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机与学习动机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第七章动机与学习英国教师吻猪的故事人为什么要学习?第一节动机与学习动机一、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概念他为什么向前爬?第一节动机与学习动机一、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推动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即唤起与维持个体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特定目标的内在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唤起与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第一节动机与学习动机一、动机概述(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定向功能3.维持功能4.强化功能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主要观点:①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②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第一节动机与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分类根据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范围——普遍性学习动机、特殊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第一节动机与学习动机内在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即学习活动自身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表现出乐趣。外在动机: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动力。思考:内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也可能会发生排斥思考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孩子们为什么不吵了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金。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金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金,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趣事]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实验者在这一阶段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德西效应[实验]给教育的启示: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他一定要喝水”。上述两个案例说明什么问题?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一、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二、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一、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及其局限观点:(1)行为的获得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2)对反应的强化是行为获得的先决条件;(3)强化之所以能促进行为的形成,是因为强化物能满足个体的驱动力。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一、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及其局限局限:(1)重外部控制无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热忱(2)趋奖避罚心态对学生的成长不利(3)强化手段目的化有碍学生人格发展(4)短暂的功利取向不易产生学习迁移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二)班杜拉对强化理论的修正:自我强化与自我效能班杜拉:反对把强化视为学习的先决条件,认为学习起源于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观察,而不是起源于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学习的动机因素为自我强化和自我效能。自我强化是指个体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即自我奖励或自我惩罚。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斯金纳:学习是强化的结果,没有强化就没有学习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二、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特征1.个体生来具有不断成长的潜力。2.以促进整体人性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二、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意义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二、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需要归纳为两大类:基本需要、成长需要马斯洛对学习与教学的两点主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意义:(1)(2)第三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三、动机的认知理论(一)韦纳的归因理论(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理论第三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三、动机的认知理论故事有一个人因杀人进了监狱,这个人有两个儿子,若干年以后一个儿子也因杀人进了监狱,另一个儿子却成了家,事业有成,成为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有人分别问他们,不料他们说了一句共同话。请各位猜猜看,他们说的什么呢?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一)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的三维度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基本假设归结为以下6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根据各因素的性质,归纳为3个维度:外在控制——内在控制(来源)稳定——可变(可变性)可控制——不可控制(能否被控制)韦纳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归因因素归因特性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身心状况别人反应韦纳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归因因素归因特性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身心状况别人反应√√√√√√√√√√√√√√√√√√当某门功课考试失败时,你会怎样归因?A.我缺乏学习这门课程的相关细胞B.我复习不充分C.考试太难了D.今天运气不好当你这门功课考出了好成绩时,你又会怎么归因?A.我学习能力强B.我复习认真充分C.考试不难D.我运气好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韦纳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1.可以预测他以后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2.学生对学业成败的自我归因虽不一定正确,但却透漏了教育者所需要的重要信息。3.长期的消极归因倾向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4.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理论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主要观点:1,2,3,4自我价值论揭示2个严重的问题第一,能力高的学生未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第二,学生的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案例分析小浩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一二年级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级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也无所谓。小浩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和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讨论分析小浩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小浩的学习动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培养学习动机的措施(一)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二)通过满足基本需要引导学生追求成长需要(三)从学业成败的经历中学会合理归因(四)利用教师正确的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影响学习动机培养的因素(1)整体划一的教学进度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2)升学率与分数主义的盛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狭窄化和功利化教师忌语1、我要是你早不活了!2、你真笨!你真傻!3、看见你,我就烦!4、谁教你谁倒霉。5、回家让你妈带你查查,是不是弱智!6、你这孩子无药可救。7、坐下,你真笨!不知道,干嘛举手,总是耽误大家的时间!8、您的孩子没法教,领走吧!9、你是吃饱了混天黑,吃嘛嘛香,干嘛嘛不行,你真没救了。10、闭嘴!我不想听你说。11、讨厌,不要脸!12、你是最差的一个!13、你长眼睛干什么用的呀!14、你有病呀!15、低能。16、住嘴,不要再说了。17、一边呆着去。18、我看你这辈子算是完了。19、简直是木头桩子多俩耳朵。20、你有没有良心?21、现在的学生,一拨不如一拨!22、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真是个榆木疙瘩。23、死鱼不张嘴。24、明天让家长写一份保证书,再犯错误,干脆别上学啦!25、老师就是老师,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你不听就不成!不听你可以不来。26、再不改,就请你家长。27、看你长不长记性。28、不懂人话。29、真笨,不是学习的料。30、你给我出去!31、缺心少肺!32、你给我站起来。33、缺心眼儿。34、不争气的东西。35、你真傻,去检查一下智商。36、跟头猪似的,怎么那么懒呀!37、你简直就是个白痴!38、一边站着去,想通了再找我!39、你别在我们班里混,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40、谁再不给我好好学,就请你家长。41、你的耳朵是用来干嘛的,死出教室站着去。42、你天天只知道吃吃睡睡,像头猪一样,书么不好好的读。43、教你这种垃圾学生简直就是我倒了八辈子霉。44、有你事没你事?没事走!※标准化的语文教学有一次,女儿的语文作业出了两次错误。这两处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一个题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了“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另一个题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真可怕,不知曾几何时,具有丰富词汇的中国语言,竟变得比数学还精确。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看图写话”。图上的画是:一个小朋友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捉蝴蝶。老师的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若有同学的答案是“庄稼丰收了”,老师就判错。语文教学中,全国数以万计的老师在教同一篇课文、一样的段落大意、一样的中心思想,这一思想,不是每个教师的思想,也不是每个学生的思想,而是编写教参的人的思想。语文教学变得如此僵化和教学,语言和文学的“神”怎么能存在呢?——审视中学语文教育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与研究归因有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两种积极归因:把成败归于努力程度或方式方法,归于可以控制改变的原因。消极归因:将失败归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或其他外在因素,归于无法控制、改变的原因。练习请判断以下哪些是积极归因,哪些是消极归因?1.我的基础太差了,现在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去了。2.我太笨了,不是学数学的料。3.我这次没有好好复习。4.考试时我太马虎、粗心。5.我这次没有发挥好。6.我对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暂时还未适应。习得性无助感:指个体面对困难情境时的一种绝望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即使成功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也鼓不起尝试的勇气。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结果,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最后根本不再挣扎。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而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塞里格曼的小狗实验]一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放一只跳蚤在桌子上,然后在其上方扣一玻璃罩,玻璃罩的高度恰恰比跳蚤实际能达到的高度矮一点,跳蚤在连续几次碰壁后,就调整了自己的高度低于玻璃罩的高度,并形成习惯,使得自己免受碰壁之苦。这时,科学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