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2017《诗五首》习题(鉴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诗五首》习题(鉴赏)一、选择题⑴下面写作背景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B.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飞来峰》。这首诗是他宦海浮沉多年的感怀之作。C.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首诗作于次年春。D.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⑵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杜甫——唐代——诗圣B.《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C.《游山西村》——陆游——南宋——爱国诗人D.《己亥杂诗》——龚自珍——明代——思想家、诗人⑶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⑷班上举办“民风民俗知多少”知识竞赛,为此,语文学习委员收集了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2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二、古诗鉴赏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①岱宗..夫如何②决眦.入归鸟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3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3.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5.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2.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4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2.“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3.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5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三、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全诗是围绕着“_”字来写的。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3.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______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________的气势。4.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5.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6、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到远B、由远到近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7、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逊的性格特点。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69、(问)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诗五首》习题(鉴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⑴B这首诗是他初涉官场的感怀之作。⑵D清代⑶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⑷C.②元宵③清明④七夕①中秋二、古诗鉴赏《登幽州台歌》1.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2.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3.“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4.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望岳》1.①泰山②眼眶2.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虚写,下句是实写。3B4.B5.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登飞来峰》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2.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4.D《游山西村》1.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2.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7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己亥杂诗》1.D2.D3.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三、望岳1.全诗是围绕着望(或:看、观、岳、山)字来写的。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示例:①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_②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3.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比喻、夸张、拟人(任答一种即可)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意近即可)的气势。4.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5.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曾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6、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B)A、由近到远B、由远到近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7、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D)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逊的性格特点。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