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谈谈辩证法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背景介绍1、生平2、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3、本文的意义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列宁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70--1923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宁去世后,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列宁,在莫斯科的红场建造列宁墓并将列宁的遗体保存在水晶棺内供瞻仰。近年来俄罗斯科学院等机构提出将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下葬,并得到了部分议会议员的支持。但这一提议同时也遭到包括普京等人的反对。2、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合称,简称马列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本文的地位《谈谈辩证法问题》是一篇只有三千字的短文,收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哲学笔记》是1895-1916年列宁研究哲学著作时写的摘要、批注、短文和评语的汇编,最重要的是关于辩证法问题。集中于《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和本文中。本文是列宁在1915读拉萨尔的《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之后,随笔写在书上的心得笔记,未经斟酌,不是为发表而写的正式论文。但此文凝结着列宁多年来研究辩证法思想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到列宁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谈谈辩证法问题》的基本内容补充:三种形态的辩证法从哲学史上考察,辩证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辩证法,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三种形态相比,前两种形态虽然各有片面的道理,但都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古代朴素辩证法世界观的总体是正确的,但缺乏实验科学的证明,总画面的一个个细节说不清楚。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是不彻底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克服了辩证法前两个形态的缺陷,是辩证法科学形态。主要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2、两种发展观;3、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本文的中心思想);4、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辩证法的实质是什么?2、列宁所说的“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是针对哪一问题而言的?1、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段1、2、3)辩证法之成为辩证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或实质是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即发现矛盾、研究矛盾、把握矛盾。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构成的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并认为世界是基本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黑格尔不止一次指出辩证思维的本性完全在于:在对立环节的统一中把握他们。赫拉克利特的生成辩证法: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3、同一的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原文一: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的。4、相对的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不同而不同。本文集中阐述了矛盾的地位: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因;矛盾观点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的“钥匙”;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普遍适用的方法。原文:“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矛盾着的部分”,即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部分。矛盾都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处在双重的关系之中。一方面,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分离,我们把这样一种性质叫做矛盾的斗争性;另一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转化。我们把这样一种性质叫做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2、两种发展观(段3、4、5、6)问题:1)两种发展观各指什么?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2)第一种发展观的问题何在?发展的原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得到的承认。但对发展的理解是不同的。第一种,认为发展是增减的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也叫庸俗进化论;第二种是辩证发展观。两种发展观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忽视事物自己的运动,把事物运动的源泉从事物自身移置到事物的外部,即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说成是神或人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至多也不过把发展看成是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的平滑的进化过程。这是对发展的窒息。因此列宁说,这种发观是死板的、贫乏的、枯竭的。辩证发展观认为事物自身存在着既相统一又斗争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倾向。双方的力量在斗争中此消彼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各自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于是渐进性的量变就变为飞跃性的质变,事物也就从旧的质态思恋为新的质态。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上,才能理解发展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质变,是新物产生、旧事物消失的不断前进的上升的过程。3、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本文的中心思想);7、8、9原文: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好象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转化、转换、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本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问题1:为什么说“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认识是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事物是对立面的统一,认识也必然是对立统一的。问题2:认识为什么必然是对立统一的?认识的基本形式__判断,如柏拉图是人这一判断已经把柏拉图的肤色、高矮等非本质的、偶然的东西抛弃掉了,只保留反映其本质的东西,判断中包含个另与一般、必然与偶然、本质与非本质的辩证关系。辩证思维的要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事物的矛盾本性去思考问题,发现真理。1)首先要承认,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有正面也有反面,对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去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矛盾分析的起码要求。2)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处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所以,我们观察各种具体问题,处理矛盾的正面和反面的关系时,均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面的统一中认识和把握它的每一个方面。这是矛盾分析的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进行矛盾分析时难度比较大的方面。否认对立的僵死的统一,否认统一的绝对的对立,都没有反映事物的矛盾本性,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原文: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举例:例一:“感觉”是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分。如果把这个成分片面地加以夸大,夸大成脱离了物质的绝对,乃至得出“物是感觉的复合”的结论,那就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例二:“概念”是理性认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如果把这个成分片面地加以夸大,夸大成脱离了物质的绝对,乃至认为绝对概念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由绝对概念派生出来的,那就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列宁把唯心主义比作“一朵无实花”,即不能结出果实、不能认识真理的花。但是,这朵“无实花”却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就是说,它有认识论的根源。思考题:1、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2、辩证思维的要求有哪些?3、为什么说“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此问题还可以表述为:试论列宁“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的哲学内涵。4、两种发展观各指什么?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