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资源农业工业交通日本130°E-145°E,30°N-45°N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小岛组成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季风显著,海陆性强。四周是海,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丰沛;太平洋沿岸多台风人口稠密1亿多,本州岛人口最多首都:东京;第二大城市和海港:横滨;阪神工业区核心:大阪;纺织工业城市:名古屋;重工业城市:北九州矿产贫乏,林木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山涧河流短促(地形狭窄、丘陵多所致)。水力资源丰富农业单产高,多用小型机械。平原地区多产稻米,丘陵地区多栽果树和蔬菜。稻米自给,其它需进口。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鱼群密集,是世界著名渔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的狭小地带。钢铁、汽车、电子、造船、化学、纺织是主要部门,产品大量出口公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十分发达,陆路交通大部分依赖地铁、轻轨、铁路等轨道交通,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以“子弹列车”闻名印度68°E-97°E,8°N-36°N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以平原山地为主,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与旱季以及凉季约12亿,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新德里是首都,铁路交通中心;最大城市是加尔各答;班加尔罗是高科技工业中心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森林覆盖率较高农作物一年四季可生长。耕地面积广,是农业大国,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石油和机械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铁路为主要运输手段,水运、空运较为发达俄罗斯26°E-170°W,41°N-82°N地跨欧亚两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纬度位置较高。濒临两大洋、两内海,陆上邻国14个,欧洲部分占全国面积1/4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东欧平原呈波浪状起伏,分布着冰渍丘陵,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地处高纬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各地差异较大约1.5亿,人口每年在以减少70万人的速度在减少莫斯科是首都、最大城市,圣彼得堡是最大城市森林、水能、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有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矿产中煤、石油、铁、锰、铅锌、铜等占世界重要地位耕地面积较大,但受气候影响产量不稳定;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生产国,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和河谷地区;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较为重要工业基础较好,重工业比重较大,军事工业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境内有亚欧第一、第二大陆桥通过,海岸线漫长,但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主要海港:圣彼得堡,库尔曼斯克,海参崴(不冻港)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资源农业工业交通埃及24°E-35°E,22°N-32°N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沙漠与半沙漠广布,尼罗河两岸为肥沃绿洲带全国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不到1亿开罗(首都、北非最大城市),亚历山大(第二大城市),苏伊士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耕地面积小,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有棉花(长绒棉)、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以石油化工业、机械制造业及汽车工业为主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美国70°W-130°W,25°N-49°N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呈南北纵列分布,以平原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都处在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3亿,居世界第三,城市人口所占比例高。分布不均,东密西疏华盛顿(首都),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西雅图矿产、森林、草原、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乳肉等),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地区生产专门化开发历史早,资源丰富,运输便利,市场广阔。以钢铁、汽车、化学、石油、宇航、电子、飞机为主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工具和手段多种多样,有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空中运输发达,港口众多巴西35°W-74°W,5°N-35°S巴西大部分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东临南大西洋以高原、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首都:巴西利亚;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森林、水能和铁、锰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农牧业发达,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鸡肉、牛肉、烟草、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居拉美之首。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发达,海上交通便利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城市资源农业工业交通澳大利亚114°E-152°E,10°S-43°S大部分处在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地势东西较高,中部较低。东部纵列分布大分水岭,西部为古老高原,中部为平原——大自流盆地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人口、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悉尼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煤、铁出口国。东部大堡礁为世界著名的自然旅游胜地生产类型多样,有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主要农牧区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以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为主,采矿业比较发达,近年来加工业也有所发展,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工业中心有悉尼、墨尔本等交通十分便捷,飞机、火车和汽车是旅游主要的交通工具。国际水、空运输业发达。悉尼是南太平洋主要的交通枢纽。德国15°E-6°E,47°N-55°N位于欧洲中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地形多样,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中德山地,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处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北部是海洋性气候,相对于南部较暖和人口较少,约8000万首都:柏林;主要城市:汉堡、慕尼克、克隆、法兰克福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森林覆盖率较高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土面积的一半。农林渔业产值较高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慕尼黑、汉堡、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的工业重镇交通便利,公路、空运、航运发达,高速公路网长度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