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导入: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借由改变心中的态度来改变人生。——威廉•詹姆斯所谓快乐人,不是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人,而是持着某种特定态度的人。——休•当斯态度可以改变人生,可以创造快乐与痛苦,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体验到态度的重要性,我们常常以为某种消极情绪是由于某一客观事件引起的,而客观上也的确存在着某一客观事件,但事实上,只要我们试者去改变一下对这一客观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态度,也许就可以消除这一消极的情绪,而使你心理豁然开朗。因此,当客观事件在不断地发生着,甚至是不受人们意志控制地发生的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对事件的认知来改变心态、情绪与行为,从而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看,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节认知的概述一、认知(cognition)的概念认知是指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以及周围事物对自己的意义与作用的想法或观点。1、认知影响人的态度、价值判断与观念。对于同样的事件,由于认知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当这种类似的情景反复出现时人对该类情景所反映的事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2、人的认知是具有选择性。符合主体需要的信息被放大,不符合需要的信息被缩小3、影响认知的众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对于某一具体情景来说,会有许多因素控制个体对它的认知,例如要对一个人进行评价,那么他的外貌、学识、行为表现、别人的评价等都会影响你对他的评价。这些认知因素之间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人感受到矛盾和冲突,现实中,大部分矛盾和冲突都表现为认知方面的。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焦虑。于是,人们会想方设法去消除或减轻这种不协调,而当人们的认知体系是协调的时候,就会努力的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4、认知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根据认知的合理性可以把认知分为理性认知和非理性认知。理性认知是指对人和周围事物的客观而合理的信念。非理性认知则是对人和周围事物的主观而不合理的信念。认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的情绪和行为,理性认知诱发健康心理,非理性认知则可能诱发不健康心理。对于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曾总结出下列三个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绝对化的要求这一特征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是最常见到的。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2)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过份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埃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3)糟糕至极(awflizing),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5、认知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认知(如健康、长相等)、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如性格、爱好、情感、意向等)、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如阶层、是否被人接受等)。对他人的认知是指对他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况的认知。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过程中常常受人际认知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投射效应)的影响,而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二、认知理论(一)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CognitiveDissonance)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Festinger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于1957年首次提出,指两种认识或者认识与行为不一致时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内心冲突与不安,产生心理困扰。即当人们发现自己的信念与行为不一致时而感到焦虑的精神状态。费斯汀格认为,假如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感,从而形成心理压力,此时,此压力便成为人的驱动力之一,推动人想方设法去降低或消除不协调状态,使自己重新出现平衡。1、认知不协调的表现:(1)决策后的不协调:任何决策都是有得有失的,因此,不论人最终做出什么决策,都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不协调;(2)行为后的不协调:当一个人产生了与自己态度不同的行为时,会产生心理压力,这也是认知不协调。2、常用的消除不协调的方法:(1)改变某种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变得协调;(2)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因素;(4)改变行为,使其不再与态度有对立;(5)减少选择感。3、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人的认知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或描绘,现实是变动不居的,而人们预见信息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加之事物本身又如此纷繁复杂,因此,认知与观实之间的差距不可避免,这种差距在心理上的表现就是认知上的失调。人类行为的动力正是来源于认知上的这种矛盾。不协调状态具有动力学的意义,使人产生一种求得协调的动机。(二)ABC理论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来的,埃利斯(Ellis,A.)1962年他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及方法,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和情绪》一书。在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的基础上,他认为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2、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4、情绪困扰的持续是内部语言持续的结果。“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5、大部分的情绪困扰都源于责备。绝对性的悲剧是人类悲剧的核心。6、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自我对谈(self-talking)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ng)来达到自我支持(self-sustaining)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诱发性事件对事件所持的信念情绪及行为(Activatingevents)(Beliefs)(Consequences)他指出:人们往往以为消极的情绪或行为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事实上,是由人们对该事件的评价引起的。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第二节常见的认知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许多认知常见的心理效应,这些心理效应虽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但在人际交往中却发生着不可地估的作用,有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认知心理效应达到理想的交往目的。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它们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一)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就称为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由交往对象的最近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称为最近印象,其产生的心理影响,称为近因效应。洛钦斯是在研究首因效应所做的实验中发现近因效应的,他发现,如果在给人先后提供两种信息时,中间有稍长的间隔,后一信息就有较大的影响力。后来,琼斯等人(1968)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近因效应的存在。在实验中只要告诫被试在获悉全部有关信息之前不要作任何判断,或稍作停顿,或被某些别的活动打断,原先强烈的首因效应就不见了,而近因效应便凸现出来了。二、光环效应(一)概念光环效应是指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也叫晕轮效应。如果认识到一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优点,就认为其其他方面也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更多好的品质;相反,如果认识到一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缺点,这个人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认为他其他方面都不好。(二)相关实验戴恩的实验:让被试看一组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显得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一般。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很高,无魅力的人则最低。换言之,有魅力也就有了好品质这一实验充分证明了晕轮效应的存在。测试结果如下表:特征评定有魅力的人一般人无魅力的人人格的社会合意性65.3962.4256.31职业地位2.252.021.70婚姻美满状况1.700.710.37做父母的能力3.544.553.9l社会与职业幸福程度6.376.345.28总的幸福程度11.6011.608.83结婚的可能性2.171.821.52兰德等人的实验:让一些男人看几篇有关电视对社会的作用和有影响的论文,所有论文假设是由一个女性所写,她的照片贴在每篇论文上。贴在论文上的照片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此外,有些论文写得很好(清楚、合乎语法、组织得很好),有些则写得不好。与此同时,让另外一些男人也读这些论文,但没有看那些贴上去的照片。结果无论文章在客观上如何,有魅力的女性被认为写了很好的论文。(三)消极影响1.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2.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3.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偏差,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光环效应的副作用。三、刻板印象(一)概念所谓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叫社会刻板印象。(二)消极影响刻板印象表现为把交往对象机械地归入某一类群体中,并把自己对该类群体的习惯化概括附加到交往对象身上。由于将同样的特征赋予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而不管每一个个体的具体差异,所以刻板印象极易形成某种偏见,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雷兹兰(1950)、西森斯(1978)、休德费尔等(1971)的研究也充分证实了刻板印象对人际知觉的严重曲解。四、投射效应(一)概念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效应。(二)消极影响投射效应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往往作出错误的评价。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大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与人沟通的习惯或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和对问题的评判强加给交往对象,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第三节大学生理性认知的建立实例导入:在现实生活中,当非理性认知出现时人们往往不自知,因此,会顺着非理性思维推理下去,结果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出现诡逻辑的推导过程,可能由一件极小的事推出一个无法控制的结果。看看下面这个诡逻辑的推导过程,对非理性认知的负效应就一目了然了。1、我的男朋友没有遵守诺言在这个周末给我打电话。↓2、这意味着他并不在乎我。↓3、这意味着他不是真心爱我。↓4、这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可爱的姑娘。↓5、这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毫无价值。↓6、这意味着我最终将被抛弃。↓7、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以后我还怎么见人。↓8、还不如死了的好。如果试着倒推这个事件,你会发现这个女生“死”的理由实在不成立,那么,你会很容易从中发现非理性认知的所在。因此,女大学生必须学会甄别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并及时掉转思维的角度与方向。因为认知不同,人的心理反应就完全不同。一、学会甄别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常见的非理性认知与相应的心理

1 / 1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