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主讲人:张明霞第一章票据概述一、票据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出票人依票据法签发的,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在票载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2、种类——汇票、本票、支票二、票据的特征与经济职能文义性无因性完全性1、特征要式性提示性设权性缴回性2、经济职能——汇兑、信用、支付、结算、融资第二章票据当事人一、概述1、概念——享有票据权利、承担票据义务以及与票据权利义务有关系的法律主体。2、种类绝对权利主体——最后持票人(1)权利主体相对权利主体——原票据义务人主债务人——付款人(2)义务主体次债务人——清偿人(3)关系主体——委托收款人、代理付款人等(他既不享有票据权利,也不承担票据义务)3、关于票据当事人的几个名词(1)出票人(2)收款人(3)背书人(4)被背书人(5)承兑人(6)保证人(7)被保证人二、汇票当事人(一)一般汇票当事人A(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D(付款人)E(保证人)(承兑后为承兑人)第一债务人第二债务人票据权利人(二)银行汇票当事人A(出票银行)--------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A(付款银行)D(代理付款银行)E(保证人)第一债务人第二债务人票据权利人(三)银行承兑汇票当事人A(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F(承兑银行)E(保证人)第一债务人第二债务人票据权利人(四)商业承兑汇票当事人(1)A(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A(承兑人)D(保证人)第一债务人第二债务人票据权利人(四)商业承兑汇票当事人(2)B(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A(承兑人)D(保证人)第一债务人第二债务人票据权利人三、银行本票当事人A(出票银行)--------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E(保证人)第一债务人第二债务人票据权利人三、支票当事人A(出票人)------B(收款人)-------C(被背书人)(背书人)(持票人)D(付款银行)票据关系人票据债务人票据权利人(第二债务人)1第三章票据行为一、票据行为1、票据行为的概念票据法是制定或规范票据活动和票据行为的。票据行为是指能引起票据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也就是说票据行为是以确立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票据上的记载事项承担责任,行使票据权利的行为。票据行为是要式单方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2、票据行为种类根据法律规定,票据行为主要有如下几种:①出票行为,亦称发票行为,是指出票人制作和发出票据的行为。这是票据行为中最基本的一种。②背书行为,是指票据的权利人(持票人)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写明把票据权利转让与他人行使的行为。③承兑行为,是指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名承诺付款义务的行为。④保证行为,是指付款人以外的其他人表示在付款人不履行付款义务时,代为履行责任的行为。3、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1)票据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①票据行为必须是具有票据行为能力的人作出才有效。票据法第六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票据上签章,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签章的效力”。②票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合法才能有效。票据行为是票据行为人作出的,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极为重要。(2)票据行为有效的形式要件各国票据立法都有规定,票据行为必须将行为人的意思严格按照票据法的规定将相应的款式记载于票据上,否则票据行为将导致无效。票据行为有效的形式要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记载事项;二是签章;三是记载格式;四是票据交付。4、票据行为的性质和特性(1)性质•契约行为学说——票据债务人之所以负担票据上的债务,是因为他与票据债权人订立了契约。不仅如此,只有票据债务人将票据交付与债权人,而债权人又必须受领了该票据,才产生票据上的法律关系。•单方法律行为学说——票据上的债务仅因债务人的单方行为而成立。•我国《票据法》第4条、台湾《票据法》第5条都规定:在票据上签名或盖章的人,依票据上记载的文义承担票据责任。由此可见,我国采用的是单方法律行为学说。(2)特性•票据行为具有要式性(签名、书面、款式)•票据行为具有抽象性(不要因性)•票据行为具有文义性•票据行为具有独立性•票据行为具有连带性5、票据行为的代理代理是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和制度。在票据活动中,票据行为既可以本人作出,也可以委托他人作出,这样采取代理制度是非常方便而且是非常必要的。票据法第五条规定,“票据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代理人在票据上签章,并应在票据上表明其代理关系。没有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的,应当由签章人承担票据责任;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应当就其超越权限的部分承担票据责任。第四章票据权利一、票据权利概述1、票据权利的概念票据法所称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示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票据权利是票据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它是基于票据债务人的票据行为产生的。票据权利不同于票据法上的权利,票据法上的权利是指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产生的权利,属于非票据关系。2、种类票据权利是一种金钱债权,是一种以获得一定的金钱为目的的请求权,按照权利行使顺序,分为第一次请求权和第二次请求权。第一次请求权就是付款请求权,这是票据上的主要权利;第二次请求权是追索权,是在付款请求权得不到实现时而向付款人以外的票据债务人要求清偿票据金额及有关费用的权利,又称偿还请求权,是从票据权利。付款请求权向汇票承兑人行使,追索权应由不获承兑、不获付款的持票人向背书人、出票人、保证人行使。二、票据权利的取得条件和方式1、票据权利的取得方式①出票取得。②依背书转让或履行票据债务而取得。③因税收、继承、赠予等方式取得票据的持有人,也可以合法享有票据权利。2、票据权利取得的条件①债务人必须有合法的票据行为,即债务人开出票据或转让票据必须依法进行。②债权人取得票据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三、票据权利的行使1、付款请求权的行使①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步骤行使付款请求权②必须在法定的场所和时间里行使付款请求权。