尊为“茶圣”、“茶仙”。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一是品评泉水,二是品茗赋诗。现在天下第一泉有四处:1、江西庐山谷帘泉,陆羽评定。2、江苏镇江中冷泉,即古长江南零水。3、北京玉泉,乾隆评定。4、山东济南趵突泉,乾隆评定。此外,由于茶的利用,在我国古代还产生了茶礼,作为男女结婚时的媒介,即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做“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做“受茶”。茶礼以后,还有茶话,即一边饮茶,一边清谈,后演变为茶话会。酒的历史比茶还早。从考古发掘知道,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已经有酒,传说中的仪狄和杜康是造酒的始祖。从酒本身的发展来看,最早产生的酒应当是果酒,因为野果子一般含有糖份,其皮又附有天然酵母,可以自然发酵酿酒。后来发展到用谷物酿酒。到先秦时代,已经发明了曲酒。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两项。两种的实质都是享乐,只不过祭祀用于神,饮酒用于人。古人饮酒,度数一般不高,远不像现在的“二锅头”和“茅台酒”那么厉害,否则,李白也不可能“一日须饮三百杯”,武松也不会一口气喝十八碗。烹调,或者叫烹饪,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突出的一种。这不但因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而且因为吃的方式也大有讲究。在中国的习俗中,不论婚丧嫁娶、走亲访友,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中国的烹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烹调”二字就体现了这个发展过程。“烹”字下边从火,意思是把生的东西煮熟。但这还只是较初步的阶段,又“烹”又“调”,才是高阶段的文化。所谓“调”,就是在烹的同时或基础上调剂它的味道,也就是用各种调料、各种方法和技巧,把食物调制得精美好吃。据考古证实,中国人远在北京猿人阶段就用火烧熟食吃了,这恐怕就是最早的“烹”了。烹调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人要不断满足自己的口味,但是,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所以在社会经济发达的王朝,烹调技法也较为发达。明清两代是封建社会的晚期,在烹调方面积累了以前的经验,其中以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食单》最有代表性,它不但记载了从明代到清初流行的食品326种,而且对烹调技艺提出了许多高明的见解。据研究,一桌“满汉全席”多时有菜点182种,少时也有64种。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按照各地饮食习惯和食物条件,形成各地不同的风味,即不同的菜系通常说“八大菜系”:鲁(山东菜)、川(四川菜)、粤(广东菜)、闽(福建菜)、苏(江苏菜)、浙(浙江菜)、皖(安徽菜)、湘(湖南菜)。也可以分为四大菜系:鲁、川、淮、粤。二、衣冠服饰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以及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时代意识的体现。中国的古代服饰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历代王朝都对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的穿戴,都做了明确、严格的等级规定,任何人的衣着打扮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般说来,服饰的作用主要有三:御寒、遮羞、装饰。远在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掌握了最简单的缝纫。商代服饰还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别,那时服装的基本形式还是上衣下裳两部分。周代的宗法制形成,天子、诸侯、大夫等级有差,服饰的尊卑因而定之。汉代的服饰上承先秦时代,人们喜欢把深衣当作礼服。至于平时,男子喜欢着襦裤,女子喜欢穿襦裙。隋唐时代是中国服饰发展的盛期。一方面是服饰演变表现出大胆开放、积极吸收外来影响的精神;另以方面则是官服制度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宋代服饰依唐制而很少变化,色泽也不及唐代鲜艳夺目。清代政府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打扮。三、婚俗与葬俗以婚姻而论,其制度的变化与风俗的形成,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丧葬则深刻表现了人类对死亡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婚姻”这个词,通俗地说是男女二性结合为夫妻。我国古书对“婚姻”二字的解释是:婚同“昏”,是昏时迎娶的意思;姻是“因”,是因男而嫁的意思。在远古时代,人类群居野处,男女混杂,是一种非常混乱而又自由的性关系,并没有什么婚姻观念。大概在距今20——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结束原始群婚阶段而进入血缘群婚阶段。所谓“血缘群婚”就是由血缘关系构成的一种群婚现象。当是规定只要是同辈男女都可以自由发生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是出现了氏族之间的“对偶婚”,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同姓不婚”。它的特点是没有严格的排他性,男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即都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瑶族,在解放之后还保留了对偶制的残余,即所谓“上门婚”。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固定的“一夫一妻制”。我国的“婚姻”概念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这一婚姻形态从仰韶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出现和发展,一直持续到现在,包括了整个父权时代和刚刚开始的男女平等时代。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成以后,跟着产生了媒人和婚礼。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和家庭都认为婚姻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大事,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组成合乎上述宗旨的婚姻。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周代。至于婚姻,古代的繁文缛节很多。