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与客观唯心主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相对主义(relativism),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这句话里是指这个彼指那个意思是这(个事物)就是那(个事物)那个也就是这个就是前面说的相对主义否认事物的之间界限比如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认为生死没有差别这是我们的哲学所要批判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校训、南开精神,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的现实化。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1]。他们将南开精神高度概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并作为南开学校的校训。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而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主观唯心主义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些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与基础,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在中国古代有:宋代的陆九渊、王阳明、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在西方社会有: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奥地利唯心主义哲学家马赫、英国近代不可知论者休谟。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阳明(明);“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法)“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德)“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奥地利)“万物皆备于我”——(孟子)“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六祖慧能人物简介慧能是唐太宗到武则天时期的名僧。俗姓卢,原籍河北,生在广东新兴,出身低贱,打柴为生,目不识丁。24岁那年,在集市上卖柴时听到有人在阅读佛经,当读者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时,他心中有所悟。于是问读经人,这是什么书?答曰:《金刚经》。又问:从哪里得来?答曰:从湖北黄梅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处。于是,慧能决心去湖北找弘忍求法。临行前向朋友借了几十两银子,作为养母亲之用。然后步行去湖北。刚到黄梅时,弘忍叫他带发修行,在厨房舂米、打柴,做杂务。有几个故事,可以看出慧能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事一本来弘忍大师准备把衣钵传给大徒弟神秀,但又怕大家不服,所以召开全寺大会,责令每人写一首偈文,以概括禅宗的宗旨。谁写得好,衣钵就传给谁,谁就是下一代宗师。禅宗又叫心宗,他与佛教正统的思想和修行方法是有区别的。禅宗的宗旨为“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禅宗的哲学思想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心外无物,物在心中。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家都不敢写,惟独神秀写了一首,又怕师傅看了批评,于是半夜三更来到一堵墙边,提笔写下一首偈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文的意思是:要像爱护菩提树、明镜台那样,不要使自己的身心沾染上一点非佛教的世俗观念。心与世俗隔绝,洁身自好,苦心修行,逐渐从凡夫俗子的精神境界修行成为心净佛性显的涅盘境界。从禅宗修行的角度来说,神秀所主张的是渐修法门,也是佛教诸派共同修行的法门,即先修后悟,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渐觉悟的法门。如果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闭门思过、内省的修行途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五祖大师弘忍认为这首偈文写得不错,于是让大家按照此法进行修行。慧能在厨房听到有人背诵神秀的偈文,摇头说道:这偈文没有写出禅宗的真正思想。于是半夜来到那堵墙边,在神秀偈文旁边请人代写了一首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文是在反驳神秀的思想,意思是:1、世界上本来什么东西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如梦,如幻,如电,如露,一切瞬间即变,一切皆空,一切虚假,一切都是人的心灵的产物,都是人心灵唤起的假象,世界上只有人的心灵是存在的;2、每个人的心灵本来就是清净的,人人具有佛性。成佛不必向外求,只向自己的内心求就可以了,不必去改造什么客观世界,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是客观的。什么也不要追求,不但不要追求世俗人的名利,就连成佛的念头都不应当有。因为只要有追求,就是有妄念,就是多余的。过去心不可求,现在心不可求,未来心不可求。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保持这种自然而然的心态,就能够达到无念、无住、无相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佛的境界。这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它的基本思想是:心外无物,物在心中。一切皆空,只有本原的佛性才是永恒的。五祖弘忍看了慧能的偈文,感到在自己的寺院里出现了高人。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比自己优秀的宗教领袖降临了,自己应该退位了。于是告诉慧能,夜里到方丈室去,我要传法给你。当夜,五祖弘忍在方丈室传法给慧能,并将达摩祖师留下来的衣钵交到慧能手上,嘱咐他连夜逃走。故事二慧能为了逃避追杀,在民间隐居了15年。这一天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众僧在院中听经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风吹得院内旗杆上的幡直摆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于是争论不休。慧能在旁边插话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语惊四座。众人一问,才知道这位行者原来是湖北黄梅五祖的传人,于是马上确立他为该寺主持。结论慧能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