③行使付款请求权应注意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2、追索权的行使(1)追索权行使的实质要件(法定事由)。①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时,持票人可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②汇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汇票被拒绝承兑;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2)追索权行使的形式要件。①必须在法定提示期内提示承兑,未提示承兑不能行使追索权;②必须在法定提示期限内提示付款,未提示付款不能行使追索权;③在不获承兑或者不获付款时,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作成拒绝证明书;④必须将拒绝承兑或者拒绝付款事由通知债务人。(3)追索权行使的顺序。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4)追索权行使的限制。票据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持票人为出票人的,对其前手无追索权。持票人为背书人的,对其后手无追索权”。这条是对回头背书中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限制。(5)行使追索权的具体内容。①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②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③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6)关于追索权行使的消灭时效。持票人对前手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之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3、再追索权的行使(1)再追索权是指清偿了持票人追索金额之后的汇票债务人所行使的追索权利。根据票据法第六十八条第3款规定,“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同一权利。”(2)再追索的内容:①已清偿的全部金额;②前项金额自清偿日起至追索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③发出通知书的费用。四、票据权利的保全1、概念——票据权利人为防止票据权利的丧失所作的一切行为。2、方法——遵期提示、依法取证3、地点——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4、时间——票据法规定的行为期限内五、票据权利的消灭1、时效期间经过2、未遵期提示3、未依法取证第五章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利益偿还请求权一、定义——当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因时效或欠缺一定的手续而消灭时,该持票人对于出票人或承兑人在其所受的利益限度内请求返还的权利。A(出票人)——B——C——D(持票人)**当D因的票据权利因时效或欠缺一定的手续而消灭时,A得到了利益却未付出代价,D则付出了代价而未得到利益,为了公平起见,票据法规定,出票人应在所得到的利益限度内,负有返还的义务。二、利益偿还请求权中的关系人1、权利人——最后持票人或清偿人2、义务人——出票人或承兑人问:为什么背书人、保证人不是义务人?三、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成立条件和效力1、成立条件(1)票据上的权利曾经有效存在过;(2)票据上的权利是因时效期满或手续的欠缺而消灭;(3)出票人或承兑人因持票人票据权利的消灭而受有额外利益。2、效力——这种权利不是票据上的权利,只是票据法上的权利。这是票据法给持票人的最后一次不补救机会。注意:(1)义务人具体受益多少,权利人有举证义务;(2)这项权利不受票据权利消灭时效的限制,使用民法上关于时效的规定;(3)该项权利如要转让,也仅依民法上的规定,有当事人合意即可,无须在票据上背书,对偿还义务人也发生同等效力。第六章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票据基础关系一、票据原因关系1、概念——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基于授受票据的理由而产生的法律关系。这种理由被称为“票据原因”。2、种类(1)有对价的原因关系(2)无对价的原因关系二、票据原因关系与票据关系的关系1、两者相分离(1)即使票据原因不存在、无效、被撤消,只要出票、背书等行为依法成立,则出票人、背书人仍须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仍能享有票据权利;(2)即使票据上记载的内容与原因关系的内容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内容仍依票据文义决定;(3)只要票据上的背书连续,持票人即可依票据上记载的内容向票据债务人主张权利,无须向债务人证明自己取得票据的原因内容,债务人也无须对此进行实质性审查。2、两者相牵连(特殊情形下)(1)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原因关系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票据关系的效力;(2)无偿取得票据的权利人其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3)持票人取得票据的手段不合法不享有票据权利;(4)为了清偿债务而交付票据时,原则上票据债务不履行,原债务不消灭。三、原因债权与票据债权的请求顺序四种不同观点:1、只能行使票据债权,不能行使原因债权。2、两者择其一,一个实现,另一个则消灭。3、先行使原因债权,未果时再行使票据债权。4、先行使票据债权,未果时再行使原因债权。问:你赞同何种观点?说说理由。***较为可取的观点是:先行使票据债权,未果时再行使原因债权。理由如下:1、创设票据的目的在于通过票据的流通,实现其在支付、结算、融资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如采用第三种观点,票据将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主张票据债权的成立导致原因债权当然消灭,并不符合当事人的真意愿。3、如果允许债权人任意选择一种债权请求权,那么债务人必须准备两笔资金,对于债务人来说过于苛求,也是不科学的。第七章票据瑕疵一、票据伪造1、概念与构成票据伪造是指以行使票据权利义务为目的,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的名义在票据上签章,伪为票据行为的的违法行为。构成票据伪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伪造者所为的行为在形式上符合票据行为的要件;(2)伪造者假冒他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3)伪造者的目的是形式票据权利,使自己获利,使他人受到损失。注:票据伪造票据变不同,变造其外在的特征在于对真实的票据进行除签章以外的事项进行更改,以达到改变金额、收款人、其他票据当事等目的。伪造的票据在形式上有可能在纸张、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