但是大致说来,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丧葬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而仪式往往很隆重,是我国“礼”的一部分,称为“葬礼”。最初的丧葬方式很简单,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丧葬方式也因死者的地位高下而有了严格的区别。在中国历史上,汉族主要流行土葬;而贵族地主,又特别重视厚葬,有大量的随葬品,而且墓室也修得极为豪奢。汉族除了土葬之外,还有火葬,而且火葬的历史也很悠久。我国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火葬。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和尚死后必须火葬,因而火葬风气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四、民族祥瑞动物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祥瑞动物。究其源,祥瑞动物实发端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它们的最后形成,实际上是人们心理选择的结果。作为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以龙、凤、麟、龟最引人注目。四灵之中,除龟为实有动物之外,其他都是由远古图腾崇拜演变而来的理想动物。它们很能反映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幸福、吉祥、长寿的文化心理。龙是多个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融合而成,地位极高。龙与帝王有关,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民间,作为力量和精神的象征,它受到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的赛龙舟、舞龙灯等民间游艺活动,都非常兴盛。次说凤。大约是在龙被封建帝王垄断之后,凤凰也成为皇家所专有的了。它代表阴阳二性中的“阴”,代表地、代表雌性。三说麟。麟又叫“麒麟”,一般认为它是由鹿及其同类演变而来。鹿是善良和道义的象征。由鹿演变而来的麒麟,也就具有统一与太平的象征意义。四说龟。龟是实有动物,以其能负重、能长寿、能预知吉凶而成为祥瑞动物。但是,理想的动物总是完美无缺的,现实的动物总是优劣俱有的,于是龟可以和“占卜”、“长寿”相联系,也可以有行动迟缓、畏缩不前的缺陷,“龟缩”就含有贬义。五、名贵花木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最喜爱的花木,并且常常在它们身上倾注了深沉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甚至还表达了人们的某种寄托和愿望。在中国古代,以松、竹、梅、柳、牡丹最为突出。松,常与柏并称。它为中国人喜爱,主要是它有耐寒而又能常青的特性。《论语》云:“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其形象是秀逸而有神韵,其品格是虚心而能自持,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梅,在《周礼》、《诗经》就已经有记载。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柳,常与杨并称为“杨柳”。它们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早于其他树木在春天发芽,因而被认为是春的使者。如古代“折柳”,表示在送行时留别,依依不舍。牡丹,素称“天香国色”,花中之王,以其华贵雍容深得人们喜爱。六、民族节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许多重大节日,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习俗。我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宗教无关。它的产生与演变,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总之,西方节日重“神”,它所体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中国节日重“人”,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一)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汉武帝时确定以夏历纪年,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于是,作为年节的正月初一被确定下来,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于除夕开始进行,逐渐形成节日风俗。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祀祖祢”,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二)灯节,即正月十五放花灯,古称“上元节”,或称“元宵节”,跟天地崇拜有一定的关系。汉明帝为弘扬佛法,曾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寺院燃灯礼佛,到唐代以后十分盛行,到正月十五日夜,士族庶民,家家挂灯,灯会辉煌,昼夜通明。(三)三月三,即由古“上巳节”演变而来。这一天,男女老少到郊外水边嬉戏,以消除灾难,春秋时郑国已经有这种风俗。王羲之《兰亭序》,就是这一活动的真实记录。(四)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间在公历4月5号前后。杜牧的《清明》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的是行人在雨天见清明扫墓情景引起的淡淡哀愁。清明除扫墓之外,人们还喜欢到郊外踏青,实际即是今天的春游,这一活动在唐代已盛。(五)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一般的活动是划龙舟、吃粽子。(六)乞巧节,即七月七日,古代又称“七夕”。这一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从节日形成的内容和风俗来看,它是我国特有的爱情节。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正是这些记载和文学作品,使七夕节充满浓郁的爱情色彩。(七)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与春节、端午合称三大传统节日。从实质上说,中秋节是庆贺丰收的农事节日。表达人们“花好月圆、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在祭月的同时也产生了赏月的风俗。中秋节至迟在唐代已经形成。中秋节最明显的风俗就是吃月饼。这一风俗在唐代已有,明清以来特别兴盛。(八)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重阳登高活动至迟产生于东汉,魏晋南北朝之际已经流行开来。究其原意,也有避凶驱恶的主旨在内。后世的重阳风俗主要就是登高饮酒以避不详。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