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习题讲评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二、教学目标1、提高解读设问的能力。2、提高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3、掌握表格型主观题的一般方法2、读不透设问,问题找不准、找的不全面,答案与设问脱节一、存在问题1、抓不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确定不了答案要点。学生试卷1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l4分)优点:能够准确对应材料的信息作答,较好的利用了材料。不足:层次化不太明显;表述不太准确、答案不全面症结:答题习惯的意识不强;不能最大限度的解读材料;学生试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不足:答案针对性不强。造成罗列史实。优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答题规范,层次化分明症结:问题找得不准,答案无阐述,无说明,造成与设问脱节1、不会审设问三、问题归纳2、不会审材料和利用材料3、表格类试题分析能力差。四、解决问题部分:(一)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二)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三)掌握表格类的主观题的解法1、特“实用”的方法:2、设问分析(1)温家宝总理在当前国际金融海啸背景下强调道德呼应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2分)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09年37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1)有几问?依次列出,避免问题找不全进行分析,找准设问是材料还是所学知识等设问之间的关系(2)问的啥?(3)答案来源?(4)怎样答?审准、审全设问并审清设问的结构(二)、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2、对材料的处理:1、强调审(1)借助关键词;以关键词为中心去扑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和挖掘隐性信息。(2)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句号和省略号)划分层次,提高材料的利用率。(3)利用顺序和层次有顺序---有层次----核心词----迁移2、09年高考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l4分)审设问----有几问?问的是啥?答案来源?怎样答?对材料处理---锁定关键词“两税法实施前后”,带入原材料,注意有侧重;找原因(结合特点是什么来说明原因),对材料分层,是否都利用上了,进而对隐含信息进行挖掘。组织答案:分析设问的关系(归纳特点的基础上来阐明观点),分出答案层次,语言要简练。(不得摘抄原文,要变通一下)锁定关键词,带入材料链接赋税制度专题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原因,(实施背景、目的、经济发展形势)方式且有侧重依据谈谈解题思路:(1)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②一要看,二要帮。③凝聚人心,团结同志。2009年重庆37、材料二如何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了,好意对待犯错误的人,可以得人心,可以团结人。---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主张及其目的。(6分)3、演练(1)演练借助关键词材料一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4分)【答案】(1)①掠夺为侵略战争,②掠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③主要运往日本和东北,④数量不断增加;演练(2):借助顺序性,层次性09年重庆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目的量的问题方向掠夺啥题目标准答案⑵江南社会风气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崇尚奢侈;好诉讼。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⑵据材料三、四,士大夫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分)实战(3)借助标点符号09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1题1、09年材料二表4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时间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产量%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经济恢复时期3806.50494.54433.8850.6613.0011.70“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1963-1965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变化趋势、原因时间段可以根据表格)考查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变化趋势:由…到…或总体…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0-65年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阶段的史实与趋势变化的联系,针对性的分析)说说你的解题的步骤:解读时间段中的历史事件与趋势变化的原因关键点。国内形势--经济困难优先发展重工业;“左”倾错误党中央对农作“左”倾工作的纠正,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看设问----有几问?问的是啥?答案来源?怎样答?对材料处理---趋势看数值变化,数值的比较,确定农业税是高还是低;涉及趋势变化原因要联系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调动课本知识,挖掘“经济恢复时期、“一五”时期、“二五”时期、1963-1965年的隐含信息。组织答案:分析设问的关系(用史实阐明趋势----农业税比例高低),分出答案层次,语言要简练。(1)变化看数据:横要看+纵也看(“趋势”、“状况);数据的变化(注意动态词的使用)。比较推断得出结论,要把数据变化转化成历史语言文字准确表达。(3)原因或影响要看时间。(时间打开思路,空间定位)2、表格型主观题的一般思路是:(2)答案看文字:注意表和分栏的名称;3、实战演练09年四川表2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3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状况:(6分)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3分)。(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年份帆船汽船1870年14.12.71880年14.55.51890年12.010.21900年10.016.21910年8.426.2原因: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3分)(1)强调审:(2)对材料的处理:2、如何最大限度的解读材料1、如何审清设问:五、小结:(1)变化看数据:(2)答案看文字:注意表和分栏的名称;(3)原因或影响要看时间。3、表格型的思路:有几问?问的啥?答案来源?怎样答?审准、审全设问并审清设问的结构借助关键词;借助标点符号;借助顺序和层次;六、系统总结:你收获了多少?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