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时政热点与历史的思考热点一、中国梦2012年11月15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史实链接1.“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奋斗。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典题示例1(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梦之“天国”梦醒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抵广州。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攻粤闽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九月,林则徐被革职,留粤备查问。材料二中国梦之强国梦碎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1901年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白银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材料三中国梦之建国梦成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材料四中国梦之富国梦显(1)根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梦醒”的表现。(8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为救国进行了哪些努力?(8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梦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4)结合上述四则材料,你认为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除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外,还需要哪些条件?(10分)答案(1)注意了解西方的情况;积极备战;坚信民心可用;提醒清政府注意海防。(每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2)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注意培养和选拔人才。(两个方面各占3分,如能答出“发展海军”,另加2分)。(3)先进中国人的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支持,军队的英勇奋战,正确的革命道路的选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任意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4分)(4)政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军事:重视军事,特别是海防建设。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外交环境。(答出其中一点可得2分,如答其它理由,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本问得分不超过10分)热点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其他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阐述中国梦,其中特别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这八个字迅速成为各界干部群众和媒体热议的焦点,引发全国上下共鸣和海内外关注。史实链接1.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士人间的思想学术辩论活动。2.魏晋时代,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名士任情放达,不拘于礼法,高自标置,白眼世俗,纵酒酣畅,放荡形骸。这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最终影响国体和国运,确实让魏晋从此沉沦下去。3.后人批评两晋亡于清谈,遂有顾炎武“清谈误国”之说。“空谈误国”一词,来自于“清谈误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总结。4.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方视察,当时在一个谈话中,他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方讲话,如春雷一般打开了中国人的思路,推动了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成为推进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典题示例2“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知行合一”C.颠覆了理学传统D.宣扬人伦即天理答案A解析梁启超认为桐城派与汉学是相互排斥的,也就是说桐城派主张学以致用,而不是专门训诂考据,选择A项。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观点。C、D两项则不是文学创作领域的。热点三、加快城镇化建设(1)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2)2013年2月27日新浪网转载《中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文指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史实链接1.宋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2.工业革命后,许多工业城市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3.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对贫弱的局面,首先升腾起的是工业化的梦想。正是工业化的发展,带动着城镇化的进程。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项目带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劳动力的解放和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5.新时期沿海开放城市及城市区域化的倾向。6.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速,关于城镇化路径的选择也成为议论的焦点。建国以来,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典题示例3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历经曲折。20世纪50年代城市数量增长较快,60年代前期我国城市数量减少,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城市发展处于停滞、徘徊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①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②经济建设盲目冒进的后果③长时间社会动荡的影响④国家对工业建设重视不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造成城市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60年代和70年代是中国经济上犯“左”倾错误的时期,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社会动荡引起的。故选D。热点四、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要而显现的现实意义。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史实链接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秦代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明代废除丞相和清代军机处。2.雅典民主制的运作方式。3.巴黎公社成立后的公社委员会。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成立的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5.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德国君主立宪制。6.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及《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组织原则。7.《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构架。典题示例4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①为秦朝,②为元朝,③为明朝,④为唐宋,故选C。热点五、亚太局势(1)第22届东盟峰会2013年4月25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闭幕。在美国“重返亚太”、大国东南亚角逐加剧的背景下,东盟能否推进地区整合进程,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美国紧锣密鼓实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意图主导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时,为了维护自身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领导地位,东盟适时推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合作概念。(2)有专家在2013年4月撰文指出:亚太地区的目前形势已经进入“高危期”或者“亚冲突”状态。在东北亚,朝鲜半岛上剑拔弩张,千钧一发;在东海,日本对中国钓鱼岛的主权挑衅毫无收敛之意……。在南海方面,美国与菲律宾4月初的联合军演硝烟未落,菲方紧接着就在海上公然抓扣了12名中国渔民……。亚太地区局势“高危期”的形成,宏观来讲与这一地区长期的历史遗留因素和地缘政治纠结有关,具体而言则与美国近年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及影响难脱干系。史实链接1.中美关系近代时期(1)19世纪中期:美国在侵华过程中主要是追随欧洲列强,充当配角,从中牟利。(2)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侵华势力扩大。(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